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琦瑶负责下饺子。

肖红负责剥葱。

陈泽作为大厨,先把八大碗蒸上锅,然后又拌了几碟凉菜。

其中八大碗是指大碗三黄鸡、大碗黄鱼、大碗肘子、大碗丸子、大碗米粉肉、大碗扣肉、大碗松肉和大碗排骨?。

老燕京传统的的八大碗基本就是这个,各个区的用料基本都一致。

当然,也有不同的,比如说受满族文化影响较深,满族聚居区,如房山等郊区。

其用料有雪菜炒小豆腐用雪菜和豆腐;卤虾豆腐蛋以虾、豆腐和鸡蛋为主;扒猪手用猪手;灼田鸡用田鸡;小鸡珍蘑粉包含鸡肉和珍蘑;年猪烩菜用猪肉和各种蔬菜;御府椿鱼以鱼为主料;阿玛尊肉通常选用猪肉 。

还有清真八大碗流行于牛街等回民聚居区。

粗八大碗,多在东城,西城,崇文,宣武等城八区,传统餐馆,红白喜宴时出现。

细八大碗,则是一些老字号或高档餐厅会有。

......

八大碗,起源于清朝,最初是满族八旗在打胜仗后,摆庆功宴赏赐手下将领的菜肴,在乾隆的时候,被列为满汉全席的下八珍。

后来经过改良进入寻常百姓家,形成了现在的版本。

“葱剥好了吗?”

“快啦!”

凉菜菜量不大,就他们三个人,他和肖红还刚在他妈家吃过。

“葱好啦!”

“行,先把饺子帮忙端过去吧,我把这俩菜拌好就过去!”

简单把葱切成丝,凉菜倒入盆里,像黄大厨一样,直接下手拌。

一个凉拌炸豆腐,一个凉拌腊肠,一个凉拌黄瓜,黄瓜是刚从空间里摘的,不但新鲜,而且清甜爽口!拍一下,淋上一点酱油醋,味道鲜美。

陈泽尝了尝,味道不错!

不得不说,用手拌的凉菜确实比较入味儿,额...手也比较入味儿!

“凉菜好啦!你们先尝尝,味道怎么样?我尝着豆腐有点老!”陈泽把凉菜端到茶几上,让两位夫人点评!

“谁说这豆腐老的?这豆腐可太棒了!”肖红夸赞道。

“是吗?我再尝尝!”陈泽又尝了一口,点头道:“嗯!确实不错!”

“琦瑶!你觉得怎么样?”

“我...还行吧!挺好吃的。”

“嗯,你们先吃,我看看碗里的肉蒸透没!”

陈泽又去厨房看锅,忙活了半天,终于把菜上齐了,满满当当一茶几,看着很有成就感,三人坐在一起,吃着饺子,挺有家的感觉。

“听说今晚不是要办什么联欢晚会?还请了很多名人,听说李谷一也会上!”

看着电视上的新闻栏目,肖红突然想起听楼下中戏上班的邻居提到的事情。

“是吗?这个我还真没听说!”陈泽装作不知!

“也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节目。”

“应该挺有意思的!”

“你怎么知道?你不是不知道吗?”

“我猜的!”陈泽神秘的说道!

陈泽是没听别人说,不过他倒是对1983年春晚挺熟悉的,多是在短视频上营销号上刷到的,在春晚名声烂大街,人人都要唾两口的时候。

1983年的春晚理论上来说是第一次春晚!

为什么说是理论上呢?

春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56年由新闻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纪录片《春节大联欢》,当时由多家官媒联合发起了一场联合工、农、商、学、兵、知识分子和曲艺界大家们欢聚一堂的文艺表演汇演。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台正式复播,为了鼓舞群众,电视台决定恢复春晚?。

1979年,广播电视总台在每年除夕之夜为了庆祝新年开办的综合性文艺晚会,由央妈录制、播出,不过,彼时还不叫春节联欢晚会,而是“茶座式”晚会,名为“迎新春文艺晚会”?。

总之一句话,在经过了数年演变之后,春晚的形式终于在1983年正式确定下来,并成为了一档全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欢快节目。

(仅限于2016年以前!)

