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进主厅,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混着暖烘烘的沉水香,让祝筝有些喘不上气。

祖母端坐在高堂的太师椅上,摇着织金团花的扇子喝茶,听到动静,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祝筝规规矩矩地问安行礼。

祖母从鼻子里哼出点声息,算是应了。

“三丫头在诗会上到处找你。”祖母开口,嗓音透着养尊处优的慵散,“说吧,又闹出了什么乱子?”

那酒是祖母身边的亲信桂香嬷嬷亲自送的,想必也回禀过被谁喝了。

“回祖母,宴上贪饮几杯,让祖母挂心了。”祝筝没抬头,半真半假道,“喝醉之后,正难受着,桂嬷嬷过来带我去客房,筝儿知道是祖母特意嘱咐的,来之前还正和鸣翠说祖母对我们晚辈太体……”

话没说完,祝老夫人忽地把手搁在案几上,翡翠扳指磕在案面上,发出啪嗒一声。

“没功夫听你卖弄嘴皮子。”她语调不高不低,却一贯的压人。

“筝儿不敢。”祝筝仍是平静地答话,“筝儿知祖母苦心,不过是想替祝府分忧罢了。”

厅中一阵寂静,沉水香燃着青烟,闷沉地快要窒息了一般。

祝老夫人轻嗤,“你能分什么忧?”

“自然是如祖母所想,寻个良婿。”

祝老夫人从喉咙里“嗬”了一声,头也不抬地吹着茶叶,神情里的嘲弄毫不掩饰。

祝筝当然知道祖母向来把希望都寄托在三姐身上,毕竟也没有哪户好人家有胆子娶她这个“丧门星。”

“你娘家无人,又是这般性子,就算有命嫁了高门,犯了错还不是任人欺辱?”

没有劈头盖脸地直骂她异想天开,甚至还顺着她的话为她考虑,竟让祝筝破天荒地感出几分体恤来。

祝老夫人个头不高,总喜欢穿花团锦簇的衣裳,发髻梳的一丝不苟,簪满头的华贵珠翠,很少笑,也很少高声说话,举手投足都端的当家派头。

在她少时的印象中,只有对着祝隆时,那张脸上才会带点慈爱的笑意。

对上她时,永远是一副冷眼。

好些的时候,祖母一般对她视而不见,坏些的时候,即使什么都没做,也会突然被从房里拎出去跪祠堂。

小小的祝筝几乎在祠堂里跪完了整个童年,她经常仰头看着灵位上那些陌生的名字,偷偷为列祖列宗们编造做了鬼后的差事。

大了些时,她无意中听下人议论,四小姐比三小姐长得更肖似生母,姝丽的太过招摇。

或许也是因为这样,祖母看她时,那恨意几乎无处掩藏。

那时祝筝忽然想明白了,听话和软弱大约永远都换不来一句好言相待了。反正最后都是跪祠堂,还不如顶撞几句,最起码心里来的舒爽。

很快她把一张嘴皮子磨的爽利,诸如“离我远点,小心我克死了您”,“孙子又如何,还想再去金香楼收尸一趟?”“打死了我,您就是丧门星了”……张口就来。

常常把祖母气的捂着心口朝她砸东西。

如今祖母好手好脚地坐在这里喝茶,祝筝仔细瞧了一眼她红光满面的脸,比她记忆里要年轻不少。

或许是因为再见到亲人,即使是向来疏淡的祖母,她竟忽然有几分愧疚,也许上辈子祖母最后重病,和她整日气她也脱不了干系。

“这不是还有三姐和祖母吗,怎么算得上没有人呢。”祝筝把话尽量说的中听,“筝儿年轻气盛,不如祖母思忧如篦,近些日子才忽然懂了事,知道了操持家事的辛苦。”

祖母冷冷笑了一声,“原来生出来时带着脑袋呢。”

祝筝一噎,下意识想顶嘴,又冷静下来。

她今日来的目的,可不是和祖母一决高下,耍嘴皮子威风。

再无寒喧的心思,祝筝直入正题,“昨日醉的不深,到客房不久,正巧遇见一位公子过来,聊起来甚是有缘。”

“哦?遇见谁了?”

