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尼玛!演过了啊。

学着皇帝与朝臣们的大义凛然!学着学着入戏了。

明明为自己卖东西、做买卖,自己赚钱自己花,偏偏打着拯救难民的旗号!结果竟被人当真了。

这下傻逼了……

理由,王九一时半会想不出;银子,反正也一分都不想出。

老子自己的货自己的钱!凭啥给你们合伙给分了?

一贯只有老子对别人敲诈勒索、拦路抢劫!他喵的,今天竟让别人骑头上了?

王九从慌乱中回神!

无怪他慌乱。一是这笔钱的数额太大;二是这反转实在太大:他最得意的大发横财,竟在为人作嫁!还是血本无归?三是太突然了。

慢条斯理喝口茶。

王九不急着回答洪承畴,这才请教一直缩在后面,跟班不像跟班,大官不像大官的两个东西。

三人这才从自称的魏某、杨某,无奈说出其身份。姓杨的是户科给事中,姓魏的吏科给事中……

来者不善啊!

给事中历代官职之一,秦始置,为加官。常侍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负责实际政务,为中、朝要职,多以名儒国亲充任。

明朝的给事中,则是负责监察六部和百官的官员。

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科设都给事中一人,左右给事中各一人,给事中若干人。

都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从七品。典型官小权大、嘴大!可谓斗鸡中的战斗鸡。

明给事中制度始于朱元璋,初衷是为了加强对六部…和百官的监督和控制!防止官员贪腐和滥权。

后来,给事中的权力范围超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侍从规谏:有对皇帝言行进行规谏的权责,可风闻奏事。

二、补阙拾遗:发现朝政的缺失并提出建议,可风闻奏事。

三、稽查六部百司之事:对六部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四、审核诏令章奏:审核皇帝诏令和大臣奏章,可指出与批评。

五、封驳:对不合理诏令和奏章进行封驳!可毫不留情退回。

看看人家的职责范围!你还敢当他是个从七品小官?

尼玛,风闻奏事是啥?是我听说大臣你想谋反!该杀;是我听说皇帝昨夜“操劳”过度!要节制。

稽查六部是啥?是各部尚书签发政令,得各科的给事中点头!他们若有几人认为不合适?重来。

封驳是啥?是皇帝与内阁、司礼监,一同商议起草的正经诏书!还得各科都给事中看是否合适。不合适?封起退回去重来!

难怪两个身穿便服的家伙,一直轻笑着低头喝茶,偶尔抬头的目光一闪中!眼神锐利如刀。

好在黎相君曾为王九科普过!否则,他这官场小白怕是真会被…两个东西特别自报的从七品骗了。

可不能让这两个东西!给找到自己的把柄。否则,他就算弄不死你,也要喷死你、烦死你……

王九殷勤陪着他们仨谈笑、闲聊着!似忘记了洪承畴的来意。

原本老神在在的洪承畴,跟原本一直竖着耳朵!在等王九反驳理由的两个给事中。

终于都不耐烦了。

杨、魏两人对视一眼,一同看向洪承畴!洪承畴无奈:“王将军…打算何时将银票交给我?”

“银票?啥银票?”

洪承畴耐心地而客气的…又将前因后果再说一遍。

王九伸手:“拿来!”

洪承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愣了好一会才问:“什么拿来?”

轮到王九一脸诧异!

“洪大人向我来索要那么多银票!竟忘带圣旨过来?”

洪承畴更懵圈!不管真蒙还是假蒙,反正十分疑惑:“圣旨?”

王九很诚恳:“对啊,洪大人!你自己都说了,我蒙皇上恩许处理此事!对吧?若无皇上旨意,我又怎敢将银票交给你?”

王九心中却在暗骂:他喵的算计老子!有本事就去问万历老儿要张圣旨?老子前脚给完钱给你,后脚就去跪宫讨东阳堡的账。

三人脸色大变!

小贼竟如此奸滑难缠?宫里那位连朝都懒得上!哪会掺和这种龌龊事?再怎么去吵去闹,哪怕吵到他死!也未必能下这道圣旨。

可那些豪商的钱……

三人开始你一言我一语,上下五千年地引经据典、大义凛然。

王九一脸谦恭。你们说的都对,可我是个忠臣!只认圣旨。

不欢而散!

王九仍谦恭送出。

回头就派亲卫,将所有银票都换成银子,或九边的银票。

可不能被南边黑了。

……

洪承畴出门不远,就拐进一间酒楼,侯恂袁崇焕赫然在座。

原来,他们仨因去皮岛一路坎坷,所以腊月十六都一齐赶回京城!本想着向大佬们献计献策,好早点搞死掉王九!报仇。

可画风突变!大佬们正选择同王九暂时和解。合着他们仨在大钦岛的委屈白受?奇耻大辱啊!

