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苏瑶正于店中精心整理着食材,盘算着新菜品的研发,系统那机械而冰冷的声音毫无征兆地在她脑海中响起:“新任务发布,在瑶韵小馆门口摆摊售卖瓦罐汤一千份。任务完成,将获得八千积分以及一套顶级的厨房电器设备,助力你的美食事业更进一步。” 苏瑶瞬间愣住,满心疑惑地在心中问道:“瓦罐汤?这是什么样的美食?我从未听闻。”
系统似乎早有准备,迅速回应:“我会给予你配方以及所需食材清单,你自行斟酌是否接受。” 言罢,便没了声响,任苏瑶如何在心中呼喊,都再无回应。苏瑶气得直跺脚,嘴里嘟囔着:“这狗系统,每次都这样,交代个不清不楚就消失,真让人火大。”
无奈之下,苏瑶只好静下心来查看系统传来的瓦罐汤资料。瓦罐汤,源自江西,是一种以瓦罐为器具,精配食材与矿泉水,以硬质木炭火恒温传统式六面受热,煨制达七小时以上的美食。
其种类繁多,有鸡蛋肉饼汤、墨鱼肉饼汤、桂圆肉饼汤等,汤品鲜香淳浓,营养丰富,食后令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苏瑶仔细研读配方,心中渐渐有了计较,既然接受了挑战,那便全力以赴。
苏瑶深知,食材的品质是美食的灵魂所在。为了寻找最适宜的食材,她穿梭于城市的各大菜市场与食材供应商之间。
新鲜的排骨,要肉质紧实、纹理清晰,还带着淡淡的血丝,那是新鲜的标志;老母鸡,需毛色光亮、鸡冠红润,饲养时间足够长,方能熬出浓郁醇厚的汤底;各类菌菇,要菌伞完整、菌褶细密,散发着山林的清香气息。她精心挑选着每一份食材,如同在挑选稀世珍宝,只为那即将诞生的瓦罐汤能完美无瑕。
回到小馆,苏瑶将自己关在厨房,开始了一次次的试制。按照配方,她将食材洗净切配,小心翼翼地装入瓦罐,加入适量的矿泉水,密封罐口,放入早已预热好的煨汤炉中。那炉火幽微,却似承载着无数的期待,慢慢烘烤着瓦罐。
漫长的七小时过去了,苏瑶怀着忐忑的心情打开瓦罐。瞬间,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弥漫在整个厨房。她舀起一小勺汤品,轻轻送入口中。汤的鲜美在舌尖上绽开,各种食材的味道相互交融,却又层次分明。苏瑶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知道,自己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为了开启瓦罐汤的售卖之旅,苏瑶在瑶韵小馆门口支起了一个精美的小摊。木质的货架上,摆放着一排排整齐的瓦罐,罐身还绘有精美的传统图案,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美食故事。旁边装饰着鲜花与绿植,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清新的气息,与瓦罐汤的醇厚香气交织在一起,别有一番韵味。
一开始,路过的行人只是好奇地张望,真正驻足购买的人并不多。苏瑶心中有些焦急,但她依然保持着微笑,热情地向每一位路过的人介绍着:“来尝尝正宗的瓦罐汤啦,小火慢煨七小时,营养全在汤里头,鲜得不得了!”
这时,一位大叔路过,被苏瑶的叫卖声吸引过来。他看着瓦罐汤,有些怀疑地问:“这汤真有那么好喝?我可没喝过这种瓦罐煨出来的汤。” 苏瑶连忙舀出一小杯汤递给大叔,笑着说:“大叔,您尝尝,要是不好喝,我这小摊位就不收您钱。” 大叔接过杯子,轻轻抿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哟,这味道还真不错!给我来一份。” 苏瑶高兴地为大叔盛好汤,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有了第一位顾客的好评,渐渐开始有人围过来。一位年轻妈妈带着孩子路过,孩子被香气吸引,吵着要喝。年轻妈妈尝了尝后,也赞不绝口:“这汤很适合小孩子喝,营养又健康。我要两份,一份给孩子,一份我自己喝。”
第二天,看着人来人往的顾客。苏瑶见状,清了清嗓子,用清脆悦耳的声音吆喝起来:“瓦罐煨汤香,慢火蕴情长。诸君来品鉴,暖腹亦润肠。” 这一吆喝,引得几位路人放慢了脚步。
一位身着长衫、手持折扇的儒雅男士踱步而来,他名叫墨渊,看着瓦罐汤,眼中透着一丝好奇与期待。他轻声问道:“姑娘,这瓦罐汤有何独特之处?”
