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大唐田野之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战斗”即将拉开帷幕。
随着一辆辆满载鸡鸭的马车缓缓驶入田间,原本寂静的田野瞬间热闹起来。
差役们迅速打开笼子,将一群群鸡鸭驱赶到受灾的庄稼地里。
那些鸡鸭们像是得到了冲锋的指令,兴奋地扑腾着翅膀,冲向那密密麻麻的蝗虫群。
一只威风凛凛的大公鸡,昂首挺胸,率先冲入蝗群,尖嘴如利刃,精准地啄向一只只蝗虫,每啄一下,便扬起一阵轻微的尘土。
几只鸭子也不甘示弱,它们摇摆着肥胖的身躯,在田间蹒跚而行,所到之处,蝗虫纷纷被吞入腹中。
田间劳作的百姓们围在田边,紧张而又期待地观望着。
一位老者手搭凉棚,眼睛紧紧盯着地里的动静,嘴里喃喃自语:“老天爷保佑,让这些鸡鸭多吃些蝗虫吧。”
一位年轻的农夫兴奋地跳了起来:“看呐,那只鸡可真厉害,一口一个,蝗虫这下可碰到克星了。”
豆丁们在田埂上嬉笑奔跑,为鸡鸭们呐喊助威:“加油,加油,吃掉蝗虫!”
他们的笑声在田野间回荡,仿佛为这场战斗注入了无尽的活力。
然而,在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有些鸡鸭似乎被这浩大的场面吓住了,在田边徘徊不前。
一位农妇着急地跑过去,轻轻驱赶着自家的几只鸡,嘴里念叨着:“乖嘞,别怕,快去吃蝗虫,吃饱了好下蛋。”
还有些地方的蝗虫过于密集,鸡鸭们一时有些应接不暇。
这时,村里的几个小伙子自告奋勇地拿着树枝走进田里,帮忙驱赶蝗虫,将它们聚拢在一起,方便鸡鸭捕食。
随着时间的推移,鸡鸭们逐渐适应了战场,捕食的效率越来越高。
大片大片的蝗虫在鸡鸭的攻击下纷纷倒下,原本被蝗虫啃食得惨不忍睹的庄稼地,开始有了生机。
嫩绿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向这些“小卫士”们表达感激之情。
一位乡绅站在一旁,满意地点点头:“这法子果然妙啊,既简单又有效。陛下圣明,能想出如此良策。”
旁边的一位秀才也附和道:“此乃顺应自然之举,以一物降一物,尽显我大唐智慧。待蝗灾过后,当将此事详细记录,传于后世。”
在另一片田地里,一位老猎户带着他的孙子也在观看。
老猎户看着鸡鸭们的表现,笑着对孙子说:“孙儿啊,这世间万物皆有其用,莫要小瞧了这些鸡鸭,它们此刻可是守护庄稼的大英雄。”
孙子眨着大眼睛,好奇地问:“爷爷,那这些鸡鸭把蝗虫吃完了,是不是会变得很胖很大呀?”老猎户哈哈大笑:“那是自然,它们吃了这么多蝗虫,定会肥壮不少。”
日头渐渐西斜,这场鸡鸭与蝗虫的大战仍在激烈地进行着。
田野里到处都是鸡鸭忙碌的身影和百姓们充满希望的目光。
随着夜幕降临,鸡鸭们在饱餐一顿后,被百姓们赶回临时搭建的禽舍。
它们滚滚的,走起路来一摇一摆,发出满足的叫声。
而这片曾经被蝗灾笼罩的田野,在经历了一天的“战斗”后,也迎来了一丝安宁与希望,仿佛在预示着大唐即将战胜这场可怕的灾难,迎来新的丰收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