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从红海行动开始做大做强 > 第386章 联邦政府倒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然而,令联邦政府始料不及的是。

当他们的先头部队踏入得克萨斯州与加利福尼亚州边境的那一刻,便陷入了绝境。

在有着强大的情报能力支持之下,先头部队竟然遭到数倍于己的起义军包围。

由于对方配备的武器装备,远比联邦部队的更为先进。

因此当战斗刚打响。

先头部队的通讯系统便全面瘫痪,与前沿指挥部、友军部队的联系彻底中断。

与此同时,起义军通过远程炮火以及空军对其辎重补给发动精准打击。

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箭炮、火炮等重型装备在打击中损毁严重。

如此一来,联邦先头部队面对两州装甲部队的攻势,几乎丧失了反抗能力。

仅仅只是半日的功夫。

所有踏入两州境内的先头部队便被起义军全歼。

据战后统计。

联邦政府部队所派遣先头部队总计8万余人,其中得州起义军毙敌5万余人、抓获俘虏1000余人。

加州起义军毙敌3万余人,抓获俘虏3000余人。

起义军方仅有200余人牺牲,800余人受伤。

除此之外,两州起义军还摧毁了m1A1主战坦克87辆、m1A2主战坦克42辆、m2 布莱德利步兵战车182辆等一系列重武器装备以及各式补给。

如此壮举简直给联邦政府造成了极其沉重的打击,可以说是给了它一记重击。

要知道,自从与北亚罗斯联邦的那场激烈战争之后,米利坚的装甲部队已经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实力大减。

原本,这些宝贵的重装备是为了应对外部威胁而保留的,联邦政府根本不舍得将它们用于内战。

然而,事与愿违,现在的情况却变得如此糟糕。

不仅没有取得任何实际的战果,反而白白损失了八万多人和如此众多的重装备。

这简直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让联邦政府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局面。

可以想象,当联邦政府得知这场战争的实际情况时,他们的心情会有多么懊悔和沮丧。

肠子都要悔青了,恐怕也难以形容他们此刻的感受。

不出所料,当8万人的先头部队被起义军围歼的消息从得克萨斯州与加利福尼亚州传出并得到证实后,整个米利坚陷入震惊。

各州州长与民众都难以置信,出动20万兵力的联邦政府,竟败给人数不足其一半的起义军。

这样悬殊的战果简直令人咋舌。

消息传开,联邦政府颜面尽失。

此前宣称一周内收复得州与加州的豪言,此刻成了笑柄。

作为主要决策者的斯考特,更沦为众人嘲讽的对象。

曾经的信誓旦旦,如今只剩难堪的回响,他的自信在惨败中碎成一地。

面对舆论重压,斯考特将战败责任一股脑推给国防部长杰克逊。

此前,杰克逊曾向他拍胸脯保证联邦军队能掌控局势,如今承诺落空,成了一纸空言。

盛怒之下,斯考特将怒火全撒在杰克逊身上。

杰克逊被骂得狼狈不堪,还遭到斯考特威胁。

若他不能用剩余12万部队收复两州,就直接卷铺盖走人,并且他还要上军事法庭。

面对斯考特的强硬威胁,杰克逊无奈之下只能应承下来。

然而,当他发现麾下可调用的重装备近乎损耗殆尽时,才意识到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向侥幸突围的士兵询问后得知,起义军不仅拥有成建制的装甲部队,其坦克、装甲车数量远超己方。

