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南的三蹦子开的依旧稳当,主要是通往河湾村的路好走了。
一路上甚至能看到有挑着担子的,货郎往村子里去。
蒋小梅看着新奇,长这么大她还是头一次见到有外头的人,进村里卖货的。
等回到村子,却是发现了更让她惊讶的事情。
就在新建的村小学东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小型农贸市场。
有卖冰棍的,有卖干货的,还有卖糖球,各类农货的,正值秋收旺季,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市场旁边,一群人聚在一起,正看着电影《智取威虎山》
片子虽然老,但人们依旧乐的观看。
仔细瞧,这些人里头大多都是生面孔,隔壁村的,甚至还有公社里的人。
蒋小梅无比震惊的看着这一幕,有些怀疑人生。
自己不就离开了一个月吗,怎么眨眼间河湾村变得有些陌生了呢?
要不是对这里熟悉,她还以为是去了哪个公社了。
“这是咋回事啊?村里啥时候变得这么热闹了?”
蒋小梅不解的看着,陈浩南。
陈浩南笑道:
“这得多亏了你哥呀。”
“我哥?”
蒋小梅一脸迷茫。
一旁的王大龙接过话茬解释道:
“蒋哥给村里修了路,这路好走了,外面的人也愿意进来。这不,公社这几天安排放映,周边几个村子不好走,索性就先来河湾村了。
附近村子的人也都来这里看电影,这人多了,卖货的也就跟着来了。”
其实王大龙还有一些情况不知道。
那就是周县长和公社有意无意的推动。
河湾村被选为改革试点,上到市县,下到公社,都愿意给河湾村倾斜资源。
现在的河湾村虽说还是村的规模,可硬件设施在某些方面已经不弱于一般的公社了。
首先,进村的路,公社就比不了。
还有新小学,目前已经有两百多个学生。附近几个村子的孩子都想着往这边送。
就连河湾村每年夏天最头疼的用水问题,也已经开始动工修建引水渠了,一旦水的问题解决,河湾村就完全摆脱过去的面貌。
可以说,现在的河湾村比去年的河湾村简直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现在的村支书曹兴旺,每天都乐的合不拢嘴。连走路的步子都变了,自己已经给自己升级成公社一把手了。
蒋小梅回到家,发现家里比外面还要热闹。
哥哥和嫂子的新房子已经开建了,墙都砌一米多高了。
院子里一群人干的热火朝天,除了几个泥瓦匠师傅,大部分力工都是来帮忙的村民。
其中最属胡亮这小子卖力,也不知道怎么搞了一身灰,拿着铁锹在一旁和泥。
“呀,小梅回来了?”
一个拿葱的大婶迎面走来,惊喜的喊了一句。
院子里的人都停下动作,看着这个从县里回来的高中生。
看着众人投来的目光,蒋小梅忽然有种荣归故里的感觉。
下意识的挺起胸口,清了清嗓子:
“嗯嗯...大家辛苦了。感谢你们来帮忙!”
“呦~不愧是上了学的,说话就是好听。”
大婶发出善意的笑声。众人也跟着哄笑。
“这文绉绉的,跟你嫂子玉萍一个样儿了。”
大家东一句西一句的说着。
蒋小梅难得觉得有些脸红。
胡亮提着个铁锹走过来,毫不留情的嘲讽道:
“就上了一个月的高中,怎么把孩子嚯嚯成这样了?连话都不会说了?我看看是不是脑袋让老师给打坏了。”
胡亮伸出脏兮兮的大手就要摸她的头。
蒋小梅瞪了他一眼,一巴掌拍开:
“你滚一边去!弄我头发上了!”
胡亮哈哈一笑扭头对着众人道:
“这才对嘞!”
院子里又是一阵哄笑。
沈月娥拿着熬好的绿豆汤,走了出来招呼着:
“大伙先别干了,过来喝点绿豆汤。”
几个泥瓦匠师傅放下工具,带头走过来,笑着接过碗,大口牛饮了起来。
要说给谁家干活最舒服,那肯定就是现在这家了。
每天不仅有免费的绿豆汤,还时不时能吃上水果。
顿顿饭都有大馒头管饱,肉菜隔三差五的也有。
来这里干活,比下馆子都舒服。
这种待遇让几个师傅,恨不得一辈子给这家打工。
村里人早就习惯了老蒋家的豪横,早就见怪不怪。
看到姑娘回来,沈月娥拿了一碗端过来:
“咋回来了?学校念书念的咋样?没惹祸吧?”
蒋小梅端着碗猛猛灌了一口,抬起手背擦了擦嘴:
“这不是放国庆假了嘛,我就回来看看。我们老师还夸我聪明呢。”
沈月娥自动忽略了后半句:
“没惹祸就行,一会儿吃完饭去帮着提水,别让人家来帮忙的累着知道没?”
蒋小梅一脸郁闷的看着手里的空碗,忽然觉得这次回家,回的索然无味!
前有校长给的习题,后有老妈赏赐的提水工作!
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不回来!
为啥哥哥和嫂子回来,就是好吃好喝,这不让干,那不让做的。
到了自己这里就变味儿了呢?
难道是回来的早了?
“想啥呢?听见没?”
“听见啦听见啦!”
蒋小梅抓着空碗,不耐烦的往屋里走。
“你干啥去?”
“我没喝够,再喝一碗!”
.......
同一时间,身为一家之主的蒋存柱正在村里和一众高层开会。
今天开会的人比较多,除了两个队长和村支书以外,还有像胡老爹这样的社员代表。
“今天咱们就说说,这个分地的事情。上头决定让咱们河湾村先搞起来。今年就先做这个准备工作!把该划分的划分,该做的都做。
等明年开春,咱们村就按照划分好的标准,去干!
今天把大家叫到一起,开这个会,就是想让大家一起说说,商量商量,这个地具体要咋分。
昨个,公社徐主任来找俺说了一下。现在是这么个情况!”
曹兴旺说着从胸口的衣兜里掏出一张纸条:
“俺给大家念念啊,分地是有俩种,一种是包产到户,就是直接把地按照每家每户分,你们自己种自己的。还有就是包干到组。就是几个社员,几家分一块地,一起干。
你们是想要哪种?大家举个手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