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铁蹄哀明 > 第61章 复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话说得好,水至清则无鱼,留着这么一股,咱们日后师出也算是有个由头。”

众人略微一想,便明白了郭骡儿的意思,韩林是守备,属于县镇县戍,和游击将军不一样,非调,大军不得擅离信地,除非防戍的地界出现了贼寇,这才能以荡寇之名先斩后奏。

而留着章老三这么一股,无非就是想留着养寇,等养肥了杀一轮再养。

“骡子,你这心可够狠的啊。”

张孝儿开口缓缓地说道。

“这世道,不狠怎么行?”

郭骡儿不屑一顾地撇了撇嘴,满不在乎地说道:“要按我说,那两个逃兵的家眷也应该一并除了,可惜大人不让。”

韩林摇了摇头:“赵康宁、牛曾云二人业已伏法,祸不及亲眷,罪不及家人,将他们赶出去就是了,若要按你的法子,传回营中岂不是让众人寒心,军心一散,这队伍就不好带了。”

想了想,韩林又对着金士麟问道:“之定兄,给都督府和永平府的塘报撰好了?”

大军出,自然要有个依据,也要有一个结果报予朝廷,否则随随便便一个“妄动刀兵意欲何为”的帽子扣下来,韩林就落不得什么好去。

塘报一事,本应该是总理衙署的蔡鼎来管,但蔡鼎陪着郑思明去了京中,还尚未回来,因此这件事暂时交到了金士麟的手里。

按照韩林制定的规矩,乐亭营把总以上的军官将校、以及衙署主事以上的属官要每七日一会,同时在会中各自通报麾下的情况,金士麟已令兵房起草了发送给京中和府中的塘报。

他从怀中一摸,呈予了韩林,韩林接过略微一扫,朗声读道:“仰仗天威,恭纾圣虑事:后军都督府永平乐亭营守备官韩林飞报前事,切照四月二十三日,海寇海阎王一伙六船突至乐亭内海掳掠商船,乐亭民赏船只百姓损伤无算,随至是乐亭营水师出,寇即走北行。臣奉领乐亭镇戍事,亦有海防之责,即率水师出,寇遁如鸟兽,沧海难寻。然边海之患不除,臣愧对天颜。”

“这书办的文采还不错。”(作者按:俺就是那个书办!)

韩林赞了一声,喝了一口水继续读道:“即令乐亭水营把总徐如华、副把总董鹤率部佯装商贾,引海寇出。二十七日,果至。徐、董二人以孤军独舟,于渤海力战海阎王以下贼寇数百,舟船三十余……”

念到这里,韩林看了一眼金士麟,哈哈笑道:“没想到之定兄你也会撒谎……”

金士麟挑了挑眉毛,十分平静地道:“都这么写,许他们做得,不许我们做?”

韩林笑着摇了摇头,直接往缴获一那边看去,嘴里喃喃地读道:“共缴获赃银七千三百二十六两有奇……”

“可不敢这么写!”

韩林怪叫道:“老子们拼死拼活才弄了两万多两,这么写岂不是要交出去七千多两?!”

“啥?!七千多两?!”

杨善直接从地上蹦了起来,没头就往外面走。

“哎!杨公鸡,你做什么去?!”

高勇大声对着杨善喊道。

杨善回过头来,哭丧着脸说道:“不成,不成,听不下去!猛地听到这七千多两要交上去,就跟七千多刀割在俺肉上似的,俺出去呆着,等过了这一节儿,再叫俺。”

“你们不要命了是怎地?”

金士麟向屋内环视了一圈,嘴角含着冷笑:“你当这七千多两多呢?一层一层往上递,估计到了圣上的御桌上,连三千两都剩不下。”

“这大半的银子不是入库的,是给那群官儿们上下其手的,若是再少点,到了御前更少,那可就说不过去了。”

“他娘的!”

高勇拍着大腿骂道:“老子们在前面拼死觅活,他们反倒好,屁事不干,坐着就将银子给揣进怀里去了。”

韩林叹了口气:“不服也不行啊……如果上官们落不到好处,寻个由头参你一本,久而久之,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圣上不信也会信了。”

韩林咽了口口水,略微停顿了一下,对着金士麟问道:“能把那零头给抹去不?”

“三百多两你也要?”金士麟有些哑然。

“莫说三百多两,大人欠你那三十两都两年了还没给,你们老说俺抠门,大人才是吾辈楷模。”

杨善开口嘿嘿笑道。

看着猛然瞪眼过来的金士麟,韩林暴怒:“杨善,你能将你那臭嘴给闭上不?!”

“还钱!”金士麟怒喝。

“没有……”

韩林摊了摊手:“之定兄,你都成了乐亭营的操守官了,你就当这官儿是用三十两向俺买的成不?”

“不成,那是本官凭本事挣来的。”

“反正没有……”

见金士麟还要在这件事上纠缠,韩林抓了抓脑袋:“说正事,说正事,塘报既已撰好,不日就发出去,兴许皇上一高兴也能赏咱们仨瓜俩枣儿。”

说完韩林又转向徐如华问道:“徐三哥,你领着水营,又是此战的主官,依你看,此战可有什么纰漏?”

“士卒虽然用命,然在海上的战法战技仍稍显不足。”

徐如华不假思索地答道,显然他早就自己进行了复盘。

韩林沉吟了一下:“若陆战,我等还能为三哥参详一二,可惜海战之事,这里当属三哥为冠,看三哥的样子,许是已经想出了什么法子,不妨直言。”

“海寇。”

徐如华嘴里吐露出两个字。

“什么海寇?”

李柱有些茫然地问道。

高勇替徐如华向李柱解释道:“咱们此战不是招降了一批海寇麽?徐三的意思是,让这群海寇带着咱们的水营兵操练。”

李柱的眼神在韩林和徐如华之间换来换去,嘴里道:“如若这样,岂不是坏了大人不纳恶徒的规矩?”

徐如华摇了摇头道:“海陆迥异,好人是跑不了海的,就说这看似良家的商船,一旦在海上无人之处遇到别船,若见其软弱可欺,便由商转寇,杀人越货,善恶只在一念之间。”

“咱们水营的士卒或船夫、或纤夫、或脚夫,虽略通水性,有余勇,但与海寇相比凶恶不足,一旦海寇发狠,便会麻了手脚,心生畏惧,这也是为什么此战连以前的伍长都当了逃兵。”

韩林摸着下巴思索了良久,最后拍板决定道:“就按三哥所说,让这群海寇带着咱们的水营士卒,不过三哥你要多留心些,莫遭这些原来的海寇反噬,若有不法,无需留情,该逐则逐,该杀则杀。”

“是。属下省得的。”

徐如华应了一声,随后开口道:“另有一事属下觉得也至关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