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元景来到义阳城外的刘宋大营,将皇上的计策告知萧奇等人。
薛安都满心困惑,问道:“皇上为何突然就不进攻了呢?”
元景回应道:“皇上只说如今情况有变,具体状况却未详述。”
薛安都欲再追问,萧奇却插话道:“既然是皇上的决策,必有其深意,我们只需依令行事即可。”
明金接着道:“那咱们来商量一下如何施行皇上的计策吧。”
萧奇道:“为准确把握入城时间,我们最好在黄昏时分前往城下挑衅,待伪装完毕,差不多夜幕降临时进城,这样能更好地隐藏真实身份。”
元景担忧道:“然而,要击败义阳军必然耗费时间,最棘手的是将他们引至远离城池之处,以免城楼上的义阳军察觉异常。”
萧奇沉思片刻后说道:“元景所言极是。要引开义阳军,我有一计,可事先在途中放置一些军需物资,吸引他们沿路争抢。
如此他们便会落入我们的圈套,而且回城时,为降低城中士兵的怀疑,咱们最好携带一些辎重。”
众人纷纷赞叹:“此计甚妙!”
于是,大家耗费一些时日精心筹备,又对计策进行了细化。待一切准备妥当,便开始行动。
一日黄昏时分,萧奇领着一队宋军来到义阳东门。他稳坐马上,神情冷峻肃穆,身后的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士气振奋。
萧奇朝着城楼上大声叫嚷:“义阳守将,速速出城一战!”
城楼上的义阳军瞧见宋军再度出现,肆意地嘲讽起来:“刘宋的鼠辈们,每次接战不是败就是逃,今日竟还敢来此喧哗,简直不知死活。
今日爷爷们定要将你们活捉,让你们跪地求饶。”说完,义阳军未经思索便下令打开城门,一队义阳军气势汹汹地冲了出来。
萧奇见义阳军出城,立刻指挥宋军佯装败退,慢慢地将义阳军引向远处。
与此同时,明金在西门、薛安都在南门、元景在北门也分别展开行动。义阳的各位守将纷纷带领士兵出城迎战。
按照事先定好的计划,宋军且战且退,成功地将义阳军引得远离城池,并把他们引到事先放置军需物资的地方。
义阳军看到有辎重,果然一窝蜂地争抢起来。
就在这时,宋军趁机将他们团团围住,义阳军们惊慌失措。望着周围密密麻麻的宋兵,个个面色惊恐,手中的兵器也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起来。
就在这时,萧奇大声说道:“放下武器者,可饶不死!但需听从我军指挥。”
义阳军们深知在如此悬殊的力量对比下,抵抗只是徒劳。众人面面相觑,片刻后,纷纷扔下武器,垂头丧气地站在原地。
接着,宋军便开始了下一步行动。萧奇命人将投降的义阳军集中看管,挑选出其中几个熟悉城内情况的士兵,让他们带路。
然后,按照原定计划,宋军迅速换上义阳军的服装,在夜色的掩护下,朝着义阳城进发。
萧奇心思缜密,他让东门守将走在最前面领路,自己则紧随其后,一只手紧紧握着匕首抵在其腰间。
萧奇压低声音,带着冰冷的杀意警告道:“你最好老实点,别妄图有任何小动作,只要你稍有异动,我这手中的利刃即刻就能要了你的命。”
守将被吓得浑身发抖,连连点头,大气都不敢出。
城楼上的士兵看到一队人马缓缓靠近,高声问道:“是郭校尉吗?”
被萧奇挟持着的郭校尉努力稳住心神,回应道:“正是。”
城楼上的士兵接着大声说道:“郭校尉,你们这次怎么耽搁了这么久?”
郭校尉被萧奇用匕首轻轻一顶,急忙大声说道:“你们没看到吗?这车物资,都是我和兄弟们拼了命抢来的,能这么快回来就不错了。”
城楼上的士兵睁大了眼睛仔细瞧了瞧,借着朦胧的月光,确实见到了满满当当的一车辎重,不由得夸赞道:“郭校尉厉害啊,此次竟能有此收获。”
萧奇手上微微用力,再次用匕首抵住郭校尉的腰,低声道:“让他们赶紧开城门。”
郭校尉被吓得冷汗直流,怒喝道:“你们这帮呆子,还不快开城门,难道真想让我们在城外过夜不成?”