还配备了大量的武装直升机、战斗机和火炮。

更糟糕的是,起义军在兵力上也占据着数倍的压倒性优势。

倘若真的派遣这12万联邦政府部队再度发起进攻,很可能重蹈覆辙,落得有去无回的悲惨下场。

一旦这12万人的部队被歼灭,自己必定性命难保。

杰克逊思前想后,最终做出了抉择。

虽说他担任国防部长不过一两年光景,却也没少从中捞取钱财

如今,这些不义之财已足够他和家人一生衣食无忧。

况且,当下无论如何选择,结局都不会乐观。

权衡之下,杰克逊决定抛下这烫手山芋,带上家人秘密出境,从此隐姓埋名,过上平静的生活。

杰克逊携款带着家人潜逃出境数日后,消息才传到斯考特耳中。

堂堂国防部长临阵脱逃,斯考特可谓是怒不可遏。

要知道这种行为必将严重打击联邦政府部队的士气。

为防止事态恶化,他紧急下令封锁消息。

没了杰克逊,斯考特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其他将领身上,试图扭转困局。

然而,这些将领大多只会说空话。接掌指挥权前,他们个个信誓旦旦,保证能迅速结束战斗。

可一旦开战,战局急转直下,部队屡战屡败。

短短几轮交锋,12万联邦军便折损殆尽,反观起义军,伤亡与损失都极小。

随着近20万部队在得州与加州全军覆没,联邦政府屡战屡败,威严扫地。

面对反战浪潮,以斯考特为首的民主党不仅未平息矛盾,反而采取高压政策,对上街示威的民众实施铁腕镇压,行事作风与独裁者无异。

这一举措激起民众的强烈愤慨,米利坚多地接连爆发大规模暴动。

大规模暴动如野火燎原般蔓延,从东海岸到西海岸,城市陷入混乱。

愤怒的民众筑起路障,焚烧警车,与全副武装的警察在街头对峙,枪声与呐喊声响彻夜空。

原本繁华的商业区被洗劫一空,玻璃碎片和燃烧的杂物铺满街道,空气中弥漫着浓烟与硝烟。

国会大厦前,抗议者潮水般涌入,高喊着“下台”“还我自由”的口号。

斯考特面对失控的局势,非但没有反思,反而进一步调派国民警卫队进行镇压,甚至动用催泪瓦斯和橡皮子弹,这让矛盾进一步激化。

一些民众开始自发组建武装团体,以暴制暴,局势逐渐脱离政府的掌控。

与此同时,得州与加州的起义军抓住这一机会,迅速扩充势力。

他们高举“反抗暴政”的旗帜,打着“重现民主自由”的口号正式向联邦政府宣战。

起义军的领袖弗兰克在公开讲话中痛斥联邦政府的暴行,号召全米利坚人民团结起来,推翻斯考特的独裁统治。

局势如脱缰野马,越来越多民众响应号召,投身反抗阵营。

起义军顺势打破固守态势,主动出击。

他们攻势凌厉,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占多个由民主党成员掌控的州份,版图迅速扩张。

这般迅猛势头,让原本处于观望状态的共和党成员内心泛起波澜。

他们密切关注局势走向,权衡利弊,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共和党内部迅速召开紧急闭门会议,在烟雾缭绕的会议室里,大佬们激烈争论。

部分强硬派主张立即与起义军联络,结成同盟共同对抗民主党,温和派则担忧此举风险过大,主张先静观其变,等待更有利的时机。

但起义军的节节胜利不断冲击着他们的心理防线,最终,党内达成共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入局。

共和党率先在中部农业大州艾奥瓦州发难。

当地共和党议员煽动民众对联邦政府物价飞涨、治安混乱的不满情绪,大批民众走上街头,与驻守当地的联邦军队发生冲突。

共和党暗中支持的民间武装趁乱夺取军火库,控制州政府大楼,宣布脱离联邦政府管辖。

这一举动如多米诺骨牌般引发连锁反应。

堪萨斯州、内布拉斯加州等州的共和党势力纷纷效仿,在各自州内制造混乱,切断与联邦政府的经济、军事联系。

原本被联邦政府视为“后院”的中西部地区,瞬间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

斯考特面对腹背受敌的困境,暴跳如雷却又无计可施。

他紧急召集内阁商议对策,会议室里争吵声此起彼伏。

有人提议集中残余兵力先镇压共和党叛乱,有人主张全力围剿起义军,意见始终无法统一。

而此时,联邦政府的财政也亮起红灯,战争的巨额消耗让国库空虚,国债飙升,连军队的军饷发放都成了难题。

起义军则抓住这一绝佳时机,兵分多路,一路北上直逼华盛顿特区,另一路西进与共和党控制区连成一片。

所到之处,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不少联邦士兵也被起义军的理念感召,临阵倒戈。

曾经强大的联邦政府,在内外夹击下摇摇欲坠,整个米利坚大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变时刻。

