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好吧,感谢你的解释。”

李伟虽然有些惊讶,但不得不承认这些捐款确实带来不少便利。

巴恩还提议设立合作实验室,学校也表示赞同。

李伟就住在新建成的合作实验室里,生活环境极佳。

一天放学回到住处时,李伟发现有一位老友在此等候。

“李伟,下课了?”

那人热情问候道。

“咦,是王厂长啊!怎么找到这儿来了?”

李伟认出了对方。

“小伟,想起当年在红星厂的日子,真是感慨万千啊!谁能想到你如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王厂长说道。

“哈哈,您还记得当初的事情啊,我都快忘了。”

说完,李伟让客人进来落座。

寒暄几句后,王厂长大谈正事:“小伟啊,合资的事定下来了吗?”

“是的,已经签署了意向书,正报上级审批。”

“我希望能撤掉这个方案,把项目留给红星厂。”

“这事不能随便改动,不符合程序。

而且京二机符合所有条件,为什么换?”

李伟回答坚定。

“你还年轻,考虑不周全。

京二机将来未必能赶上红星厂。”

王厂长期待地说。

“这些问题我们都考虑过了,而且解决方案已提交上去。

工厂选址不只是感情问题。”

“我明白你的担忧,但这次的投资非同儿戏,我确信你的方案通不过审核。”

“那也无妨,大不了再选一家新的工厂或者自己办独资企业。”

“现在的政策还不允许独资,所以这不是个选项。”

李伟知道这一点,但他可以用其他方法规避限制。

李伟感到奇怪:为什么王厂长这么急切想让红星厂加入合资呢?

“能不能说说您的想法?合资与王厂长有特别的关系吗?”

王厂长叹气:“不过是多年的感情罢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两人似乎不再有回旋余地,李伟猜测或许如王厂长所说,合作方案可能真的无法获批。

两人的关系因此变得紧张,田大山在学校也待不下去了。

他给胖子打了电话,请他开车来接自己,随后分别联系了京中机和张厂长,约好在世纪大厦碰面。

田大山赶到大厦时,两人早已等候在那里。

来到田大山的办公室后,三人坐定,田大山详细讲述刚刚李主任找自己的经过。

张厂长听完气得脸色发青,王震也是义愤填膺。

等张厂长发作一番后,他终于平静下来,说:“看来我真的得回东星轧钢厂了。

我要亲自揭开这里隐藏的秘密。”

田大山听了一愣,怎么突然要回去?

“张厂长,你再想想吧,特种车厂现在发展顺利,你的离开太可惜了。”

田大山劝道。

“没所谓的,我是 ** 干部,在哪里工作不是为人民服务?特种车厂现在的领导层很稳定,我走后会推荐当前的副厂长接手,继续带领大家前进。

关键是东星厂的问题,这次我才真正认识到,这水远比表面看起来深得多。”

“可是叔叔,你知道这是龙潭虎穴,何必冒险呢?”

田大山既敬佩又担忧。

尽管田大山和王震费尽口舌,也没能说服张厂长改主意。

张厂长一意孤行,铁定了心要回去揭开元谋 ** 。

最终张厂长离开了,留下田大山和王震讨论合资生产数控机床的事宜。

既然汽车合资的事已经希望渺茫,机床合资成了新的话题焦点。

当天晚上,田大山回到学校。

旷了一个下午课,不过他并不担心学业。

比起家里,学校的环境让他更感安心。

进门后,一个人扑进他的怀里,不用多看就知道这是小莉——好久不见她前来。

田大山心中涌起复杂情感:既是惊喜又是无奈。

一番缠绵过后,田大山问道:“你怎么有我的钥匙?”

“哼,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配一把?你好狠心!”

小莉责备地说。

“当然有准备啊,只不过一直没机会给你而已。”

田大山从床头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钥匙。

“真的?让我看看。”

小莉接过钥匙后满意地笑了笑,随即又压住了田大山。

次日清晨,田大山再次翘课。

昨天关于和京中机的合作只是商讨大致框架,今天则需要开会确定细节。

会议还没开始,张厂长急匆匆找来,“大山,快点准备,领导要见我们!”

“什么情况?这么突然,我们要见领导?为什么?”

田大山惊讶道。

“是部里的领导对我们的合资方案有些疑问,需要我们解释。”

张厂长安慰道。

田大山知道这意味着李主任背后操作。

然而既然领导召唤,他们无从推辞,便匆匆赶往现场。

会议室里众人纷纷提出各种问题,幸亏田大山记忆力过人,勉强应付过去了。

然而对于一些专业问题,还是显得应接不暇。

相较之下,张厂长表现更为吃力,未能回答许多关键内容。

会议结束后,他们被要求回家等待通知。

田大山心里明白,李主任的阻碍在意料之中,但这手段让人始料未及。

这次事件反而让张厂长更加坚定了重回东星厂的决心。

他通过关系表达了想当东星厂厂长的愿望,并决心无论困难多少都要回来。

田大山对此同样好奇。

虽然合作计划受挫,他内心并没有怨恨李主任,反而觉得双方在公平竞争中一决高下才是应有的精神面貌。

当晚,张厂长与田大山喝了几杯以解忧愁。

张厂长大醉之后,田大山仍坚持清醒片刻,最后也倒了下来。

第二天,田大山决定直接去找京中机商量其他出路。

王震虽然得知合作失败的消息,但他并未特别失落,因为对汽车项目他原本也没有太大兴趣。

聊起机床制造,侯振的兴趣陡然提升。

随着话题深入,逐渐吸引了更多的技术专家与市场专员,共同探讨如何改革创新,提升竞争力。

经过一个上午热烈讨论后,大家收获颇丰,不仅思路开阔了许多,还对未来充满信心。

就这样,他们在不断的挑战中继续前行,探索新的发展方向,而田大山也因此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

“同志们,听了半天我的讲话,你们可能觉得这些内容还是过于空泛。

张厂长,不如我们尝试一个实践活动,怎么样?”

“嗯?张先生,你所说的实践活动究竟是怎样的?”

侯震没想到张大林突然提出这样的建议,他真的有些摸不着头脑。

“张厂长,光凭口说,大家对市场还缺乏具体的认识。

不如这样,我们可以设一个小目标,在距离春节的四个月里,让咱们的二机公司挣一百万美元。”

“什么?”

这个小目标让侯震震惊不已。

心想:你怎么能把这叫作‘实践活动’?把一百万美元称作‘小目标’?到外面打听打听,哪家单位敢如此狂妄地把一百万美金看成小数目?

“各位领导和同事们,我打算借助这段时间,利用二机公司的场地进行一个实验,看看我说的道理是否有实践价值。

我想请我们的机械工程师团队设计一种新型机床,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努力销售,希望能在今年春节之前实现创汇一百万美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