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道:“天脉者既受上天眷顾,同时又受上天的限制。所谓的限制,即为修行时只能吸取大道的能量,否则修为必定停滞不前。”
张世成问道:“什么是大道能量?”
胡云道:“天地能量即为大道能量。换句话说,她的修行过程中只能吸收空气中的能量进行修炼,一旦使用了灵石灵晶进行辅助修炼,他的修为必定会停滞不前。”
张世成疑惑地问道:“灵石灵晶拥有精纯的能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胡云道:“正是因为灵石灵晶的能量太精纯,所以又说明了这些能量太过于单一。天脉证道飞升时肉身能够保留下来,需要得到天地的认可,太单一了肯定是不行的。那么修行的过程中就需要吸收天地能量滋养自身,使用灵石灵晶的话,突然出现蓬勃而又精纯的能量会使身体机械性地误认为修为已经达到了巅峰状态,所以会瞬间回到初始阶段,然而积蓄的能量又不足以使自身的天赋品阶成长,最终的结果就是修为停滞不前。想来你张家不知其中原由,过往的天脉者的问题皆是有可能出在此处。”
张世成道:“既不使用灵石灵晶,又从何说起需要海量的资源支持?”
胡云道:“提升修为时吸收天地能量进行修炼,修为恢复时使用灵石能晶进行回复,二者之间并不矛盾。尤其是到了高阶修为的时候,想要快速地恢复过来没有海量的资源支持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张世成道:“如烟既已使用了灵石灵晶,先生以何解法?”
胡云道:“聚灵阵。以她如今之修为尚浅,还有挽回的余地,我们可用双重或多重聚灵阵,一使她周遭之地方圆数十、百、千里之地的灵气聚拢,二则铭纹刻阵其身,可以加快吸收天地能量。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张世成道:“既如此,便请先生施救!”
胡云摇头道:“世间元素、属性皆分出于阴阳、五行,故而聚灵之阵应有阴阳之力或者五行之力,至少铭刻于其身之阵法需要这两种。然而阴阳同现世间难为,所以退而求其次选五行之力聚天地能量供其吸收者为最佳。五行者又需要水木火金土五位高阶阵法师同时施为才可,因此目前实在难办,以我历练至中州的速度来算,最快也需要等到两三年之后了。”
那个老头曾说过,世间的阴阳之力有缺失,所以胡云不敢保证到时候有没有用,因此只能从五行的角度出发,来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他也不能告诉人家,自己现在只有火的能力,还需要时间才能集齐水木金土,所以只有以历练为借口暂时把人拖延住。
张世成:“……”
还要再等两三年才可以吗?
张世成一听就有些傻眼了,怎么看都像是中了别人的圈套,连同自己一起卖了!
正在此时,戒灵的声音传来:“你真是走了狗屎运,随随便便都能遇上一位天脉者。”
胡云有些臭屁地回道:“瞧大人说的,好歹我也是道体,集天地气运于一身,遇上天脉者很奇怪吗?”
戒灵道:“那当然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脉比道体更加稀有。”
胡云道:“哦?”
戒灵道:“道体虽然稀有,但是每隔十万年还会出现,但是张氏传承已灭,世间能有天脉诞生实属不易。”
胡云道:“这一点,我和戒灵大人的想法是一致的。所以,我打算全力培养她,让她与圣念西和夜曦等人再组建一个小队,等她成长起来后再用她的精血为众人炼制天脉丹。”
戒灵道:“如果这就是你的打算,那还真是有点可惜了!”
胡云道:“大人怎么说?”
戒灵道:“什么时候天脉者都已经沦为血奴了?要是让张氏的先人泉下有知,那还不得从地下爬出来找你算账?”
胡云道:“道理我怎么不懂,可是老师的传承里,天脉者只有证道飞升之后战力才会有质的飞跃,她对我来说也就那身血液珍贵!”
戒灵道:“火云真是这么说的?”
胡云道:“他的传承里是这么记录的,怎么了?”
戒灵道:“狗屁不通?以他未有证道飞升的认知,还能比得上曾经身为仙神的老夫的见识?他的传承里都是怎么记录的?”
胡云将老师火云的传承中关于天脉的信息一五一十地讲给戒灵大人听。
戒灵道:“误人子弟,误人子弟!”
胡云道:“大人怎么说?”
戒灵道:“没有经历诸神大战,无法证道飞升,自然就没有了解和见识,仅凭收集到的零星碎片便能推断出天脉的大概,对于火云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
胡云道:“哦?”
戒灵道:“但是,火云的认知里,关于天脉的推断有几处十分明显的错误,而且错得十分明显!”
胡云:“……”
你老人家什么时候也开始整花活,玩绕口令了?
戒灵道:“首先,关于天赋的认识,我在这里要重申一次:万物有灵皆有天赋!灵体有天赋、凡体、废体也有。只不过以武而言,凡体、废体的天赋毫无意义,所以通常来讲天赋是指灵体的天赋。但是,这其中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凡体中的天脉,不但有天赋,而且它的天赋还很特别,不能等闲视之。其次,天脉者修行每阶只有一次机会重塑天赋品阶,在这个过程中一旦不小心使用了灵石灵晶进行辅助修行,会受到天道逞戒,修为即刻停滞,永不增长。最后,天脉等同于简化版本的道体,只不过凡体不受元素和属性之力,没有道体那么多变态的能力,但若能按照正确的方向培养,基战力同样妖艳无比得不可描述!”
老师火云与戒灵大人,身为两个不同的层次对于天脉的认知,使胡云明白了一个问题:老师们教授的知识并不是百分之一百的正确,因为站在不同的高度所教授的知识便有不同程度的学术偏差。
但是想要探寻其究,即使在错误的基础上也要刻苦努力,才能有不断拨乱反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