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直觉有时候是件神奇的事,就像许欢收到那张照片后,感到了强烈的不安。
简晓彤在寄出那张照片时,曾经犹豫了很久。照片里站在她旁边的,是她的学长,叫舒旭。
在大家眼里,舒旭无疑是个品学皆优的人,又是他们大学里学生会的干部,在他们这个校园里,算是风头很劲的一个人。
简晓彤大二的时候,参加了他组织的那个社团。也是从那个时候起,舒旭开始义无反顾地追求起简晓彤来。
刚开始的时候,简晓彤并没有太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从中学开始,她的身边就不乏追求者,只不过那时候,她一门心思都放在学习上了。等到上了大学,她突然发现,学习变得好像不再是那么占用时间的一件事了。
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活动中,舒旭偶然看见了简晓彤,顿时惊为天人,一见钟情。于是开始千方百计地接近她。最后,还成功劝说简晓彤进了他的社团。
舒旭的社团主要是演讲、辩论这种类型的,简晓彤乍一听,连连摇头说不行:“我口才又不好的,到你们这种社团,不得闹笑话啊?”
“正因为你不擅长,才更应该锻炼这方面的能力啊。在大学里,重要的已经不是书本上那点儿知识了,更重要的是挖掘自身的潜能,为自己寻找更多的可能性。”舒旭说得振振有词,很有道理。
于是,简晓彤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加入了,发现自己真的很有进步,也没那么不善言辞了。而且,在舒旭的带领下,他们小组还获了奖。
从接触简晓彤伊始,舒旭的态度就是鲜明的。对简晓彤热烈而殷勤,摆明了追求她的姿态,摆明了一心想获得佳人的青睐。
简晓彤宿舍的几个室友,大家关系很好,都知道舒旭的意思。所以,有事没事时,还总要拿简晓彤起起哄。但几个人都承认,舒旭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男生,成熟稳重、博学多才,又是一表人才、风度翩翩,属于走在人群中,非常令人注目的类型。
舒旭追得勤了,有时候简晓彤难免在心中,暗暗将他和许欢进行对比。
说起这点儿来,简晓彤都挺同情自己,二十来岁的人了,可供她参考对比的男生,貌似只有一个许欢。
可是,这样的对比,简晓彤总是得不出结论。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怎么对比呢。于是她心里,开始有了些不足为外人道的烦恼。
有一次,舒旭问她是不是有男朋友了,简晓彤想都没想就否认了。她觉得自己跟许欢,的确还算不上男女朋友的关系。
每次假期回去,许欢总是忙忙碌碌,似乎总有做不完的事情,这让简晓彤心里常有怅然若失的感觉。
舒旭听了明显很开心,还大度地说,就算简晓彤有男朋友了也没有关系,大家可以公平竞争。
看着舒旭那自信的样子,简晓彤心里就想,公平竞争,怎么个公平啊,万一许欢上来就动武呢。别的她没法得出结论,但是论打架,她倒是可以肯定,眼前这个舒旭没法跟许欢“竞争”的。
虽然舒旭热情洋溢地追求着简晓彤,但是简晓彤对他一直若即若离。在她心里,每次当她准备认真考虑一下这件事时,许欢的身影就不由自主地出现在她脑海里。为此,她也觉得很烦恼。
这个寒假,简晓彤为了参加个社会实践活动,决定不回临江过年了。电话里跟父母商量后,索性让他们到沪都来过个年。
开始她父母还有些不愿意,那时候,大家更遵循传统的习惯,过年肯定在自己家里,不会跑来跑去,不像现在这般,旅游着过年也是很寻常的事了。
“每年在临江过年,都是那老一套,多没意思。咱家今年换个方式过年,不也很好吗?反正家人在一起,在那儿过年不是过年呢。”这是简晓彤劝说父母的话:“这个社会实践对我很重要的,再有一年多我就毕业了,相当于提前实习了。”
她父亲简明羽想了想,反正自己家里的亲戚也不多。再说了,沪都毕竟是国际大都市,他除了第一次送女儿上学时,匆匆忙忙去过一趟,还真没好好玩过,于是就同意了。
简晓彤在给许欢写信时,把这个安排写信顺便告诉了许欢。末了,她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把那张参加比赛获奖的团体照,随信一并寄了过去。
她想,如果有一天,她告诉许欢,自己谈恋爱了,许欢肯定会问那男的是谁,这样她会比较方便告诉他。
许欢会感觉到吗?也许他什么感觉都没有,这个野心勃勃的家伙,总是在折腾自己的大事业,简晓彤想。
不过,简晓彤也感到有点奇怪,以往,自己给许欢写了信,他总是会及时回信的,甚至有时候会直接把电话打到她宿舍楼里来,跟她在电话里聊两句。然而,这次的信寄出去后,却犹如石沉大海。
自己假期都不回临江了,这么大件事,许欢居然一点儿反应都没有。莫非他猜到什么了吗?还是因为自己不回去过年,这个蠢货有些生气了。简晓彤有点想不明白。
但是,这次父母过来陪她过年,却让舒旭在她父母的面前,狠狠地赚了把印象分。
舒旭是沪都本地人,当他知道简晓彤父母要来沪都过年后,便自告奋勇地给他们当导游。那几天,舒旭特地开着家里的车,殷切万分地带着他们一家三口,游历沪都所有值得一去的地方。
他的那种热情周到和任劳任怨,成功获得了简明羽夫妇的好感。
私下里,简明羽直接问女儿:“这个小舒人很不错啊,我看得出来,他对你挺上心,你俩是不是……”
“没有”简晓彤断然否认:“大学毕业前,我不准备谈恋爱的。不是早告诉你们了,以后,我到底在哪儿工作发展都还没定,这朋友谈了,是不是很麻烦啊?”
这一点上,简晓彤想得还是比较清楚。
她妈妈就问她:“那你今后怎么打算的呀?是准备回渝城,还是留在沪都呢?自己可要早些规划,也差不多是时候了。”
简晓彤心里的烦恼又多了一重,是啊,自己以后到底准备在哪儿发展呢?
沪都作为一线城市,在那个时候,各方面都领先渝城很多。简晓彤至今都忘不了,刚到沪都时,这个城市带给她的那种震撼。
如今,在这里学习生活了两年多了,她逐渐熟悉了这个城市。她知道,留在这个城市,对她未来的发展无疑更为有利,但是,她又舍不得渝城。
总而言之,这个阶段的简晓彤,就在各种纠结中烦恼着。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各样必须面对的问题,似乎开始让她越来越无法回避。
大多数人,考上大学后,都觉得高中冲刺的时候,简直像一场噩梦。而简晓彤却十分怀念中学的日子,那时候多纯粹啊,只需要解决一道道的题,只需要找到一个个正确的答案就可以了。不是对,就是错。
然而,她现在发现,生活这道题,却复杂得多。因为,许多时候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甚至根本没有对和错。
简晓彤觉得,自己现在怎么这么多烦恼,都快让自己郁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