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暮雪孤翁悲离歌 > 第294章 向阳村里忧疾困,省医院中盼病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4章 向阳村里忧疾困,省医院中盼病痊

秀病牵心满院愁,孩童寄意盼亲酬。

何医探病温情绕,唯愿安康岁月悠。

在那个阳光明媚却又透着丝丝忧虑的向阳村里,有一座普通而温馨的小院儿,那便是张山的家。走进院子,可以看到张山的父母正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两人脸上布满了愁云惨雾,仿佛被一片沉重的阴霾所笼罩。

自从儿媳李秀生病以来,这对老夫妻便整日忧心忡忡、食不知味。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李秀的病情,那颗心就像被一根无形的线紧紧牵扯着,随着李秀身体状况的每一丝变化而上下起伏。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窗户时,张山的父母总是迫不及待地起身,匆匆为家里的几个孙子孙女做饭,尽量照顾好孩子们。

白天的时候,老两口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张山的父亲去田地里劳动,母亲则留在家里给孩子们做饭、洗衣裳……尽管这些事情繁琐又劳累,但他们从未有过丝毫怨言。

到了晚上,当夜幕降临,万籁俱寂之时,张山的父母也难以入眠。他们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心里默默祈祷着上天能够保佑李秀早日康复,让这个家庭重新恢复往日的欢声笑语。

这天,张山父亲坐在门槛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那缭绕的烟雾仿佛他心头化不开的忧虑。他望着远处的山峦,喃喃自语:“秀儿这孩子命苦啊,咋就摊上这么个病……”张山母亲则在屋里屋外忙碌个不停,一会儿收拾着李秀曾经住过的房间,把床铺整理得平平整整,仿佛这样就能给李秀带来一丝慰藉;一会儿又走到院子里,对着老天默默祈祷:“老天爷啊,你开开眼,让秀儿快点好起来吧,这一家人可不能没有她啊……”

村里的乡亲们也时常前来安慰张山父母。老村长妻子提着一篮子自家鸡下的鸡蛋,走进院子,拉着张山母亲的手说:“他婶儿,别太着急,秀儿这孩子心地善良,肯定能挺过去的。这些鸡蛋给她补补身子。”工匠老李也来了,语重心长地说:“是啊,咱们都盼着秀儿能好起来。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还有……

张山父母感激地看着乡亲们,眼眶泛红。张山父亲站起身,声音有些沙哑地说:“谢谢大伙了,秀儿能有这么多好心人惦记,是她的福气。”

在那个暮霭渐沉的傍晚,张悦领着福宝、禄宝和暖晴,步伐略显沉重地迈进家门。放学的疲惫如一层薄纱,笼在孩子们的脸上,可一想到在省城医院饱受病痛折磨的妈妈李秀,他们的眼神中便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深深的担忧与思念。这时,阳宝也从屋子里静静地走了出来,默默地看着哥哥姐姐们,虽未开口,可那紧锁的眉头和忧虑的眼神,却也诉说着他内心的牵挂。

张悦的父母看着孩子们这般模样,心中满是心疼。张悦母亲轻轻蹲下身子,温柔地摸了摸暖晴的头,强颜欢笑道:“孩子们,别担心啦,你们妈妈的病很快就能治好,马上就能回家啦。”话虽如此,可她心里却五味杂陈,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她微微转过身,那抑制不住的泪水瞬间模糊了双眼。生活的重压与对儿媳的担忧,让这位母亲的内心满是苦涩。

稍作调整后,张悦母亲抬起头,目光落在张悦身上,说道:“悦悦啊,你李秀嫂子在省城医院受苦呢,都好些日子了,一直没个确切消息。你去看看她,顺便给他们带些吃喝用的东西。”

张悦懂事地点点头,轻声说道:“妈,我知道了。今天天色有点晚了,明早我就动身。”语毕,她转身走进屋里,开始有条不紊地收拾东西。她翻出家中平日里舍不得吃的点心,那每一块点心都承载着一家人对生活的珍视。又仔细地拿了几瓶热水,确保水温能在途中保持温暖。还精心挑选了一些干净的衣物,叠得整整齐齐。

福宝、禄宝和暖晴见状,纷纷围了过来,稚嫩的声音中满是对妈妈的牵挂:“姑姑,我们也想给妈妈带点东西。”福宝说着,便匆匆跑回自己房间,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亲手折的千纸鹤,递到张悦面前,眼中满是期待:“姑姑,把这个带给妈妈,希望她能快点好起来。”禄宝也不甘示弱,迅速从书包里掏出自己画的一幅画,上面画着一家人开心地在一起的场景,画面色彩斑斓,充满了对团聚的渴望:“姑姑,这个也带上,妈妈看到肯定会高兴的。”暖晴则奶声奶气地说:“我也要给妈妈带好吃的。”说着,从兜里掏出一颗舍不得吃的糖果,紧紧攥在手里,仿佛那是世上最珍贵的宝物。