无奈!他们仨也翻不出大浪,这口气不忍也得忍。

昨夜,大家都来参加婚宴,他们也笑容灿烂的来了。

反正在皮岛,每人都得了两千两的好处!侯恂袁崇焕干脆大方,随一百两的礼!表示是熟人朋友。洪承畴马上要赴任皮岛,干脆更大方!以挚友自居,出手就是三百两!豪气。

就在席入尾声,心中不爽的三人正欲打道回府时。咦,还有如此好的节目?关键这节目……

三人心思活泛,立刻商量开来。这节目要得!为了妥当,又去问了下两个喝得高兴的大佬。

大佬也没太在意。只听三人讲天下大义,一定不能落于人后!东林不是一向都是君子吗?要得。

于是他们活动开。

三人激动啊!终于可以光明正大摆王九一道,那这个价格推得越高就越好!王九到时才越痛苦。

洪承畴更激动!

本来,他得以一个光杆司令!去上任皮岛巡抚。皮岛是啥地方?别人不清楚,他可心中有数啊。

现在好了!凭空出来十几万两银子。若带十几万上任?底气瞬间足多了!怎么着,也能收买部分人吧?怎么着,也能收点人心。

为保证稳妥!三人又连夜拜访了两个给事中的好友。

两人一听就懂,这事蛮好玩!要得。当即表示:倒要看嚣张跋扈的王九!会以啥理由贪赃枉法?

五人商量一致结果:王九根本没理由不退银子!而且这是京城,也由不得他胡来。

不过,若王九软语相求?倒可以给他留几万,算给他留点本钱。几万两都太多,反正这小贼!一向做的都是无本生意……

侯恂袁崇焕见三人一副气急败坏?心中发怵!这又怎么了?

弄清原委,雅间顿时骂声一片!世上竟有如此奸恶之徒?

他怎能算准没人理这事呢?王九这是笃定不会有圣旨啊!难道是与贪财怠政的那位…合伙做生意?

尤其是侯恂,他比谁都气急败坏、暴跳如雷!因为那几个南边豪商,昨夜认的人是他!也是受他唆使着,在拼命抬价啊。

这若是要不回银子?他侯恂难道是打算!从此卖身当狗吗……

此时,王九也一脸不爽!又在府邸中到处砸、到处拆。

之前在净手、暖炉、端茶递水的下人们早已听说了!也很快传遍全府:不能怪将军生气!昨夜好不容易赚几十万两。一早就有人打主意!竟然想要一锅给全端走?

好在将军不白给!

不白给的将军憋着无名业火!到处砸到处毁。好在如今的府中,早已雇了批价廉艺高的工匠,天天都在默默修缮着将军府。

府中真不能缺钱……

砸累了的王九,正对着一座假山出神:那下面有什么?偌大的将军府!地道进出口究竟在哪?

……

不容王九多想!

宫中没多久就又来人了。老太监这次很客气,先是代皇爷恭贺王九新婚大喜!接着话锋一转。

国事艰难!皇上躲在宫中节衣缩食,就为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闻听昨夜难民的物资大卖,皇爷由衷欣慰!难民有福了。

又听有人要将钱直接带去皮岛!将货款分发下去?皇爷不禁感慨:朝廷还是忠贞之士多,忧国忧民之士亦不在少数啊……

这话说得王九格外烦躁!万历老儿干啥都提不起劲,就两件事来劲:一是喜欢看下面斗法;二是闻着钱味儿?他保准就来了。

不能怂!

王九开始诉苦:昨夜,也就是借着宾客盈门、高朋满座,更借着皇爷的恩许,赚了个热闹。

其实,他王九冲锋陷阵还行,做生意却太嫩了!昨夜卖的货,那进价都上当了!贵得不得了,还欠着别人巨额的货款。

真没赚啥钱啊……

老太监很能侃!一侃就能侃到别人心窝子里去:

做生意确实难啊!

大明的商税税率不高,一般也就二十税一。

但是,有些地方政令不通。一批货从甲地到乙地,途经之处经常不认之前已收过税!还要继续二十睡一。这道道关卡相加起来,那别提会有多恐怖了。

比如从皮岛到京城,即使是走陆地最近的天津?那也能设上六七几道关卡!这加起来太多了。

尼玛!还大张口……

三四成好处?想多了!但已经没脸没皮找来了,那还得打发。

王九很穷!到处欠了账,随口一列就是一大堆,反正还不清。

但王九再穷,公公不能穷!一张千两银票先奉上。王九再穷,那也不能看着皇爷节衣缩食!硬是挤出张万两银票,托公公带回去。

这是王九的孝心!

太监走了,王九继续着“爽到起飞的苦大仇深”!到处砸到处拆。

可是!

下午画风突变!形势骤然紧张起来,因为大批的兵卒正开来,在围着昭勇将军府巡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