饺子吃到一半,新闻结束,一段广告,1983年总台春节联欢晚会正式开始。

画面像是卡顿了一样!

看着总觉的有点的歪的“恭贺新春”四个大字,停了一会儿,才响起悠扬的春之歌。

往后历年一直沿用的《春节序曲》响起,顿时让陈泽觉得仿佛回到了前世无数个除夕夜。

熟悉的音乐,仿佛真的是春天来到,动画片里的小鸟叽叽喳喳,从一个枝头,跳到另一个发芽的枝头,虫鸣鸟叫,万物复苏!

“各位观众,在这欢乐的除夕,......电视台全体工作人员,祝您阖家幸福,万事如意,春节愉快......今天晚上,本台采用现场实况直播的方式,为您播放春节联欢晚会的文艺节目......”

“这个是赵忠祥吧?”王琦瑶说道。

“是吗?我还真没看出来?这么年轻?”陈泽惊讶道。

“年轻什么?应该也是四十多岁的人啦!”肖红说道。

肖红明显没get到陈泽所谓“年轻”的真实意思。

赵忠祥1978年,成为《新闻联播》第一个出镜播报的播音员,79年跟随邓公访美时采访卡特总统,是全国人民的老熟人。

1983年赵忠祥四十出头,看着确实年轻,长相敦实,很有亲和力,像是小朋友们课本上和蔼可亲的大伯伯。

虽然和后世相貌有些出入,一开始没认出,可随着那一口熟悉的老播音腔响起,很快便和《动物世界》中:“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动物们又到了交配的季节......”的魔性声音对上,让陈泽确定,眼前这人确实是赵忠祥。

“为了使您欣赏到喜欢的电视节目,我们在现场安装了四部电话,供首都的观众点播节目使用!”

“这四部电话号码是:......”

“......出席今天晚上的演员当中呢点播节目......设置了有奖猜谜......发信日期是阴历初一,也就是阳历的二月十三号,过期就无效了......”

主持人先介绍了节目的规则,现场点播,有奖猜谜......新颖的节目形式让电视机前的全国观众都感到十分稀奇。

介绍完规则是开场动画,几个小孩点燃一个大爆竹,爆竹飞上天爆炸,红色碎屑落于枝头,化作一朵朵粉色的桃花......

“这节目还怪有意思嘞!你说这电话真能打通?”

肖红和王琦瑶看着有趣的节目,盘里的饺子都忘记了吃。

“应该能吧,你们试试呗!反正家里有电话!”

1983年京城的私人电话还真不多,很多电话都是单位打过去的。

不过,即便如此,也无法抵挡观众们的热情!

有的人为了点自己喜欢的偶像,额...没错,这个偶像就是李谷一,大晚上蹬着自行车跑十几里路去单位!

据说点播室的四台点播电话也一直工作甚至冒黑烟,消防队都到了现场,可见观众们的热情多么高涨!

全是真爱粉!

‘把电话打到央妈?’这在后世是多牛逼的事情?陈泽还真想试试!

不过面对陈泽的起哄,肖红两人却先退缩了!

“还是别了吧,现在还不到点节目的时候,万一真打通了,让人骂一顿怎么办?”两人有些担忧,害怕真上电视出糗。

不得不说,这时候的观众素质还是很高的,捣乱的,或者说敢捣乱的确实不多!

只能说真心换真心吧,观众素质与演员素质成正相关!

“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

节目还在继续,介绍完规则,开始介绍在场嘉宾,主持人王景愚、刘晓庆、姜昆和马季都不是专业出身,你介绍我,我介绍你,搞得有点乱,但无伤大雅。

刘小庆红色上衣,黑色裙子,小短袜,清纯中又透露着小漂亮,在一群大老爷们中间最博人眼球,不少男同胞都盯在她身上看!

演播大厅只有600多平方米,观众和艺术家们围坐在一起,距离很近,互动频繁,现场氛围轻松融洽,更像是一场朋友间的聚会,充满了浓浓的年味,与后来较为规整、有距离感的春晚现场有所不同。

“是李谷一!”

“还真是!”

第一个节目是歌曲《拜年歌》,演员李谷一?,李谷一从观众后面走出,掐着兰花指在讲台下面边走边唱,唱了起来。

陈泽没看到有耳麦,觉得应该是提前录好的!