苏瑶微笑着回应:“公子,这瓦罐汤乃是以传统工艺,小火慢煨七时辰有余,食材之精华尽融于汤中,味鲜且养人,实乃不可多得之佳肴。” 墨渊微微点头,说道:“那便来一份墨鱼肉饼汤吧,愿这汤能如墨香般悠长。”
这时,一位活泼俏皮的姑娘蹦蹦跳跳地过来了,她叫灵犀。灵犀眨着大眼睛问:“姐姐,这汤会不会很腻呀?我怕太油了。” 苏瑶耐心解释:“小妹放心,这汤虽浓郁却不油腻,食材的搭配恰到好处,你尝尝便知。” 灵犀笑嘻嘻地说:“好呀,那我要一份鸡蛋肉饼汤,希望能像我今天的心情一样甜滋滋。”
随着顾客渐多,一位老者拄着拐杖缓缓走来,他是鹤龄先生。鹤龄先生目光深邃,看着忙碌的苏瑶说道:“丫头,看你这用心劲儿,这汤定是不错。想当年我走南闯北,也尝过不少汤品,不知你这瓦罐汤能否让我忆起往昔滋味。” 苏瑶恭敬地回答:“老爷爷,您尝尝,这瓦罐汤传承古法,或许能唤起您心中的旧忆。” 鹤龄先生点头,要了一份桂圆肉饼汤。
在售卖过程中,一位名叫锦书的年轻人提出:“老板,这汤的口味能不能再丰富些?总觉得选择有点少。”
苏瑶虚心接受:“公子所言极是,我正打算研发新口味,不知你有何建议?” 锦书思索片刻,说道:“不妨试试加入些海鲜或者特色豆类,也许会有新惊喜。” 苏瑶感激道:“多谢公子提醒,我这就去尝试。”
后来,一位名叫望舒的女士带着孩子路过。孩子被香气吸引,嚷着要喝。望舒有些犹豫,苏瑶见状舀出一点汤让孩子先尝。孩子喝后拍手叫好,望舒也露出笑容:“这汤确实不错,给我来两份,一份给孩子,一份我自己慢慢品味。”
随着顾客越来越多,苏瑶和帮忙的店员们越发忙碌起来。但在忙碌中,苏瑶也不忘关注每一位顾客的反馈。
有位年轻人提出:“这汤能不能有更多的口味选择啊?总是这几种,喝多了会有点腻。” 苏瑶觉得这个建议很有道理,于是回到厨房,开始尝试研发新的口味。
她根据当地顾客的口味偏好,加入了一些特色食材,如海鲜、地方特产的豆类等,推出了几款新口味的瓦罐汤。
新口味一经推出,大受欢迎。一位美食爱好者专程赶来品尝,他细细品味后,对苏瑶说:“你这瓦罐汤很有创意,把传统的做法和当地特色结合得很好。我要多买几份带回去给朋友们尝尝,帮你宣传宣传。”
然而,摆摊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时遇到恶劣天气,狂风骤雨会让摆摊变得异常艰难。
有一次,突然下起了大雨,苏瑶和店员们手忙脚乱地把摊位往小馆里搬,一些瓦罐险些被打碎。但即使如此,苏瑶也没有放弃,雨停后,她又迅速把摊位重新支起来,继续售卖。
还有一回,一位顾客因为等待时间过长而有些不满。苏瑶不停地道歉,并为这位顾客送上了一份小点心作为补偿,还优化了制作流程,提高了出汤的效率。
在苏瑶的努力下,瓦罐汤的销量逐渐攀升。她离一千份的目标越来越近,而瑶韵小馆门口的这个小摊位,也成为了当地的一道独特风景,吸引着众多食客前来品尝那一份份饱含诚意与匠心的瓦罐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