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知也考虑过做咸鸭蛋,但是考虑到粗盐比较贵,成本会高很多。

而且,她现在一点不敢低估古代人的智慧,咸鸭蛋的技术含量没有皮蛋高,张知合理怀疑这个时代已经存在咸鸭蛋了。

她回想了一下,做皮蛋的材料有石灰、碱水、草木灰、茶叶水,还需要一些黄泥和谷壳。

这些材料要怎么弄到呢?

石灰简单,小水村水多,土房子容易潮湿,家家户户都会买一些石灰,春夏时节撒在墙根下,既能防潮又能驱虫,家里还剩一些。

草木灰,灶塘里想弄多少就有多少。

难点是碱水,不知道将草木灰水浓缩以后行不行?

最难办的就是茶叶水了,茶叶是贵人才吃的起得东西,他们一家子平头老百姓连茶叶沫都没见过,不知道不加的话,会不会影响皮蛋的制作?

张知幽幽的叹口气,先试试看吧!

第二天,除了小王氏在家做饭,老张家人都去地里忙活了,张知想怎么折腾都行。

从火塘里掏一盆草木灰,加水沉淀后过滤一遍,再倒到小锅里蒸发掉大部分水分,碱水就成了!

张知将自己收集的石灰,碱水、草木灰等一系列材料和在一起搅合成糊状。

生石灰遇水会发热,张知等放凉了,将鸭蛋均匀的裹上泥糊,然后放在谷壳上滚几圈,直到鸭蛋裹满谷壳就可以了。

“妹妹,你都多大了,还用尿和泥巴玩呢?”放学的二娃飞奔回家就看到妹妹在玩泥巴,忍不住逗她。

张知:……

“尿和泥巴?”张知噌的站起来,双手捏住二娃的脸蛋拧了几下,“二哥,现在泥巴糊你脸啦!哈哈哈哈……”

大娃看了哈哈哈大笑,露出长了半截的牙齿。

二娃指着他笑,“你看你那个牙齿,笑死人了……”

大娃连忙捂住嘴巴。

于是二娃收获了两个人的愤怒。

大娃捡起地上的泥巴就往二娃脸上糊去。

“啊!我不敢了!啊!我错了!”

见两人打闹着跑远,张知将裹好的鸭蛋收进篮子里,想到两个哥哥的手贱程度,她将篮子藏到房间床底去。

至于最后皮蛋成不成,就看天意了,张知还是坚信自己能成功的。

收拾干净锅碗瓢盆,张知坐在屋檐下漫无目的的想着她的赚钱计划。

鸡蛋在县城卖是两个三文钱,鸭蛋卖不上价,一般是三个两文钱,做好的皮蛋可以考虑卖三文钱一个。

等皮蛋卖出去后,可以让奶奶多养些鸭子。

两个哥哥读书已经有段时间了,他们很勤奋,每天下学回来都要在沙盘上练很久的字,还是要买一些笔墨纸砚,毕竟写在纸上的手感还是不一样的。

张知两手撑着脑袋发呆,忽然听见门口传来敲门声,以为是爷奶回来吃午饭了,忙跑去开门。

院门打开,只见门外停着一辆马车,一匹黑色的马,瞧着那俊逸的模样,必然是匹好马。

车辕上坐着一个身穿灰白色短打的马夫,见到张知开门,忙跳下马车上前问道:“请问这是小水村张智牛家吗?”

听到张知回答是,马车门从里面打开,一个穿灰绿色襦袄,头发花白的老伯从车上下来。

张知神情疑惑,她爷爷还认识这样富贵的人吗?

看两人温和的态度,也不像是来找麻烦的呀!

老伯朝着张知施了一礼,“在下董存志,是董家的管家,想必这位便是昨日救了我家小公子一命的张小娘子,我受老夫人吩咐,特来感谢小娘子的救命之恩,实在是小公子身子还未大好,无法亲自前来,还望小娘子见谅。”

张知恍然大悟,是昨天那位患哮喘的董公子啊!

张知错过半个身子,只受了半礼,将两人请进堂屋坐下,“家里没有茶,您二位喝些清水解解渴。”

小王氏她一个妇人不好单独出来见客,早在马车停在外面的时候就让大娃二娃去喊张老头他们。

张老头带着家里人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家可不认识能坐得起马车的贵人。

几人回到家时,就见张知和董管家面面相觑有些尴尬。

董管家虽然知道眼前这个小娘子是救了他家少爷的人,但实在是太小了,他见过不少世面了,还没和这样小的孩子寒暄过呢!

看到张老头几人回来,悄悄松了口气,扬起笑脸将张知夸了一遍。

张老头才知道,这就是孙女昨天救的董家人,人家上门来感谢了。

董管家让马夫去把自己带来的礼品卸下来,“小公子病了,老夫人照顾孙子脱不开身,我擅自准备了礼品,要是不合心意,还望见谅。”

张老头受宠若惊,忙道不敢。

“小公子交代了,回头他好了,再亲自来感谢张小娘子。”董管家特别强调了他家公子不是无礼之人。

张老头客客气气的夸赞小公子知礼,不愧是大家族出身。

董管家笑眯眯的点头,“今儿也不早了,我还得回去复命,就先告辞了。”

临走时,董管家特地和张知交代,“那本医书是我家小公子特意挑来给你的。”

张家人送到门口,直到马车再也看不见了才转身回屋。

“那就是马啊……好漂亮!”

“是啊,刚刚都没有摸一下。”

大娃二娃还在对那匹马恋恋不舍。

一家人看着董管家带来的礼物,六匹颜色鲜亮的绸布,一袋精米一袋面粉,两盒点心,两盒糖果,两盒蜜饯。

老王氏拆开装面粉的袋子,捻了一点放在指尖,“这是什么?方才那个董管家说是面粉,这东西怎么吃?”

张老头跟着点点头,“不是说从北方运来的?”

张知无奈地看着她爷爷奶奶,“爷爷奶奶,是面粉,从北方运过来的,听说只有府城才有卖呢!一斤估计得要半两银子。”

这个时代交通不便,北方的东西运过来价格都要翻几番,他们这小县城的粮铺都不敢卖面粉,普通老百姓根本买不起,长时间卖不出去受了潮,亏得血本无归。

所以,没出过百步县的老张家人根本没机会见到面粉。

大家听了都惊讶地捂着嘴。

老王氏扯着嗓子嚎道:“咱家人还能吃这样贵重的东西呢?吃了不得涨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