城楼上的人见状,急忙赔罪道:“哟,只顾着说话,都忘了这茬了。”
随即下令开门,随着一阵沉闷的声响,城门便缓缓开启。
萧奇眼神一凛,知道最关键的一步已经成功,给身后的宋军使了个眼色,众人做好准备,悄无声息地向城内潜进。
与此同时,薛安都和元景也顺利进入城中,正依计划朝着预定地点靠近。
然而,明金这边却出了岔子。他所挟持之人因极度恐惧,在与城楼上士兵对答之际,紧张得语无伦次,言辞闪烁,瞬间引起了城中士兵的警觉。
城中士兵旋即放箭,明金无奈之下只得率领小队人马撤退。可这一闹腾,却惊动了城内所有士兵,他们纷纷揣测其他城门或许也有类似情况,于是火速将此事禀告郑乾。
郑乾闻此消息,大惊失色,即刻下令全城戒备,务必将混入城中的刘宋奸细一网打尽。
这无疑给萧奇等人带来了巨大麻烦,此时城中军队倾巢而出,四处巡逻,搜查得格外严密。
不过萧奇瞧着这兴许是个契机,他当机立断,让身边之人发出信号,召集其他几路人马会合。几路人马收到信号后,迅速摆脱追踪,朝着约定地点疾驰而来。
众人会合后,萧奇压低声音说道:“当下情况有变,郑乾已然有所防备,我们必须赶快行动,找出他的所在,一举将其擒获。”
薛安都眉头紧锁,沉声道:“如今形势对我们极为不利,看来唯有趁乱制造更大的混乱,分散郑乾的兵力,我们方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元景挺身而出,说道:“不错,不如由我带领这一队兄弟引义阳军来追,而你们则趁机冲入郑乾大营,将他抓获。”
萧奇深思片刻,郑重道:“好吧,元景,你千万要多加小心。”说着,用力拍了拍元景的肩膀。
几人商议完毕,元景即刻率领一队士兵风风火火地冲向街道,扯开嗓子大声吼道:“刘宋奸细就在前面,快追!”
那洪亮的呼喊声瞬间传开,义阳军听到动静,纷纷朝着这个方向涌来。元景等人则机智地混在义阳军队伍中,一同朝前奋力追去。
待大队人马渐渐远去,萧奇与薛安都继续押着胆战心惊的俘虏,急速朝着郑乾的住处奔去。
不多时,他们来到郑乾营外。只见薛安都紧紧押着萧奇,威风凛凛地站在那里。
营外的士兵高声质问:“你们是哪个营的,来此作甚?”由于薛安都从未在城下挑衅过,故而这些士兵自然不认得他,不过萧奇他们却是见过的。
薛安都瞪大双眼,怒吼道:“一群不长眼的东西,没瞧见俺抓住了这刘宋的统领吗?自然是要把他交给太守大人处置。”
士兵们相互瞅瞅,脸上露出犹豫之色。
薛安都见此情形,再次厉声喝道:“还不赶紧去通报太守大人,这可是大功一件,若耽误了,有你们好看。”
士兵们不敢再迟疑,急忙跑进去通报。不一会儿,里面传出声音:“让他们进来!”
薛安都与萧奇迅速交换了一下眼神,而后大步流星地走进营中。
郑乾抬眼一瞧,不想映入眼帘的竟是薛安都和萧奇,刹那间大惊失色。他慌忙抽出身旁之剑,高呼一声:“快来人!”
然而,营外的护卫已然与萧奇等带来的那队宋兵激烈交战在一处。喊杀声与兵器碰撞之声相互交织,整个营地一片喧嚣。
萧奇与薛安都毫不迟疑,迅猛地朝着郑乾冲杀过去。薛安都恰似猛虎下山,手中兵刃舞动得威势赫赫,携着凌厉无比的气势直逼郑乾。
郑乾在惊慌之中挥剑抵挡,却被薛安都那强大的力量震得手臂阵阵发麻。与此同时,萧奇身形灵动,在旁伺机而动。
郑乾一边吃力地应对着薛安都的猛烈攻击,一边还得时刻防备萧奇的突袭,渐渐地陷入了被动之境。他手忙脚乱地左遮右挡,额头上细密的汗珠不断冒出。
薛安都敏锐地瞅准一个破绽,大喝一声,手中兵刃犹如闪电般疾速刺出。郑乾急忙侧身躲避,可万万没料到,此时萧奇恰似猎豹一般猛扑过来。
郑乾躲闪不及,被萧奇一脚踢中手腕,手中之剑随之落地。薛安都趁机快步上前,一把将郑乾牢牢制服。
郑乾面色惨白如纸,眼中满是不甘与恐惧。萧奇和薛安都对视一眼,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随后,他们将郑乾押到营外。护卫们见太守大人被擒,皆惊慌失措,纷纷停下了打斗。
郑乾一脸傲然,冷哼道:“尔等莫要以为擒住本官便能拿下这义阳城。”
薛安都眉头微蹙,沉声道:“郑大人这是要鱼死网破不成?”
郑乾冷笑回应:“薛安都,本官和你可不是一路人,断不会做那投降之辈。”
萧奇嘴角微微上扬,悠悠道:“如此说来,郑大人这是准备英勇就义了。”言罢,手中匕首已然抵在郑乾脖颈处。郑乾不禁吓得浑身冷汗,但依旧强装镇定。
薛安都急忙阻拦,说道:“萧统领且给俺一个面子,这郑大人与俺曾有旧交。容俺与他谈谈,若谈不拢,再杀他不迟,那时俺也无话可说。”
萧奇颇为为难地说道:“也罢,那我就卖薛将军这个薄面,但若郑大人不能满足我的要求,我可不会心慈手软。”
薛安都连道:“好好好。”随即伸手做出请的手势,将郑乾重新请入营房。郑乾一甩衣袖,率先跨入,薛安都看向萧奇,萧奇朝他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