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辽军的增援虽然没有瞒着任何人,但是在得知耶律洪基又强行抽调近十万大军的时候,大宋高层还是短暂的沉默之中。

本来韩某人不打算往后方递折子,深得朝廷方面担忧。

可惜正好赶上了傅尧俞送来的‘问询信’,韩明思索一阵,就将前线的情况全部整理成册,完整递交后方。

一开始看到各军进展神速时,满朝文武都心情振奋,中间看到对峙局面时又有些担忧。

直到前些日子宋军打破僵局,掀起全面进攻后,朝廷这些人又心安了下来。

可惜好景不长,也不知道是不是韩某人故意的,在递给朝廷的军报里,表示辽军二次抽调十数万大军增援,这可把大宋文武吓傻了,完全不知所措。

“大手笔啊!这真是大手笔啊!这个耶律洪基不愧是一代雄主,胆魄堪称顶尖。”

最近从开封府升任中书门下任职参知政事的吕大防有些赞叹不已。

“何止呢,看这位的意思是将举国之力都抽调南部战线,这是要和我朝打一场国运之战啊!”

同样升任参知政事吕好卿算是当今宰执里最为年轻的一位了,还有一个就是苏子由了。

这俩人堪称满朝宰执之列里晋升最快的‘二人组’,毕竟前者有着祖父吕宝臣和整个吕家的支持,后者则是有着韩明门生身份。

“韩相是否有命令传回后方?需要朝廷方面如何支援吗?!”

说曹操曹操到,刚从三司衙门协调完军需事宜的苏子由风尘仆仆进入政事堂。

“没有,韩相仅仅把前线军情如实发了回来,剩下的一概没提。”

盛长柏接话说道,今日政事堂,由他们四位值班,其余大相公都上了年纪,除了点卯之外,基本都在家办公。

前些时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执掌台谏两院的司马君实,偶感风寒,大病了一场。

六十九岁的年纪也不小了,哲宗小皇帝在请示太后向氏后,给予当初辅政七人中剩余的六人在家处理政事的权力。

不过反过来,却让各位参知政事忙得脚不沾地,政事堂实际上成了他们这些副相合议事务的地方。

“吕公怎么看?”

作为四人组里年岁最大的吕大防,实际上已经有了要接手王珪位置,入主中书门下的意思了。

因此盛长柏三人都是以这位为主,来议论各项政务。

“韩相行事自有章程,既然随军报而来的消息中没有额外的安排,那老夫意思就是不动,先静观其变再说。”

吕大防的话让吕好卿三人微微点头,明白其中的深意。

韩明这种人,走一步都要算十步,肯定是早就有对辽军增援的预料。

既然没有让后方的朝廷拿出什么支援的手段,那就肯定有办法应对前线的各种局面。

“那这份军情,我们是压下来...还是如实呈报给各位大相公还有官家?”

苏子由谨慎的询问一句,按他的想法,是压下不表,等前线有了结果再说。

“不好压啊,枢密院傅相公亲自转呈的,官家和各位大相公肯定盯着紧呢。”

盛长柏有些无奈的把军报整齐叠好,收进信封中。

“那就如实呈报吧,比起咱们在这里劳神忧心,还是大家一起挺着好。”

吕好卿这副有点小腹黑的样子,惹得几人哈哈一笑。

“那老夫一会儿走一趟文德殿去呈报给官家,剩下的就麻烦几位给大相公们送去了。”

吕大防故意‘倚老卖老’,拿起盛长柏叠好的军报,起身拔腿就走。

“这老爷子身体还不错,看样子能多干几年。”

吕好卿看着对方背影,揶揄了一句。

“快了,等韩相回来,到时候这朝廷就要彻底变天了。”

