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树一帮人正在推杯换盏,钟声响起都是一惊。
难道是有啥大事发生?
众人目光都落在杨光国身上,杨老弟开口询问:
“光国,你与大队长关系不错,
你知不知道,敲钟是有啥事?”
大家听到杨老弟的问话,差点笑喷。
杨光国很是无语:“那是我爹,神他娘的关系不错。
我天天与你们在一起,我知道个屁。”
杨光贵年纪最大,对各种钟声长短很是了解:
“只敲一遍,不是很急,不是啥大事。
要是有重要事件,大队长能把铜钟敲烂。”
杨光树端起酒碗:“
既然没啥大事,那我们吃饱喝足再去。”
这边哥几个热闹非凡,王春梅那边,也不遑多让。
王胜菊被一群好姐妹围着八卦:
“胜菊,你与韩三的事情成了?”
王胜菊羞涩的点点头!
得到确实,小姐妹们羡慕不已:
“哇,胜菊,那你不是城里人了?”
王胜菊屁股都要翘到天上去了,嘴上谦虚:
“大平公社而已,又不是县城。”
“好你个王胜菊,大平公社而已?
难道大平公社不好吗?
要啥有啥,想买什么东西,很是方便。
街道都是水泥路,出门鞋不沾泥巴……”
越说,小姐妹越羡慕,还有最主要的没说呢,不用再上工。
凭韩三的能力,王胜菊嫁过去,肯定是不用干活的。
越想,甚至不再是羡慕,开始嫉妒起来!
王胜菊开始还洋洋得意,后面怎么越听越酸。
这可不行呀,到时候小姐妹们嫉妒恨,孤立我怎么办?
可不能让我一个人吸引火力:
“大平公社你们又不是没去过?
有你们说的那么夸张吗?
春梅姐家大平公社还有一套小院呢!
你见春梅姐去住过吗?
是春梅姐住不起吗?
都不是,凭光树哥的能力,别说公社,县城,甚至省城,都能生存。
要是你们愿意,韩三一帮兄弟,年纪都还小,一个个的也才十七八岁。
到时候,我跟春梅姐给你们牵红线,让你们也去大平公社享福好不好?”
果然,扯出王春梅的时候,姐妹们就不再那么嫉妒恨。
等听到给她们介绍对象,开始对王胜菊感激涕零。
这胜菊,会做人。
自己嫁入大平公社,没有忘记姐妹们。
王胜菊一手将军,姐妹们想问又不好意思问。
心里也想嫁去大平公社,当着人多势众,可开不了口。
王春梅被拉出来做挡箭牌,也没与王胜菊计较。
公社,县城,王春梅都不稀罕,只想一直陪在杨光树身边。
干活而已,天天上工也不累。
有精神依靠,天天有使不完的劲。
酒足饭饱,杨光树一群人先去大队场坝。
王春梅一帮女人,收拾残局。
杨光树抱着滚滚就走,大熊猫夫妻,爱子如命,舍不得离去,一直生活在屋前屋后。
想走也走不了,白天不好跑,不敢跑,晚上跑不了。
一群猎犬,时时刻刻关注着它们一家三口。
杨光树把滚滚抱在怀里,有些嫌弃,太重:
“滚滚,自己会走不?
跟上我。”
杨光树把滚滚放到地上,小家伙,好像听懂了人话,小屁股一扭一扭的跟在杨光树身后。
杨光国几人,啧啧称奇,这么大的动物,也养得熟?
“光树哥,滚滚怎么这么听你的话?
你是怎么训练的,教教我们。
到时候我们也去山上抓一只大熊猫幼崽来养着玩。”
杨光树有些无语,你们饭都吃不饱,还有心思养宠物?
别养着养着,养到你们肚子里去了!
也不是没可能,想吃肉的时候,随便找个借口。
把大熊猫打一顿,说它不听话,直接宰了吃肉。
杨光树猜测,滚滚听话,有空间的功劳。
但这话,肯定不能对杨光国他们说。
随便找了个借口:“怎么训练?
不听话就打呗!
一天打它个七八顿,还不听话,小白它们再出手。
别说大熊猫,就是算特务、汉奸,也遭不住这么折磨。”
一帮人想想也是,大熊猫夫妻,现在身上都还伤势未愈。
大妹三姐妹,有样学样,抱着小白兔,在一群孩子的簇拥下,也向着大队场坝而去。
场坝,还是一如既往地热闹。
三五成群,摆着龙门阵。
杨光树一批人,来的不算晚。
除了王春梅一帮人还未到以外,好多人家都没来,估计正在吃晚饭。
现在杨光树,可是小平大队的风云人物,走到哪里,都有人打招呼:
“光树,这就是你家狗子抓的大熊猫?
这玩意儿,瞅着咋那么笨?
看它走路,摇一摇,扭一扭的,真怕它摔倒。”
既然有人说笨,杨光树随声附和:
“嗯,这大熊猫是长得比较笨。
要不然小白它们,也不可能抓到大熊猫一家三口。”
杨光树又怕这群二愣子,真的上山去抓大熊猫,又补充道:
“当然,大家也不要被它外表所迷惑。
这玩意儿,杀伤力很强。
三五个成年人,都不是它对手。
搞不好,都能与老虎有一战之力。”
杨光树多虑了,这群人怕死得很。
山上不止有大熊猫,还有老虎、野猪、豹子……
大家可不想去山上给野兽加餐。
见人到的差不多了,大队长敲了敲铜钟,示意大家安静:
“人到齐了吧?”
一群小孩子嘻嘻哈哈:“到齐了,队长爷爷!”
大队长也不管是谁在回答,有人回应就行:
“今天叫大家来,是有一件大喜事宣布。”
大喜事?
众人都在窃窃私语:
“啥喜事?
又要分粮食了?”
“有可能,毕竟入冬了嘛,总要分点粮过年吧!”
有人反驳:“你们在想啥呢?
怎么会二次分粮。
你是想把粮食种子都分了是不是?”
这年代,可都是自留种子。
都是本地大米,玉米,小麦……
有人半开玩笑半认真道:
“大队长,是不是见我家劳动力少,小孩子多,给我家分个十斤八斤粮食煮粥喝?”
大队长面对这种情况,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地理原因,山多地少。
不止小平大队,整个县城的各个大队,吃不饱,穿不暖的人,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