“镇国公府上的六公子,温泊秋。”

那杯吹来吹去根本没沾口的茶终于被放下,祝老夫人终于抬头,正眼看向了祝筝。

祝筝面不改色道,“祖母,筝儿也该相看夫婿了。”

祝老夫人细长的眼睛一眯,“你姐姐还没说亲,哪里轮得到你?

听祖母提起姐姐,祝筝定了定心神,她们姊妹是祝家最后的底牌,从小的作用只在招个不知在哪儿长着的女婿进祝府。

可惜祝府名声在外,连个上门说亲的也没有。随着年岁渐长,祖母在诗会上的举动,已然有了病急乱投医的意味。

今日祖母并没有上来就兴师问罪,怪祝筝坏了她的打算。想来今日冷静过后,即使成了,心中也有几分不甘。

祝筝要赌的就是这几分不甘。

“机会可只有两回。”她凌然一笑,“难道姐姐不值得搏个更好的吗?”

“胡说什么!”祝老夫人似是被戳中了痛处,将手里的扇子猛地掷过来,“小混账的,祝家还轮不到你来做安排。”

鸣翠在门口等的心焦的时候,终于看见自家小姐出来了。

她头一次看到小姐是带着笑出来的。

往常不是一脸怒气冲冲,就是咬着牙红着眼眶,倔着小脸不肯让眼泪掉下来。

鸣翠赶紧迎上来,“小姐在笑什么?”

祝筝随口道,“祖母康健无恙,做孙女的高兴呗。”

结合祝筝的一贯作风,这话说出来很难不显得阴阳怪气。

“小姐。”鸣翠满眼担忧,一眼瞧见发红的额角,“老夫人又打你了吗?”

不会把小姐打傻了吧。

“被扇子砸了一下。”祝筝淡淡笑了笑,“不疼。”

鸣翠立马从身上摸出个青瓷小瓶,自打她跟着小姐,眼见着她不是在挨打,就是在受罚,身上总是各种各样的淤青。鸣翠便养成了随身带着各式药膏的习惯,治跌打的,治破皮的,一看见就第一时间抹上药,教她少受些疼。

祝筝满眼感激地看着鸣翠,忽然伸出手抱住了她。

“谢谢你,鸣翠。”

鸣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小姐谢我干什么。”

“见到你真好。”

死了一次的人,看什么都触景伤情。

见惯了小姐胡言乱语的鸣翠没再问什么,任小姐紧紧抱了一会儿,才忽然想起来。“对了小姐,你着人查的禀报回过来了。”

去见祖母前,祝筝嘱咐鸣翠去打点几个水榭的侍从,问问诗会那天,有没有见过太傅大人。

据回禀,太傅虽也在被邀名册里,但安排的是御随的行宫,并未安排到世家子弟住的南苑去。

且他白天迟迟没有现身,临近傍晚,才忽然大驾光临。

后面,就没人见过太傅大人了。

诗会宴上斗诗请酒时,祝筝注意力都在温泊秋身上,如今回忆起情形,确实未见到太傅大人。

那他现身是为了什么,又为何会出现在温泊秋房中呢?

祝筝听完,方方平静下来的心又变得七上八下。

从头到尾,十分里有十二分的不对劲。可又查不出是哪里不对劲。

她嘱咐留两名亲信家丁,一个继续查水榭诗会上换房的事,一个蹲守太傅府附近,随时禀告太傅动向。

蹲守那队,她特意叮嘱,太傅府上事无巨细全都要记清楚。

一则是为了怕他心血来潮想起她这段露水情缘,哪天来府上要人。

二则是盯紧他的动向,以免冤家路窄和他不小心在哪里撞见。

接下来好几日,禀报传回的都是些琐事。

无非是他出了府,进了宫,正经寻常的堪称索然。唯一的不同,是前日太子殿下来过,在太傅府上待了整整一天。

祝筝读到这条禀报时,心口一冷,下意识握紧了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