苏子由也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开始批阅各地呈上来的文书。

。。。。。。

比起辽国方面给予大宋的压力,很快战争的走势又开始变得风云突变起来。

自治平三年宋辽白沟驿之战和葫芦谷之战后,辽军在南境的统治力进一步下降。

为了更好维持对于燕云十六州的统治,耶律洪基和萧伯玉等人调取了北境方面的辽军前往南方。

如此一来,辽国北方的各大草原民族、渔猎民族都开始了蠢蠢欲动。

尤其是大宋灭夏之后,声望的提高,让不少深受契丹压迫的部族看到了辽国的外强中干,以及国势衰弱。

随即在大宋暗中的支援下,他们十数年来,屡屡起兵作乱,搅得辽国北境没有一刻安生。

这其中当属东北黑龙江流域的女真、室韦两大部族闹得最为欢腾。

他们趁着辽军南调的功夫,攻城掠地,基本将大小兴安岭的外侧土地全部侵占完毕。

这让完全陷入内外困境的辽国根本没有彻底解决的手段,辽军是一征再征,将征兵的年纪扩到十五岁至四十五岁之间。

而如今这些兵力,百分之八十以上都被耶律洪基抽调到南境和宋军决一死战。

如此一来,堪称契丹建国后的最大一场内部叛乱揭竿而起,这就是后世着名的‘辽国事变,契丹危机’!

在大宋的组织串联之下,以熟女真中的大户‘曷苏馆部’为首,鸭渌江部、回跋部、乙典部、黄龙府部、长白山部、蒲卢毛朵部、完颜部等一大批女真、室韦部族纷纷学起了誓师祭天那一套。

于大宋元佑二年十月十五日为良辰吉日,起兵反辽!

消息传开,宋辽两国再次陷入震动之中,只不过比起南方大宋的喜笑颜开,北方的大辽却陷入了首尾不能相顾的局面之中。

辽东京道近一半部族的起兵反抗裹挟了不少小门小户,他们眼瞅着大辽以成崩天之势,纷纷加入所谓的‘义军’,反抗大辽的残酷统治。

至十月底,不过短短半个月,整个辽东京道彻底失控,辽军再也没法在当地形成有效镇压。

辽东京道数十个部族发表联合声明,正式独立,不再接受大辽的统治。

随着而来的就是契丹大本营的上京道方面,他们的北边有着敌烈部、茶札剌部等蒙古族群,也早看辽国不爽了。

隔壁兄弟掀起的‘反辽’风波太大,让他们也蠢蠢欲动。

果不其然,在十月底辽东京道宣布独立后,这些处于上京道统治的蒙古族也不再压抑自己,加入了浩浩荡荡的‘反辽’战争中。

一时间,整个辽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眼瞅着似乎马上就要面临崩溃之局面了。

“陛下!北境各部族全反了!!!”

耶律良目眦欲裂,跪地将军报呈递上去。

听闻此言,耶律洪基手一颤,随后似乎想到什么,眼神坚定下来,稳住心神。

“临潢府和辽阳府内还有部分驻军,让他们维持住首府的安全,其余的,等朕击溃宋军之后再说!”

耶律洪基发了狠,势必要干掉宋军之后,再回师平叛。

“陛下,若是上京道和东京道失陷,那前线的军队肯定会心思异变,况且两地还需承担前线的军需供给。”

“不容有失啊!”

耶律乙辛也看出当前困境,和耶律良同步跪下,恳求耶律洪基不要一意孤行下去。

“难道你们要让朕放弃燕云吗?!”

耶律洪基困兽犹斗的声音响彻整个大殿。

“陛下,我们没有机会了,这次燕云是一定保不住了,但我们要保证对草原的统治啊!”

耶律良有些压抑的声音缓缓吐出。

“砰——!”

耶律洪基踢翻桌案,眼神如同凶兽一般注视着耶律良二人。

“朕不退!!!”

“若是击败不了宋军,拿不下韩明的人头,那朕宁可大辽灭国!!!”

耶律洪基撕心裂肺的怒吼声让群臣脸色剧变。

“传令耶律琮,全面挥师南下。”

“朕不需要他给朕留下北逃的出口,朕要辽军在燕云一带,彻底绞杀宋军——!!!”

看着有些陷入疯狂的耶律洪基,群臣心里一凉,感觉事情彻底失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