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主公让先生出仕…前来教书育人呢?”杨素话锋一转,出言相问。
“什么?你…你在说一遍?”胡昭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
“呵呵,孔明先生,主公曾经下令,由他独自出资,修建了一所学校。这所学校是专门…为寒门弟子所开放的,学校不会收取任何的费用,只是为了专门的教书育人。”郭嘉接过话去,缓缓开口。
“学校?难道…就像私塾一样?”胡昭有些疑惑不解,出言相问。
“正是。”郭嘉点了点头,应道。
“哦,王钊竟然…如此有远见。要知道,当今天下,乃是世家大族的天下啊。”胡昭不经有些诧异。
“呵呵,主公一眼看出,人才的重要性。孔明先生,主公正是希望…你能出仕,来担任这个学校的校长。不知…你意下如何啊?”杨素深深的看着胡昭,不愁你不上钩。
“这个嚒…”胡昭陷入了沉思之中,沉默不语。
“孔明先生,您难道就不想…名流千古。您难道就不想像孔子一样…名传后世。孔子正是因为…开办了私塾,教导了三千弟子,让他有教无类的思想,一代又一代传播下去。造福后世更多的人。”郭嘉双眸微微眯起,顺便在添上一把火,出言诱.惑着胡昭。
“这个嘛…能否让我…考虑一下?”胡昭有些心动了,的确对于一个文人来说,最重要的,不外乎——名声!谁不想,让自己流传千古,声名远播。
郭嘉和杨素同时对视一眼,相视一笑。
“孔明先生,只要您能出仕。我可以向你保证,主公…绝对不会干涉你,学校完完全全由你…做主。”郭嘉说罢,便站起身来。
“时间不早了,我们还有些事情。就先行…告辞了!”杨素同时起身,施礼告退。
“慢走,不送!”胡昭摆了摆手,说到。
郭嘉和杨素也不多言,走出了胡昭的茅草屋。
“奉孝啊,今日…多亏了你啊。”杨素瞥了郭嘉一眼,缓缓开口。
“诶!这有什么,只要是人,他…都会有弱点。”郭嘉头也不回,笑着说到。
“走吧,我们也该回去,给主公复命了。”杨素正想去向王钊复命。
“不急,不急。现在…事情八字还没有一撇,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等待!”郭嘉摆了摆手,瞥了杨素一眼。
“这…好吧。一切就要看胡昭的心意了。”杨素想了想,思绪片刻,点头应道。
“我等…参见主公!”房玄龄.戏志才.张公瑾三位谋臣,走上前来,对着坐在石凳上的王钊行礼。
王钊摆了摆手,说到:“今日…我找你们来,就是为了商议。并州刺史的人选?”
房乔沉默片刻,过了一会,才缓缓开口:“主公,不知…您有何人选?”
王钊伸手笑骂道:“玄龄啊,你应该知道我的意思。此事…事关重大,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房乔瞥了戏志才一眼,出言相问道:“不知道,志才推荐何人?”
戏志才深深的看着房玄龄一眼,缓缓开口:“典农中郎将——赵普。”
“公瑾呢?你又推荐何人?”房玄龄继续问道。
张公瑾想了想,缓缓说出了一个名字:“征北将军长史——杨素。”
王钊突然间发话道:“玄龄啊,你也看到了。并州刚刚平定,正是…百废待兴之时,关于并州刺史的人选,我…希望你给出一个答案?”
房玄龄微微眯起双眸,陷入了沉思之中,不一会,缓缓开口,坚定的说到:“并州军团参军——姚崇。他….足可以当任并州刺史一职!”
“哦,理由呢?”王钊继续询问道。
“主公,并州…民风彪悍,多年来战乱不断,导致田地荒废。姚崇跟随天德前往并州,熟悉那里的风土人情,在加上…我军大胜匈奴,俘虏了数万匈奴民众,并州的外患基本是已经解除。依照元之的才干,必能治理好并州。不过……”房玄龄突然停顿下来,抬头望着王钊一眼。
“不过什么?直说便是。”王钊出言相问。
“不过…几年之中,并州…怕是交不起赋税了。所以我建议主公,要减免并州两年的赋税,这…就是在养民。正所谓,民强而国富。只有让民众富裕起来,他们才会对主公有归属感,他们才会认同主公。”房玄龄缓缓为王钊分析。
“我极为赞同房刺史的观点。乱世之中,只要自己先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够…稳中求胜。”张公瑾不由得点了点头,出言赞誉道。
“主公,如此一来…冀州的压力可就增大了!毕竟…三十万的军队,每天所需要的粮食,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戏志才开口提醒道。
“这个,我也知道。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玄龄所言是对的。”王钊皱了皱眉头。
“这样吧,传我令!任命…参军姚崇担任…并州刺史。即刻起,姚崇卸任参军一职。立刻…派遣哨骑,星夜疾驰,赶往晋阳。”王钊站起身来,当机立断的下达命令。
“诺~!主公圣明!”房玄龄.戏志才.张公瑾三人纷纷躬身行礼。
“传我令!免除并州…一年半的赋税。即日起,由并州刺史姚崇,展开屯田事宜,不得…有误!”王钊话还没有说完,继续说到。
“诺~!乔…这就去办。”房玄龄作揖施礼,随即转身离去。
“我等…告退!”戏志才和张公瑾两人纷纷行礼告退。
房玄龄三人刚刚离去,苏烈便一身戍装,腰悬长剑,快步走来:“大哥,不知…大哥唤我,有何要事?”
“主公,俺将苏都督,给带来了。”典无畏从苏烈的身后走出,抱拳说到。
“好!典无畏辛苦了。三弟啊,坐吧。”王钊伸手示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