肖红和王琦瑶不管这些,李谷一在这个时代确确实实是超一线大明星,不管是京城的老板娘,还是沪上的大小姐,都是其粉丝,听着还不禁跟着哼唱起来,气氛确实欢悦!

看见两人这么和谐,陈泽也高兴!

......

一曲终罢!姜昆开始到台下介绍要登台的演员!

“首先介绍咱们李谷一同志......”李谷一一点不像参加节目,介绍到自己时,不停的哈哈哈笑,很是随和......

\"这是我们的舞蹈家赵青同志......\"

“......这是我们的小演员,尹宏伟,把左边的七颗们牙露出来给我们看看......”

姜昆的调侃让全场哄堂大笑!气氛更加活跃!

台下的不仅仅有演员,还有许多文化部的大领导,多大的领导呢?后世除了央妈新闻都见不到的!千度词条都搜不全!

陈泽有幸见过那位领导一次,还是机缘巧合!这才能认出来!

节目还在继续,中间镜头还怼到领导脸上好几次,领导深邃的眼眶,一看便有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不过现场气氛倒不是很紧张,大家嘻嘻哈哈!真的像是在参加联欢晚会一样!很是欢快,感觉就差一盘儿瓜子儿!只有主持人有些紧张!

第一个谜语“从上至下,广为团结”(打一字),谜语环节结束,点播开始。

第一个就是马季的相声《山村小景》,喊上台下的赵炎,没有任何准备,两人就开始了!

“......现在是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哎!)......各种庄稼是千姿百态......(真的?那高粱像什么?)......像运动员!像高大的运动员!高个子!二米多高!......”

相声的主题是夸赞改开后山村发展良好的景象!

“园林局徐京颇同志,他点播说,让你们说新相声再多说几段儿!”

“大伙欢不欢迎啊!”

台下掌声一片!

姜昆换了个位置,“那我就在这儿跟大家再说一段儿!”

第二个相声《小小雷锋》,点播的还是马季!相声节目幽默风趣,比后世的“语言类节目”有趣的多!

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这个马季在京城很有名吗?怎么人们都点他?”

王琦瑶好奇地问道,虽然看相声也开心的乐不可支,但她还是更想听李谷一现场献唱!

“有点儿名气!”

马季是侯宝林的徒弟,郭德刚的师傅侯耀文也是侯宝林的徒弟,按理说,马季是郭德刚的师伯,但事情不能这么论,因为马季和侯宝林有仇!

事情很简单,马季那几年给师傅戴帽,把师傅打了,得罪肯定是得罪了,至于到底打没打,马季儿子马东(就是那个主持人)说没打,到底打没打,只有他自己知道!

两人据说后来和解了,马季也提携过郭德刚!或者没有姜昆马季的提携德云色.......嗯......也说不定......

马季在京圈儿确实有不小名气,第七代相识扛把子!《英雄小八路》《找舅舅》《登山英雄赞》......跟郭德刚一样,是七八十年代相声新势力的领导者。

郭德刚是有名气,但要是让天京人民春晚让人点播节目,群众们会放着热巴娜扎Apt,和掏粪boY“左手右手慢动作”不点,去点大光头刚子的相声?还连点两次?这可能吗?

老色批和初中妹妹们第一个不同意!

让陈泽这个在京城生活了二十年的老燕京人也不得不怀疑,马季在京城能有这么大影响力?

猜测应该是事先怕没有人点,又或者前几个节目都是固定的,目的是为了让后面的嘉宾做好准备?

至于林园局那位同志,应该是个托!或者是恰巧万中无一点到马季的,于是节目组顺水推舟!

“咱们也打个试试!现在不是能点播了吗?”陈泽提议道。

“点什么?”

“点...点《乡恋》!”陈泽怂恿道。

“这是禁歌吧!能播吗?”

“能不能试试呗!”

三人围坐在电话旁,还有点激动,嘟嘟嘟......结果打了半天,电话一直都是忙音。

第三个节目已经开始,诗朗诵《每逢佳节倍思亲》,演员林丽芳,这个是特别安排的插入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