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谁,到了他的地盘也只能低头认命!
很快,这股工人队伍来到了光明大厦,纷纷质问这里的工作人员为何终止了和红星厂的合资谈判,并要求负责人出面说明情况。
侯大森听到此事,立即打电话给了王厂长和相关人士。
面对这样的局势,侯大森是不会轻易现身的。
而且这件事自始至终也跟他关系不大。
王厂长听到此事气得咬牙切齿,这名张副厂长升任部委职务后竟胆子变大起来,还敢用如此卑鄙的手法挑唆工人情绪给自己施压。
上级领导得知此情后立即派人调查,还调派了警察以避免现场失控或出现无法挽回的情况。
王厂长也在大门口遇到了工作组,并交换了意见,都对这起事件充满忧虑。
他们担心并不是这些朴实守纪的工人们,毕竟工人们纪律性强且服从组织。
真正让他们忧心的是隐藏在这事件背后的那个人,这个幕后 ** 用心险恶,利用极端的方式逼迫工人前来施压。
到达现场时警察早已到场戒备,以防不测发生。
见到来人,王厂长登上了一处开阔平台。
建筑尚需装修,却足够容纳这众多人群而不会产生拥挤踩踏的问题。
随着他站上去,很多熟悉的人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几个不认识的年轻人仍在叫嚷。
\"不要在这里喧哗,静下来听我说。\"
杨长多年的管理威信立竿见影,下面的声音瞬间小了不少。
“有的我认识,有的可能对我陌生,但我曾是红星厂的一名管理者……几年不见,居然学起了公然对抗,刘海华,你还是一名资历较深的工人吧,难道这点纪律性都没有了吗?”
躲在人堆里的刘师傅一听点名,立即收住了声音。
秦姐主动说话:\"王厂长,我还记得当年您帮我家处理过的接班问题。
现在事情是怎么回事呢?之前听说有人要和咱们厂子搞合资合作,怎么突然间又取消了呢,这不是愚弄我们工人吗?\"
秦姐一番话引发了许多人共鸣,开始七嘴八舌表达不满。
经过一番呼喊后,王厂长重新恢复平静,随后大声说道:“关于你们提到的那位投资人,他到底有没有访问过咱厂?见过我们的管理团队没有?签署书面合同了吗?这些程序都有经过厂委会同意了吗?”
这席话说出口让所有人都沉默了。
“那么请问,你是从哪里知道这个消息的?为什么一个没经过官方审核的重要决策会被传开来?这个问题不关我的事。”
“是不是有风声自然就有消息呢?”
又有一个人大吼,“即便我们不确定具体细节,但是谣言总不是空穴来风,这不奇怪。”
“如果真的只是空穴来风那也没问题。”
王厂长回应:“请想想你是怎么得到的消息呢?连高层领导都不清楚的信息你怎么会知道,是否思考过 ** 纵的可能性呢?”
“不管怎样,请告诉实情!”
一人焦急地问道。
“联合的事情确实有探讨过,但我们并没有决定与你们的厂子合作,”
王厂长答道。
至于为什么不选中红星厂以及具体的考核安排将在稍后讨论”。
王厂长这番表态彻底改变了群众的情绪。
重点不再纠结于红星厂的未来,而是转向合资项目的具体规定和工人的条件待遇上了。
此时,走在路上的张副
这一天,林宇正在食堂享用午餐时,一位名叫李华的年轻员工急匆匆地跑进来,在角落里发现了他。
“林教授,有您的国际邮件,今天从美洲总部转来的,佟经理特意交代我第一时间送给您。”
“哦,你是小李吧,来,坐下来先吃顿饭再回去。”
林宇热情招呼道,觉得作为公司领导,这种关怀还是很有必要的。
“不用了,我得赶紧回复佟经理。”
李华连忙解释。
他来公司不久,还没了解到林宇的真实身份,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这次送件的任务落到了他头上。
看着李华那张滑稽的脸,林宇忍俊不禁,差点笑出来。
“林教授,你怎么突然这样?”
李华见状有些莫名其妙。
“没什么,刚想起来一件有趣的事。”
林宇轻描淡写道,“已经中午了,吃了再走。
给,这是饭卡,你去取点吃的再来找我聊聊。”
“好。”
对于刚刚返城没几年且经济紧张的李华来说,这可是个不错的机会。
托人的关系好不容易找到这份外企的工作,他很想好好表现自己。
“真没想到大学的伙食这么好,怪不得大家都拼命考学。”
李华吃了一口感叹道。
“要不你也试试考研?政策放宽了许多,尤其是对返城知青来说是个好机会。”
林宇鼓励他。
“哎呀,我只是说说罢了,哪有可能考上呢!”
李华略显沮丧地摇头,“现在工作才开始,怎么能为了考试就辞职呢?多对不起帮忙推荐我的人啊!”
看着眼前年轻人落寞的样子,林宇也无言以对,只能继续跟他聊一些公司的日常。
此时,他打开那份邮件,仔细审阅其内容——是《自然》科学杂志要求修改的意见。
这在意料之中,科研领域这类情形屡见不鲜。
许教授这时刚好路过,认出林宇便过来搭话。
见到论文上显眼的《自然》标题时,他的目光变得格外锐利。
林宇友好地打了招呼。
但许教授似乎没有理会,而是立刻拿起桌上的论文阅读。
等看完之后,他注意到论文下方附有一份评审修改意见:“这篇是谁写的?”
“是一位远在美洲的朋友,黄天发。”
“谁?不认识这个名字……等等,这论文怎么会到这里,还有修改意见!”
“是让我帮他看看,然后修改一下就寄给我了。”
许教授翻开封面查找作者名单,发现只写了“天发黄”
一个人。
显然这种情况极不寻常,因为让别人改自己的研究成果几乎是一种违背学术诚信的行为。
旁边的李华似乎也反应了过来,这个英语老师不仅懂专业术语还能接触老板的研究,背后一定有故事!
为了避免更多疑问产生,林宇主动接话:“许教授,咱们吃过午饭再去办公室谈这些事情如何?”
许教授点头默认。
吃完饭后,林宇向大家透露了自己的另一个身份——原来林宇和那位大名鼎鼎、在世界顶级期刊发表过论文的人就是同一人。
面对如此巨大的信息量,许教授等人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他们从未想过在学校里面藏有一个能影响整个行业的大人物,更不要提《自然》这样的科学界殿堂级期刊上发表过研究文章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