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战后,宇文化及所部也有不少人陆陆续续选择投降李密,例如陈智略、张童仁等人,且这些将领均带着自己的部下,算是补充了瓦岗军的实力。】

【但这一战,对于李密而言,却也并非什么大获全胜的乐观结局。】

【虽然此战打残了宇文化及所部,宇文化及再不可能对瓦岗军造成威胁,可这一战相当惨烈,血流漂橹,瓦岗军方面的损伤同样大,几可算是惨胜——瓦岗军“劲兵良马多战死”,且士卒疲惫不堪。】

【可以说,这一战还是相当程度上的损耗了瓦岗军的实力,元气大伤,力量下滑。】

【还有人认为,这一战还导致了李密直属部下的大量损耗,以至于李密派系不能彻底压制其他派系,最终发生了那一件瓦岗军四分五裂的事情。】

【不过,这个时候的李密,心里面还是喜悦居多的:他获胜了,很快就能去洛阳辅政,然后走一下禅位的流程,进行下一步了!】

“其实李密最开始的计划也不是不行,”一些读了些兵书、打算从军中起家的将门子弟尝试推演这一战的情况。

一个着蓝衣的青年道:“若是这个计划当真进行下去,待到骁果军粮草彻底消耗一空,说不得还能迫使他们归降李密,有了这些助力,瓦岗军内部也好,洛阳之事也罢,都不是不可处理。”

李密原本的打算,肯定不是拼到这么惨烈两败俱伤的地步,也不是单方面屠杀把骁果军全都杀掉,他必然是有想要招揽这些精锐士兵的打算。

说到底,这些士卒都是昔年隋朝还算是强盛之时,杨广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中的精锐,战斗力、日常训练、粮草供给一应都当是最好的,而这样好的条件之下,原本就颇为优秀的骁果军也比会更进一步。

这样的兵,哪一个统帅不想要?

以宇文化及那个蠢钝不堪的头脑,能这么一路走来而无人敢阻,不正是托了他手下的这些士卒的福?

要不然,江淮的杜伏威也好,路上的其他势力也罢,怎么可能放过宇文化及,让他一直走到了洛阳?

更不要说,在和李密的这一场大战之中,骁果军竟然还能拼到几乎是两败俱伤、让瓦岗军也大伤元气的地步——这可决不是什么宇文化及英明神武、指挥得当,李密的脑子再如何也比宇文化及的好上不知几倍。

说到底,这还是骁果军自身勇武、且颇有些战术策略的缘故。

这样好的兵……

“真真是可惜!”其他的几人同样极为惋惜,这种兵,每个朝廷恐怕都没有多少,即便有,也根本不是他们能够接触到的,即便他们家中也是有些军中底蕴。

这宇文化及,生生就把这样好的一支军队给败坏到了这等地步,实在是暴殄天物。

只要不在宇文化及手里,不管是到了李密手中,还是那李渊手中,亦或者是窦建德、杜伏威手中,都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打出更强的声名,建立更大的功业。

“所以你们觉得,这到底是谁给宇文化及告的密?”这事儿发生的太巧了,说不是瓦岗军中的高级将领故意放水,谁也不信。

其中一个青衣服的道:“按照这上面的内容,想必是根据各类史册记载来讲,而最可靠的史册莫过于官方史书,李密和瓦岗军的事情应当在唐朝所撰写的关于隋朝史册中。”

当然,唐朝的史册大约也会有李密的一席之地,但这就不是唐朝修的史了。

“至于说唐朝所修隋史,关于李密之事,总会有些知情人存世,瓦岗军即便事败,其将领也不至于全部身死,或许还有人在唐朝为官也未可知。”蓝衣青年接着道。

他话中的知情人,倒不是说对此事知晓的明明白白,而是对瓦岗军军中的情况颇为了解,能够从当时的情况中推断出究竟是谁做了这件事情的知情人。当然,若是有人真的对此心知肚明,都无需推测,那当然更好。

说到这里,几人对视一眼。

这上面说不得而知,可见是史册中并未记载;而既然应当有些瓦岗军旧人存世,却在修史中不曾提及真相,便只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这件事情的真相究竟为何,竟是无人知晓,得不出一个答案,因而无法在史册中言明;

一种,则是这件事情的真相确实有人清楚,但却不敢写于史册,因为昔年曾做了这件确实不够光彩之事的人,此时尚且活着,而且还身居高位,不好得罪。

究竟是哪一种呢?

几人心中也已经有了倾向。

不过总而言之,最有可能做这件事情的,还是翟让的旧部。一来,他们和李密关系不好,素来离心离德;二来,若是李密真的计划成功,招降了如此多的精兵强将,那日后他们这些本就关系不好、还受到忌惮的翟让旧部又该何去何从?

是以,他们确实有着充分的动机去做这件事情。

而若是后来的结果与“有人认为”的一样,真的导致李密本人的嫡系伤亡惨重,甚至影响到了瓦岗军内部的力量平衡的话,那他们就更有动机了。

这件事情,或许可以过后在“历代”中尝试询问一二,说不得有些新消息可以在匿名之下被人说出来。

“既然如此,那你们说,骁果军能真的被李密收服,听他指挥吗?”另一名青年道,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怀疑,显然并不怎么觉得这些骁果军果真能够完全为李密所用。

虽然李密可能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期望的,瓦岗军内部的翟让旧部也是这么认为的,但他还是对此抱有疑虑。

不为别的,就为了骁果军的出身和目标。

他们本就都出自关中,此时又一心想着回到家乡,而李密却还在洛阳打转,即便真的能回到关中也还需要打上不知道多少仗;而关中之地,也已经有人占据,这些骁果军的父老乡亲、家眷亲朋说不得已经归于了李渊统治,甚至还可能参与到了李渊的军中。

如果真的有朝一日,李密带军前往关中,这些人能卖命吗?

还是年长一些的蓝衣青年叹道:“这其实也是我的疑问。说实在的,我都觉得他们等不到李密进军关中,等日后李密与王世充对上,这些人说不定都不愿意真的出力,若是李密形势大好也便罢了,若李密有了败势,说不定这群人又能直接投了王世充也不一定。”

反正都不能让他们回到关中,也和他们没有任何情分,大家非亲非故,也非多年同袍,还没有什么多么理所当然的大义名分,这些人凭什么要效死力?

倘若真的想要回到关中,那倒不如保全性命,以待日后呢。

虽然这只是他的推测,但他总觉得,这些人说不得还真是这样的心态。

青衣青年无言一瞬,最终道:“按你这么说,那这里面得利最大的,岂不是那关中的李渊?”

李密和宇文化及在这边互相消耗一通,最后两败俱伤,宇文化及眼见着是完蛋了;李密虽然尚好,但还有瓦岗军内部隐患和外部洛阳之敌;

而不管李密和洛阳王世充杨侗谁胜谁败,都很可能继续接手这些归降的骁果军,说不定还依旧把这些人视作是精兵;

但是等到和关中的兵马对上的时候,这群人很可能就飞速倒戈,那李渊那边简直就是皆大欢喜!

提问的那个青年道:“若如此,那可真是时来天地皆同力了。”(注:这句话是唐朝罗隐诗作中的句子,但就用在这里了,这种bug还请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