当起义军的先头部队距离华盛顿特区仅剩百余公里时,整个城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

国会大厦内,议员们如热锅上的蚂蚁,连夜召开紧急会议,有人主张与起义军和谈,有人提议启用核威慑力量进行恐吓,激烈的争吵声几乎掀翻屋顶。

斯考特躲在白宫地下掩体中,脸色阴沉地盯着军事地图,手指不停颤抖。

他怎么也想不到,曾经一手掌控的庞大帝国,竟会在短短数月间濒临崩溃。

与此同时,共和党势力与起义军在科罗拉多州达成秘密协议。

双方划分势力范围,承诺共同推翻民主党政权,并约定在战后组建联合政府。

而弗兰克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打算先稳住共和党。

反正只要等自己攻陷华盛顿,在收拾共和党也不迟。

这一消息传出后,联邦政府内部军心彻底涣散。

驻守弗吉尼亚州的第五集团军率先倒戈,扣押了指挥官后宣布加入起义军阵营。

随后,东海岸的多个军事基地纷纷效仿,大批坦克、战机调转枪口,直指华盛顿。

斯考特为首的政权在内外冲击下摇摇欲坠。他眼见局势失控,慌忙抛出橄榄枝寻求和谈,试图为自己与民主党谋得一线生机。

然而,起义军自始至终态度坚决,早在行动之初便公开表明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和平谈判。

面对斯考特的求和,起义军发言人言辞犀利,直接严词拒绝,重申必须彻底推翻腐败专制的旧政权,不给旧势力任何喘息机会 。

这无情的回应,让斯考特最后的幻想彻底破灭,也加速了旧政府的覆灭进程。

被拒后的斯考特陷入绝望,他在白宫地下掩体里疯狂摔砸文件,玻璃碎裂声与怒吼声响彻走廊。

但残酷的现实容不得他沉溺于愤怒,前线急报如雪片般飞来。

起义军已突破马里兰州防线,距离华盛顿仅剩50公里,共和党控制的民兵武装也从西部逼近,形成合围之势。

联邦军队内部彻底分崩离析,士兵们拒绝执行镇压命令,甚至自发组织起来保护平民。

后勤补给线完全中断,弹药、燃油储备见底,连总统卫队都出现逃兵。

斯考特紧急调动的最后一支精锐部队,还未抵达战场便被起义军的无人机集群摧毁在高速公路上。

国际上,曾经的盟友纷纷与联邦政府划清界限。

五角大楼接连收到多国大使馆撤离的通知,金融市场彻底崩溃,美元贬值速度创下历史纪录。

街头的暴动者冲进美联储大楼,焚烧成堆的美元纸币,火光映照出民众脸上的快意与疯狂。

起义军的装甲洪流抵达华盛顿市郊时,斯考特带着贴身幕僚和少量黄金,试图乘坐直升机逃往海外。

但机场早已被起义军的电磁干扰车瘫痪,当他狼狈地从直升机上跳下来,举着白旗准备投降时。

迎接他的却是一发冰冷的子弹。

至此,民主党政权彻底倒塌,米利坚也迎来了彻底重塑的时刻。

华盛顿沦陷的硝烟尚未散尽,共和党便迫不及待亮出那份条约,宣称要依据条款与起义军共享权力、划分势力范围。

在他们眼中,此前的合作是双方博弈的筹码,足以换来战后政治版图中的一席之地。

然而,起义军领袖弗兰克却在庆功会上当众撕碎条约。

他扫视惊愕的共和党代表,眼中满是不屑:“所谓条约不过是让你们冲锋陷阵的诱饵,蠢货!”

原来,自始至终,共和党都只是弗兰克棋盘上的棋子。

从煽动他们起事,到默许其占据部分州份,皆是为了加速瓦解联邦政府。

如今大局已定,弗兰克怎会允许他人分羹?

他大手一挥,示意武装人员将共和党代表驱逐。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激烈的争执与推搡声,一场新的权力博弈已然暗潮涌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