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盛家父子的争论不过是此次新政派危机下的一个缩影,而更为严重的,是让不少支持新政派的中低层官员产生了蠢蠢欲动的想法。

他们多数抱着哪方强势站队哪方的规则,在新政派与保守派之间来回横跳。

甚至更有借助新政之名,施敛财之举,也算是让新政派的好名声臭了一部分。

外加‘反攻倒算’的风浪越发激烈,整个统治阶级内部将近七成以上都联合了起来,抵制韩某人的‘监察制度’,新政派的溃败似乎在所难免。

所有人都没想到,一年前还作为全国主政的新政派,在改元的上半年就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滑铁卢。

眼瞅着要被逼上绝路,剩余的韩党中坚派开始各显神通,通过不同的手段保起了韩某人。

在韩党和新政派眼中,只要韩某人能够挺过这一劫,那么大宋的未来就有希望。

而到了七月份,新政派近六成的官员彻底改旗易帜,奔赴向了保守派的怀抱,一时间敌我攻势彻底转变,新政派到了危机存亡的关头。

六月九日,作为中间派的核心之二,司马君实和苏子瞻再也不能稳坐书局。

看到局势越发糜烂,二人共同上奏,表明了立场,坚定的站在了韩某人一方。

随着越来越多的前新政派大佬的下场,让局势又一次平衡下来,双方如同斗牛一般,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这让初即位的神宗皇帝陷入了一种迷茫姿态中,毕竟原本好好的朝政,在改元的第一天后,就爆发了党争。

这种突然袭击和激烈的矛盾,让神宗皇帝压抑的不得了,也明白了先皇的手段和帝王心术。

七月初,被后世记录的‘押班事件’爆发,保守派为主力的‘台谏’二院,张开了獠牙,将目标指向了新政派和韩党的真正幕后大佬——韩章。

御史台率先开炮,新晋御史中丞王陶弹劾韩章,说他自嘉佑以来,专执国柄,君弱臣强,且“不赴文德殿押班”,专权跋扈。

神宗皇帝未曾想到王陶竟然如此胆大包天,将矛头直指宰执之首,这完全是要和新政派撕破脸。

尤其是王介甫等人能够在朝廷内稳步推行新政,多赖于韩章、富彦国等人的力挺和协助。

若是今日将韩章罢免,那明日整个形势就会彻底糜烂,新政派怕不是能把文德殿掀翻了天。

为此,神宗皇帝坚持保住韩章,而且他明确知道王陶实为诬告,随即为了表明立场,将王陶罢职。

此事一出,保守派也不再保留,一日一小参,五日一大参,将整个朝廷中枢搅得一团乱。

见情况有些失控,神宗皇帝的内心已经将‘台谏’两院判了死刑,正准备露出帝王手段快刀斩乱麻将两院废黜,韩章主动站了出来给神宗皇帝解围。

韩章在英宗皇帝的永厚陵复土后,卸掉了‘山陵使’的职务,并且当朝提交‘请辞’,宣布自己不再入中书门下办公,坚决辞位。

神宗皇帝深感对于韩章的愧疚,数次挽留皆被对方推辞,便决定任命他为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及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并在韩章入宫奏对时数次落泪,心怀内疚的说道:“侍中(指韩章)一定要离开,今天已经降制了。”

“还请侍中保重身体,他日仍旧为民请命,为国为朕分忧。”

似乎还是觉得此举不妥,神宗皇帝大笔一挥,下旨在东京兴道坊赐他一座宅第,擢升其子韩忠彦为秘阁校理、加封参知政事。

这一下子,属于韩家三代全都入阁拜相了,韩章虽然退出了朝廷中枢,但是却作为‘使相’坐镇地方。

所谓‘使相’乃是唐宋时期一种官职名。

唐代中期凡为宰相者必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故称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衔的节度使为使相。

宋初沿用,以亲王、留守、节度使加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皆谓之使相,实际上不主政事。

