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气长城。
佝偻老人走出茅屋,望向南边。
此时的城头之上,已经聚集了一大拨剑修。
茅屋外不远,城墙上坐着个青衣少女,手上拿着一只手帕,正在往嘴里塞着糕点。
阮秀这些时日,都没有扎那一头马尾辫,青丝垂落双肩,大眼朱唇,少了一丝稚嫩,多了不少清雅。
她在剑气长城,很不好惹。
生的貌美,资质极好,想要结交的年轻剑修自然也不少。
有礼数的,姑娘也好言相劝,想要纠缠的,下场都不太好。
听说昨日有个剑修登上城头,是上一代剑气长城,年轻人里面的领军人物。
刚过而立之年,就已经是一名玉璞境剑修,家族在城内也算是大户人家,剑术不低,背景极佳。
祖上皆战死城头,亦是根正苗红。
找上吃糕点的少女之后,被泼了冷水也不放弃,一天时间,找了阮秀八回。
仗着境界高,任由阮秀的术法乱砸,那人没脸没皮,就是不肯走。
还扬言要在这处城头修炼,为此还特意找了一趟老大剑仙,想要请缨镇守此处。
意思不言而喻。
老人没反对,点了点头,甚至还笑眯眯的说了一句,“谁要是能娶了那姑娘,祖坟都得冒青烟。”
还不止一座,是那种十八代祖先的坟头,一同冒青烟的那种。
男子大喜,也没去看老大剑仙那一脸玩味的神色,匆匆走了。
有了老大剑仙的点头,这回阮秀也不好赶他走了,那人言行举止,也是一本正经,离着少女百丈远,练剑修行。
然后当天阮秀提前离开了剑气长城,很快又马上返回,身后跟着个大剑仙陆芝。
然后那人还没解释一句,就被一剑砍落城头。
没多久,此人家族的一位长辈前来,原本想要兴师问罪,结果见了陆芝之后,道了句歉,灰溜溜走了。
以前的那个白袍刑官,不受待见,但现在的刑官陆芝,剑气长城是认的。
北边忽有飞剑至。
大剑仙陆芝,背剑登上城头,在她身后,还有数位年轻剑修。
一袭黑衣装扮的宁姚,背重剑的叠嶂,公子哥陈三秋,面庞黝黑的董画符,最后是胖子晏啄。
片刻后,又有一把流光飞剑落在此处城头。
加上姜芸,刑官一脉,所有人到齐。
这些年轻人,也是如今的剑气长城,真正的话事人。
虽说先前那位不知去向,但在这之前,刑官就已经征收了躲寒行宫,丹坊、剑房两处同样并入刑官一脉。
与倒悬山那边的往来交易,也是这群年轻人负责。
按理说那位战力通天的白袍刑官下落不明,隐官一脉萧愻,是可以再次‘东山再起’的。
只是自从那日城头议事之后,隐官就算是名存实亡了,大剑仙萧愻也毫无动作,甚至都没人再见过她。
南边突然传来一道巨响。
所有剑修举目望去。
黄沙席卷千丈之上,遮天蔽日,大地不止震动,甚至有些都开始出现了龟裂迹象。
这种响动,只有妖族攻城。
还不是一般的小战事。
剑气长城打了多年的仗,已经见怪不怪,对此还有不少的划分。
黄沙百丈,是规模最小的战事,估计领头的,只有仙人境妖族。
千丈,则是中等大战,起码都有一头王座坐镇妖族大军后方,这种战事,往往最低都会持续数个月,甚至数年。
像眼前的一幕,黄沙卷起高过城头,许多老剑修都没见过。
总共历经的九十四场大战,称得上大型战事的,根据记载,只有十一场。
或许今日之后,就成了第十二场。
刑官陆芝望着南边,皱了皱眉,仙人境的她,难以窥视数万里之外的光景。
身后的几个年轻剑修更加瞧不见一点,宁姚性子直,开口问道:“陆姐姐?”
陆芝摇了摇头,扭过头,目光看向不远的那个老人。
老大剑仙以心声回应,“老瞎子送了几座山过来。”
女子想了想,再次问道:“刑官大人所为?”