张悦看着孩子们懂事的模样,心中满是感动,眼眶不禁微微泛红。她小心翼翼地把孩子们准备的东西放进包里,仿佛这些不仅仅是礼物,更是孩子们对妈妈深深的爱。张悦母亲则在一旁准备了一些自家腌制的小菜,装进一个罐子里,递给张悦,眼中满是关切地叮嘱道:“悦悦,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到了医院,跟你哥还有你嫂子说,让他们别操心家里,照顾好自己。”

张悦接过罐子,认真地应道:“嗯,妈,我知道了。”

第二天黎明,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整个世界还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张悦轻手轻脚地起了床,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生怕惊扰到还在沉睡中的家人。她简单洗漱后,便如同一只怀揣着使命的飞鸟,一路小跑来到镇上的车站。此刻的小镇,街道上空荡荡的,唯有她匆匆的脚步声在石板路上回响,仿佛是在寂静中奏响的希望之曲。

到了车站,清晨的微风带着丝丝凉意,轻拂着张悦的脸庞,却拂不去她内心的焦急。她在略显清冷的晨风中,不停地张望着,终于,那辆通往省城的班车缓缓驶来,像是承载着希望的方舟。她赶忙登上车,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目光紧紧盯着窗外不断后退的风景,心中默默祈祷着李秀嫂子能快点好起来。车窗外,田野里的庄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为李秀嫂子默默祈福。

到了省城医院,张悦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医院大楼。医院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消毒水味,与外面清新的空气形成鲜明对比。人来人往,喧嚣嘈杂,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让她本就焦急的心愈发慌乱。

她焦急地走向护士站,微微喘着气,礼貌而急切地询问:“护士姐姐,请问李秀的病房在哪里?”护士微笑着,眼神中透着关切,耐心地告知了她病房的位置。

张悦匆匆奔向病房,心中的担忧愈发浓烈。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自己的心跳上,随着距离病房越来越近,她的心跳也愈发急促。当她轻轻推开病房门,看到躺在病床上的李秀嫂子时,她的眼眶一下子红了。

李秀静静地躺在那里,脸色苍白如纸,毫无血色,干裂起皮的嘴唇仿若深秋飘零的花瓣,脆弱而无助。她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那些管子连接着一旁闪烁着指示灯的医疗设备,设备发出有节奏的滴答声,仿佛在诉说着生命此刻的脆弱与顽强。

张山和李秀母亲看到张悦来了,原本疲惫不堪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张山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疲惫,浓重的黑眼圈仿佛是他日夜守护的勋章,头发也凌乱地散着,不难想象这些日子在医院照顾李秀是多么辛苦。李秀母亲则静静地坐在床边,眼神中满是心疼与担忧,她脸上的皱纹仿佛更深了,岁月的沧桑在这一刻尽显无遗,此刻更显憔悴。

张悦走到李秀嫂子床边,眼眶泛红,声音微微颤抖地说:“嫂子,我来看你了,这是福宝、禄宝、暖晴让我带给你的。”说着,她小心翼翼地将千纸鹤、画和糖果一一拿出来,摆在李秀眼前。

李秀微微睁开眼睛,那眼神中透着深深的虚弱与疲惫,仿佛是一盏即将熄灭的油灯。但当看到这些充满爱意的礼物时,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像是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希望,脸上露出虚弱的笑容,轻声说:“谢谢孩子们……”

张悦又把带来的点心、衣物和小菜递给张山和李秀母亲,说道:“婶子,哥,这是家里带的,你们也吃点,别累坏了身体。”

张山接过东西,感激地看着张悦,声音略带沙哑地说:“悦悦,辛苦你了,这么远跑过来。”张悦连忙摇摇头说:“哥,别这么说,嫂子生病,我也很担心,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在病房里,张悦陪着李秀说了一会儿话,给她讲家里的趣事,讲孩子们有多懂事。她绘声绘色地描述着福宝如何努力学习,为了能考出好成绩给妈妈惊喜,每天晚上都在灯下刻苦钻研;暖晴在学校画画比赛中凭借出色的表现得了奖,满心欢喜地说要等妈妈回来第一个告诉她,还说以后要画更多好看的画给妈妈;阳宝每天晚上都会搬着小板凳,坐在院子里对着星星许愿,奶声奶气地希望妈妈快点好起来,还说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李秀静静地听着,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那泪水顺着脸颊缓缓滑落,打湿了枕头。她感受到了家人浓浓的关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仿佛给她原本虚弱的身体注入了一股力量,也更加坚定了战胜病魔的决心。

不知不觉,天色渐晚,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病房里,给整个房间染上了一层温暖的橘色。这温暖的色调与病房内的紧张氛围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对比。张悦不得不离开医院。临走前,她再次叮嘱张山和李秀母亲要照顾好自己,然后带着对李秀嫂子早日康复的期盼,一步三回头地缓缓踏上了回家的路。每一步都带着不舍,每一次回头都饱含着对李秀嫂子尽快康复的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