像王安石罢相后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就是这种情况。

这让东京府的所有人都感叹韩家深受皇恩,即便是韩某人惹出了如此滔天祸事,连累韩章这位祖父,朝廷和官家还是愿意厚赐他们。

而韩琦却主动辞退所授两镇,表达自己仅愿意兼领淮南节度使。

正在这时,驻守韦州方面的折克柔、折克行兄弟传来急报,西夏擅自发起突袭,一举攻占韦州东北屏障溥乐城。

边境局势气氛骤然紧张,朝廷上下与神宗皇帝不由得忧虑起来。

为此,韩章主动请缨,在尚未外放赴任的情况下,又奉旨改判永兴军(今西安)兼陕西四路经略使。

消息传出,整个汴京城都震动不已,想不到已经年至六十高龄的韩章竟然要亲赴西北坐镇。

这让不少人,尤其是曾经经历‘庆历新政’的老战友,以富彦国和欧阳文忠为首,纷纷上奏恳请神宗皇帝收回成命。

但得到的结果是韩章主动请缨前往西北,这让所有人都沉默起来,不明白韩老爷子为何如此拼命。

魏国公府内,此刻人来人往,可谓相当热闹,刚刚请辞外放的韩老爷子,以及正式进入宰执之列的韩师朴,当然还有‘闯祸篓子’韩明都位列其中。

除了他们,还有韩老爷子旁的儿子与女儿也在厅堂内听话,不过他们现在只能侍立一旁,看着韩章,以及前来劝说的富彦国、欧阳文忠几人。

“老夫真不明白事情怎么就闹成这个样子?!”

“若说真有问题,那也该是这小子外放,与汝何干?”

“况且咱得岁数不小了,都花甲之年的人了,怎么还能往边境跑呢?这不是遭罪吗?!”

“。。。。。。”

来的几人都是真正经历过大磨难的战友,包括吕宝臣,也不是普通人,见到韩章如此做法,纷纷表示不解。

尤其是欧阳文忠,为人最是耿直,在仁宗年间,就因为给‘范文正公’申辩,结果遭到贬谪。

现在看到老友又要在晚年折进党争里,生气的不得了,也不顾韩家、吕家和余家众人,当面指着韩某人的鼻子就呵斥开了。

众人都没话说,毕竟这次的祸事,真就是韩某人主动招惹的,若是不提什么‘扩大化’改革变法,说不定大家就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韩某人自然理亏,只能尴尬的摸摸鼻子,听着欧阳文忠的训斥。

“都是些小问题,算不得什么。”

“况且西北边境的情况,老夫这可比你们熟悉太多了,当初和希文同掌军机的时候,你们可是还在地方混的。”

老爷子毫不在乎,缓缓摆手,很是豁达一笑。

富彦国他们当然不是担心韩章在西北混不开,出什么事情。

毕竟现在的陕西路,不但有着韩章的旧部,还有着韩明军改和执政后留下的大量韩党人员。

说句不好听的,韩家人的话在西北甚至比朝廷的命令好使。

主要还是怕上了岁数的韩老爷子在边境折腾,到时候别发生什么意外才好。

“话不是这么说的...”

余老太师看着对方,开口想要说什么,结果被对方打断。

“安心,有明儿打招呼,西北的事情不会劳累到老夫。”

韩章笑呵呵的看着韩某人,众人也神情带着一丝不解。

“天机不可泄露...”

“少那么多屁!”

韩某人抿着嘴想要笑一下,直接就被韩师朴怼了一句,脸上僵在那里,有些不知所措。

“其实儿子之前手下有个人才,叫王韶的,奉命坐镇会州防御唃厮啰。”

“前些日子他传信来,说是西夏和唃厮啰之间暗中联系,似有发动战争的意思。”

“再加上西夏国主李谅祚年纪轻轻,却身患重疾。”

“儿子担心没藏讹庞他们会弑主,然后统一国内,兴兵犯境。”

韩明的话音落地,一干人更是迷糊。

“这和稚珪兄外放有何联系?”欧阳文忠出声询问道。

“晚辈就直说了吧,西北那块地我去不了,西夏被我打怕了,只要我敢出朝,西夏绝对不敢动。”

“所以为了‘灭夏’大计,只能让祖父拐着弯申请外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