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折玉骨 > 第46章 解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得了,真是不得了啊!”

“二月县试,三月州试,四月院试,八月乡试,都是那位盛家大公子夺魁,这可真真是前途无量啊!”

挤在人群中的宋福闻言大喜,忙定目望去,果然见榜上一名赫然是他家公子的名字。

“哈哈,中了中了!”宋福激动的脸色涨红,也顾不得旁人的目光,手舞足蹈的迅速朝府中跑去。

盛府门前,几挂大红色的鞭炮早早备好。

盛元中站在门口来回踱步,频频朝着街口张望。

陆氏手里揪着帕子,满心焦急。

管家跟在身后,眼尖的瞧见宋福身影闪现在街拐角,连忙激动道:“大爷,宋福回来了!”

盛元中鹤目一瞪,急匆匆的看过去。

只见雨幕中,宋福连伞都忘了打,全身湿漉漉的跑着回来,满脸兴奋之色。

“恭喜大爷,咱家公子中了!解元!”

盛元中一口热气吸进肺腑,心中巨石轰然落地,只觉得浑身涌起一阵热流,脸上的肌肉都在激动地颤动着。

围观看热闹的人群纷纷传来道贺声。

盛元中压抑住心底的兴奋,却掩不住嘴角的笑意,拱手一一回应道谢。

陆氏站在一旁,先是一喜,随后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似的,眉宇间闪过一抹忧色。

盛元中并未发现妻子的异常,回头吩咐下人道:“快,点鞭炮!”

几个仆从忙把门后的鞭炮取出,用杆子高高挑起,放置在门口,用火折子点燃。

“噼里啪啦——”

鞭炮爆发出震耳的响声。

一片喜悦祥和之息中,院子转角处,两道酸溜溜的视线煞风景的投来。

“真是小家子气,不就是中了个解元吗,有什么了不起的,高兴成这样。有本事中个状元回来啊!”

刘氏瞪着门口盛元中夫妇二人,后槽牙都要咬烂了。

“就是,得意什么啊。”

盛昭彦逗着手里的蛐蛐,头也不抬的跟着附和一声。

刘氏顿时回头,恶狠狠的剜了自己儿子一眼。

“还没说你!你瞧瞧大房家的,刚找回来就给大房挣足了颜面,再瞧瞧你,什么时候能有点出息!”

盛昭彦愣了一下,“刚才你不是还说他没什么了不起的吗,怎么又扯到我头上来了?”

“你——”刘氏被噎得胸口一梗,气得说不出话来。

没想到自己一世精明,拼死生出来的儿子竟是这般蠢笨如猪!

年轻时让大房抢先生出嫡长孙,平白落了她一截也就罢了,如今眼瞧着大房饶是丢了十几年的儿子找回来,居然还样样都压盛昭彦一头。

刘氏简直恨不得把他塞回肚子里重生一个出来!

盛昭彦满脸无辜,丝毫不知自己又是哪句话惹了她不高兴。

刘氏恨铁不成钢的瞪了他一眼,跺了一下脚,气冲冲走了。

盛昭彦看着她离开的背影,手里捧着蛐蛐,小声嘟囔了一句:“怎么了这是,又犯什么病。”

......

门外还在热火朝天的庆祝着。

管家见盛元中与陆氏一时半会恐脱不开身,出言提醒道:“大爷,老夫人那边......”

盛元中这才反应过来。

“对,快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老太太。”

管家领命,转身朝老夫人处去了。

这两年来,盛家好消息不断。先是失踪了多年的大少爷被找了回来,后又是这位大少爷科举连连中第,且都是榜首头名,名声大噪。

这让沉寂多年的盛家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

就连一向与大房不太亲近的老夫人,态度都有所缓和。

管家一路快步走到老夫人院门前。

“陈管家,怎么急匆匆的,可是有什么要事?”

老夫人院里的大丫头秋月正巧从房门里出来,见状忍不住问道。

管家满面笑容,“我给老夫人报喜来了,大少爷高中解元,如今前院正在庆贺呢!”

秋月闻言,也不免欣喜道:“哎呀,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我这就去报老夫人!”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门。

徐州的秋阴冷潮湿,虽才九月末,老夫人的房里却已点了薄炭。

推门踏入堂内,干爽的暖意驱散了大半寒潮。

靠西窗的罗汉床上,盛老夫人半倚扶手坐着,许是阴雨天的缘故,瞧着没什么精神。

“老夫人,家中有喜事了。”秋月眉眼含笑道。

盛老夫人懒懒抬目,瞧了秋月和管家一眼,只听后者说道:“恭喜老夫人,大少爷乡试中榜,又是头名,现已是解元大老爷了!”

“知道了。”盛老夫人脸上没什么表情,“外头那么大的炮仗声,我还没到耳聋眼瞎的地步。”

管家和秋月笑容顿时凝固,直到此时才觉察出气氛不对来。

盛老夫人摆弄着手炉,忽然觉得有些无趣,“这般大的喜事,我那儿子儿媳不亲自过来,只派了一个你来同我说,可真是孝心得很呢。”

管家心头一紧,面上透着几分尴尬。

“许是前头太忙了,大爷实在无暇抽身。”

盛老夫人冷哼一声,“那就且不说他,便说说咱们这位解元大老爷,从科举备试,到乡试开考,再到如今榜上有名,你们可曾见他来给我这老太太请过一天安不成?”

这回管家却是说不出话来了。

只听她又摇了摇头,叹了一声道:“不是从小养在身边的,就是不亲近。”

手炉被丢在一旁。

管家局促的站在屋内,浑身透着一股不自在。

其实这件事要细究起来,谁都没有过错。

盛家上下包括仆人丫鬟都知道,大房一脉同老太太不亲。

说来也是一桩辛酸事。

当初老夫人生下盛元中时,正逢盛家落魄,站错了队,导致家产尽数被罚没,举家从京城被贬到徐州下方一小小县衙。

当时世道不稳,流寇四起,盛老太爷不忍襁褓之中的盛元中受颠沛流离之苦,便将孩子送到了堂姐府上收养。

直到盛家形势稍缓,在徐州站住了脚后,才将盛元中接了回去。

只不过当时的盛元中已有十数岁之龄,母子之间亲情淡漠,盛老夫人又在徐州先后产下两子一女,自然更偏向自己从小养大的孩子多些。

对这个大儿子难免疏忽。

因此,二人总显得生分。

再之后,盛元中又一意孤行,娶了她一直瞧不上的商户女为妻,母子二人的关系便始终不咸不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