老人点点头,咂了咂嘴。
“那小子用腚眼子换的。”
回茅屋之前,老大剑仙忽然看了宁姚一眼。
姜芸仰起小脸,眼神熠熠。
成为剑修也有不少时日,学的还是剑气十八停,早就想杀几头妖族畜生了。
没寻到那人,无关紧要,像周姐姐说的,男人没什么好的,不如出剑杀妖。
胖子晏啄搓了搓手,一脸兴奋。
杀妖就是积攒战功,还会有一笔神仙钱进账,攒了好几年,就差那么一点,等凑够之后,就能购买一把品秩不低的好剑。
想到这个,胖子不禁在心里大骂北边城池,那群驻扎在剑气长城的浩然商人。
真他妈黑,一把接近半仙兵的长剑而已,就要老子近百枚谷雨钱。
晏家其实很有钱,但是晏啄没钱,因为他爹不给。
叠嶂背着大剑,视线死死盯着南边,一言不发。
陈三秋收敛玩世不恭的神色,折扇归拢,董画符甚至已经拔剑在手,杀气腾腾。
年轻人神色各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
那就是剑尖朝南。
城头之上,万名剑修,忽有剑气冲九霄。
只是没一会儿,又叫人大失所望。
南边的黄沙漫天,哪里是什么妖族大军。
分明是一尊尊高达千丈的金甲傀儡,驮着十几座大山,一路北上剑气长城。
得了老大剑仙消息的陆芝,以刑官身份开始下令,几个年轻人也纷纷取出各自携带的传讯飞剑,去往城头各处。
飞剑剑身纂刻有‘刑官’二字,品秩属于最好的那一批,是宁远当初搁倒悬山弄来的。
镇守各处城头的老剑修取下飞剑之后,只需牵引一缕自身剑意附着其上,就会得到刑官陆芝的一句留音。
就两字,收剑。
这种留音飞剑,隐秘性极强,若是接手之人非剑气长城本土修士,飞剑感应到外界气息,会即刻破碎。
虽然得了刑官的收剑之命,但一时半会儿,还是没人离开城头。
原因无他,大多数剑修,都没见过这种画面。
剑气长城所在的十几万里,除了黄沙,还是黄沙。
此处地界,上古年间也有青山绿水,只是万年大战,早他妈打没了。
这些人,都不曾去过倒悬山。
也不知道自家仅有的几本书上面,所描绘的青山是个什么样子,大江又是何种广阔。
说白了,困在此地,就是见识少。
这没什么丢人的,城头剑气很长,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神人肩扛大岳,大步前行,山峰棱角不可见,已经没入云海。
其中带头的一尊金甲神人之上,最为高耸的大岳山巅,神女山君迎风而立。
她忽然想起那位剑仙临别之际,曾经认真叮嘱过的一句话。
神女微微一笑,双手开始结印。
于是,万里云海退散,大岳现出真容。
十几万里城头,无数年轻剑修双眼睁大,望着那些青山绿水。
仙鹤齐鸣,霞光万道。
神华山腰,有道仙泉倾泻而下,大小灵鱼游曳而过。
前不久的云姑酒肆内,有个不知名老剑修一大早蹲在门口,终于喝上了一碗忘忧酒。
那老人借着酒劲,在黄粱玉壁上留了一行字。
还不曾去过倒悬山。
姜姑娘见了之后,心有所感,亲自取来笔墨纸砚,画了一幅倒悬山岳。
小姑娘书画一道,极为不俗,提笔一气呵成,亲手赠给那个老剑修。
老人收下之后,觉得带回家中多有不妥,剑气长城这边,没去过倒悬山的比比皆是。
可不能藏私,传出去了,少不了要被人问剑。
所以那幅画,最后挂在了酒肆内。
人人都没去过倒悬山,但是人人都见过倒悬山。
而今日之后,在大多数剑修看来,去不去倒悬山,见没见浩然天下,其实都没什么关系。
神华落地,剑气之外,犹有青山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