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老太太送走了薛太夫人之后,激动地双手合十,在屋里供奉的菩萨跟前磕头。
然后焦急不安地等着侄媳回来。
莫晨曦去了赵家,回来后听堂婶说了,也是欢喜。
“恭喜堂婶,我就说你家汕桥有的是人家看上,我娘家没合适年龄的侄女,不然轮不到别人家,我先抢回来。”
何老太太也可惜,要是莫家有合适的,她宁愿和莫家结亲,莫家二老和气又心善,家风好。
她尽量收着笑,道:“婶子多谢你,我知道薛家也是冲着侄媳,不然哪里看得上汕桥?那些大户人家的学子哪个不比汕桥学问好,说起来又是我们何家沾了莫家的光。”
“婶子说这话是谦虚,当初善桥刚来,我带着他回娘家,我娘家父亲就说没准将来何家要靠汕桥。”
两人之间互相夸赞,互相抬举。
原本婚姻之事,两姓之好,又牵扯到几个家族,本该就是互相帮助,互相提携,为了共同的利益,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只有蠢人只会想着应该都是别人给他帮助。
莫晨曦想到在现代看到一个说法,说有的凤凰男是奔着老丈人的权力而结的婚,等老丈人退休之后,他也混出来了,立马变了一副嘴脸,要么抛家弃子另寻新欢,要么在家里作威作福,外面小三小四不断。
有个说法,说凤凰男觉得他靠岳父发达,潜意识里觉得他不是娶妻,是嫁给了岳父,在这个角色里失去了主动权,导致内心产生羞耻感自卑感。因此对妻子对岳家产生恨意。
莫晨曦心想,父亲致仕后,何家穷,还得靠原身养家。如果何家不靠原身,何文彦会不会找理由休妻。
这个不好说。
她想到何汕桥也是凤凰男,不过他想混到比薛家的势力还大,几乎没有可能。
再一个,古代不像现代,家家都独门独户,古代那可是亲戚连着亲戚,比如岳父致仕,岳父的兄弟或者侄子还在朝廷为官,女婿一样还得夹着尾巴乖乖做人。
就像曹主事有个堂哥在外省做知府,谁知道曹家会不会再出来一个优秀的子侄,谁也不会小看曹家。
曹主事的上司姜员外郎见了他,也没说摆官威。
莫晨曦对何老太太问道:“汕桥个人愿不愿意?别到时候嫌弃人家是不是嫡女,等到以后中了进士做了官,心里又有遗憾,觉得还不如中了举之后再定亲。”
何老太太说道:“不会,这门亲最早就是薛家四公子撮合的,善桥要是不愿意同意不会写信告诉家里。”
她太兴奋了,说漏嘴了也不知。
莫晨曦这才知道何老太太来京主要是这个目的
“我给我家汕桥说了,他是运气好,又托了堂伯娘的福,做人不能忘恩负义,媳妇是他愿意娶的,夫妻恩爱是他的责任,也是他人生最大的愉悦。抛弃糟糠宠妾灭妻的,谁能看得起?就算有才学那又如何?子孙后代都被人戳脊梁骨。”
莫晨曦夸赞道:“堂婶说得太对了,这结亲首先要看家风,家风正的不发愁儿子娶不到媳妇、女儿嫁不出去。要不要有宗族有宗法,有规矩约束着,才能少出一点斯文败类。何家在京城属于独门独户没有根基,没准以后就要靠汕桥当个京城何家的族长,那堂婶可就要好好立立家规了。”
何老太太喜得接连说:“借你吉言,借你吉言。”
有这个诱惑在,何汕桥肯定会珍惜他的所有一切,不能做出任何让别人非议的事情。
何老太太和莫晨曦商量请谁当这个媒人,邱三太太本来很合适,只可惜她之前提出了结亲的想法,这会儿找她就不合适了。
这个媒人不仅身份要够,还得两家彼此熟悉
何老太太眼巴巴地望着莫晨曦。莫晨曦也发愁,虽然最近认识的有品级的诰命夫人挺多,可是都不熟。
何老太太小心翼翼的提了一个人,“要不让香香她娘去?”
莫晨曦笑道:“我都忘了王大嫂,只想着诰命老夫人。明天我去问问。”
这样的说媒,是两家说好了媒人走个过场,王太太听说之后一口答应。
去了薛家之后,见薛太夫人满脸的笑容,她以为薛太夫人很满意这门亲事的缘故。
等薛二太太离开之后,薛老太太就开始问王蕙兰,有没有来信,有没有提她生的儿子,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京。
王太太觉得奇怪,她想着薛太夫人还记恨师妹?
师妹给薛家做儿媳十年都没生,一改嫁就生个儿子,就当是薛家的问题,但当母亲的心里也不舒服。
可是看薛太夫人脸上没有不悦的表情,反而是很激动,还带着期盼。
“我师妹说小儿长得虎头虎脑像他爹,没提要回京的事。”
薛老太太着急道:“她咋不为孩子想一想呢?在辽东那冰天雪地的大人都受不住,何况小儿?我家清国当初就是在辽东出生,身体弱他娘才赶紧把他带回京城。他自小体弱多病就没让他走习武这条路自小,跟着先生读书。我看你还是劝劝你师妹,带孩子回京,这里家里人也多,都能帮着她照顾。”
王太太越听越奇怪,这薛家太夫人啥意思?
就算照顾也是廖家照顾,她急个啥?
坏了!是不是人老了钻牛角尖,想着她儿子没后代,也不能让师妹有后代?
王太太谨慎说道:“我师妹有丈夫,回不回京城他们夫妻俩商量。再说就算回来,也是廖家照顾。太夫人说得对,廖家人多,廖副将这个岁数才生儿子,他娘肯定抱着孙子不撒手。”
薛太夫人说道:“我家老大媳妇是孩子亲姑,跟着亲姑更好,我薛家有师傅有先生,准保照顾的比廖家周全。”
王太太那个惊,这是要和廖家抢孙子了?
问题是你薛家抢得着吗?
惊吓的王太太回家就给丈夫说了。
王景烨也觉得奇怪,他呵呵笑两声,“没准薛太夫人觉得师妹生的是她孙子。”
王太太说道:“难道老糊涂了?大将军夫人不会任由她这么乱安排吧?”
王景烨又想了想,“太夫人会不会觉得是她儿子投胎到师妹肚子里了。”
王太太啊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