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熟练地拆卸着设备,嘴里还念叨着:“这玩意儿要是能修好,咱们的燃料问题就解决了大半。”

营地其他人也跟着附和,脸上洋溢着喜悦。

通过志鹏和薛涛等人的联系,他们用两个白焰炉换取了军舰上一位工程师的帮助,请他来营地帮忙改装船只。

这两个白焰炉是陶峥和小六他们出的。

众人便商议着自家不能白白占利,但也没有太过珍贵的物资能送。

便还是送一些熏鱼、岩茸果粉等物资,不让陶峥他们太吃亏。

虽然这都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东西,但是他们都知道,现在最缺的就是燃料。

如果能将船改装成太阳能电力驱动,以后就不用担心燃料问题了,长远来看,这笔买卖很划算。

志鹏牵头的这位工程师姓孟,是一个30岁出头的中年人,听说是军工大学毕业后直接入伍,这些年一直研究的就是太阳能方面的技术。

薛涛拿出来的那块金属板块,便是他带着团队鼓捣出来的。

志鹏和他有些交情,所以直接请的他。

营地的人对这位孟工程师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孟工程师也不摆架子,点点头,便在周江海的协助下,开始检查齐铭郁他们带回来的各种设备。

齐铭郁和陶峥他们在基地里其实想要寻找大件设备,但基地因为地震损毁得太严重了,大型设备基本上都没有保全,反而是藏在旮旯里的小型设备,还找到几件完好的。

孟工程师是专业的,不过一天时间,就将损坏的一些设备拼凑成了四套,完好无损的还有4套。

最后算下来,总共是八台设备。

第二天,便是对游船的设备进行改装。

花费了一天,两只游船便改装完成了。

只要是风和日丽的白天,船只便能用太阳能发的电能行驶。

还有五六个蓄电池,当做晚上行船的备用。

营地的人都很高兴。

陈芬便想到了周舒晚说的兑换游船的事情,晚上就来找她了,说自己小队要拿出物资兑换一只。

陶峥、小六他们商量了商量,倒是想看看能不能和军舰上联系,看能兑换一艘渔船不能。

军舰队伍经过这些年的积攒,有百余艘渔船。

志鹏管理的是其中的二十只。

渔船比游船肯定更适合捕鱼,体型也大,在海上出航更安全。

只是兑换价格一定非常昂贵。

果然,第二天,陶峥和桑子一起去问了问,本来军舰那边是不愿意的,但架不住陶峥拿出了几个白焰炉。

这种蕴含高科技的产品正是舰队急需的,所以军舰便用了一只体型中等的捕鱼船换了五个白焰炉。

郑知清他们倒是也想兑换渔船,但他们没有白焰炉,手里有的物资也普通。

因此便也和周舒晚说了,让她帮忙再兑换一只游船。

他们到时候可以将渔船上前后的位置都卸下几个,便也能腾出些空间。

周舒晚要的价格并不算高,但也不能太低。

不然动力船这么便宜,定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她便定价150斤熏鱼、50斤岩茸果、30斤海带,换一只动力游船。

陈芬和郑知清他们都咬牙兑换了。

周江海跟着孟工程师学会了改装,很快就将新兑换的三只船都给改成了太阳能发电。

虽然手里的囤货基本快没了,但却拥有了一只能用太阳能发电的船,可以去深海捕鱼,很快就又能攒起来!

至此,营地这边总共有四只游船和一只渔船。

五只船已经可以组成一个小捕鱼队,只自己的人出海捕鱼,收得的鱼获都是自己的。

陶峥和郑知清他们跟着其他捕鱼队去了很多海域捕鱼,知道哪一片鱼多,又没有鲨鱼等大型海鱼出没。

没几天,营地的空地上,便晒了满当当的熏鱼。

营地的人越来越有干劲!天天忙得厉害,但也都不觉得累。

新型太阳能发电板虽然可转化的电量不多,但非常方便携带。

他们出海捕鱼,路途遥远,中午不方便回来,便直接在海上做饭。

以前都是吃简单的干粮,再几口水便是一顿。

现在他们则是拿着新型发电板和一个插板,再加上一口锅。

在船上便能很快做一顿热腾腾的饭吃。

将刚捕获的鱼剖腹清洗干净,可以切片烧烤、煮汤,或者和一把青菜炒着吃。

庞奶奶最近和陈芬小队的几名女性一起琢磨岩茸果的新吃法。

岩茸果口感苦涩,他们便一直将岩茸果给泡在水里,泡上几天,那口苦涩的口感却好了很多,磨成粉后炒熟,吃在嘴里反而有一种后味的醇香。

他们干脆将岩茸果磨成的粉和已经种出来的蔬菜切成丁子,用水搅拌成糊糊,摊成饼,当成干粮让出海捕鱼的人带上。

等在海上做饭时,将岩茸果饼稍微加热,两面焦黄时,再抹上一点辣椒酱、甜面酱等,将生鱼片或者炒好的鱼片夹进去吗,再放入几片青菜,配着吃,味道最好。

周舒晚最喜欢这种吃法,能一口气吃上三个岩茸果饼夹鱼肉。

再复杂点的,便是将已经凝固成一整块的岩茸果饼切成小块,与鱼肉、青菜一起炒,来个一锅炖,最后盛一碗吃,也很满足!

因此,深觉这种小金属板的方便,周家便又花费了100条熏鱼、50斤的岩茸果粉,让薛涛帮忙换了3个金属板。

不知不觉,离他们住在海边,已经有四个多月的时间了。

初在海边居住的时候,周家人没一个习惯的。

晚上听着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睡觉,总是睡不安稳。白天在营地上干活,又觉得海风吹得人脸颊上疼。没几天,他们的颧骨上便会经常潮红,皮肤也晒黑了。

这些年,人们在外面生活极少,大多数都是躲在安全的基地里面或者地下生存,所以捂得都算是苍白了。

在海边晒上一个月,那皮肤就黑了一个度。

好在现在的气温一直保持在二十多度,早晚冷,中午热,人的体感温度还可以。

出海捕鱼,也不算太难熬。

不只周家,就是张嘉、郑知清他们,谁都没有想到几年后的自己竟然会成为一名靠海吃海的渔夫!

渔夫的辛苦也是实打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