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华娱,辉煌璀璨 > 第32章 复旦讲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电影节的评委除了每日固定时间坐在一起观看主竞赛单元的电影,剩下的工作安排就是各种讲座、对话以及论坛。

周讯被安排对话英国导演安东尼·明格拉。

虽然有人声传译,但周迅还是把刘奕菲请了过去。

“我带奕菲去见见世面。”

刘奕菲迟早也是要独当一面的,让她参与一下也能锻炼她。

李元青本人则是被安排去复旦与李安对话。

复旦校领导见两位奥斯卡导演一起来学校,果断再加了几项行程。

邀请李安和李元青在校内开一次讲座,然后再坐在一起探讨当下电影。

20日。

李元青走进复旦大学逸夫报告厅为喜欢电影的师生带来一场题目为《华国内地商业电影的昨天、今天与明天》的讲座。

面对台下坐的满满当当的师生。

李元青对华国商业电影的发展史娓娓道来,按照时间线一一评判前辈导演的作品风格。

当时间线推到新世纪,李元青自己的作品也出现在演讲内容中。

“02年不仅有《英雄》,还有我的《彗星来的那一夜》,现在回过头来再看当年我的第一部长片,我自己也只能评判太过粗糙。”

“这种粗糙是由多种因素逼迫我选择用极低的成本拍一个稍显复杂的故事。当时华国电影市场全年票房不足9亿华币,准确的数字应该是8.6个亿,国产电影票房只占其中的54%,也就是4.6个亿,这其中还有《英雄》在02年收入票房的一个亿。”

“02年全年内地上映的电影数量接近一百部,一百部电影分3.6个亿,如果电影票房完全均分,那每部电影也就只能拿到360万华币,根据电影票房三倍回本的估算,120万华币以内的电影回本概率最高。恰好《彗星来的那一夜》成本也就150万华币,超出的部分是因为我请来了当时已经有些名气的范兵兵和黄小明,如果男女主角不是这两位,而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那我第一部电影成本就会完全符合我个人对电影市场数据理论模型的预估.....”

在座的都是高材生,故弄玄虚的名词忽悠不住他们,只有拿出足够多可以查到的数据,推理出的结论,他们才会信服。

又讲了一个小时。

李元青谈起了华国电影的未来。

“我在02年对华国电影未来做出的预判并不准确。我当时以为‘大制作!大场面!大明星!’能起到两个效果,但现在来看,两个效果可能都没有达到我个人预期。”

“第一个效果是将观众拉回电影院。大片在电影院大屏幕播放的效果是小屏幕完全不能比拟的,各种音效、特效对感官的刺激能让观众认为这张电影票花的值!这种正面反馈一旦达成,就会将观众的注意力拉回电影院,时间一长就能培养起观众以看电影为娱乐消遣的消费习惯。”

“但从网络舆论来看,大部分观众都认可大片带来的震撼感,但都对电影故事本身不够满意。这不是观众太挑剔,而是第五代导演没有适应从文艺到商业的转型。说白了,他们拍的不是商业片,而是投入了很多资金的文艺片。他们会给你玩‘罗生门’、‘色彩构图’、‘黑泽明’、‘莎士比亚’.....这些都是和文艺电影息息相关的名词,商业片观众不乐意看这个,他们更喜欢能够看得懂、看的爽的故事.....”

“第二个我认为可以达到的效果是——推动华国电影向工业化转型。几千万美金的资金砸进去,总不能听个响,它会留痕,它会总结经验,它会不断进步....”

“可惜,全华国的导演、影视公司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又或者培养此类的思维,我们可以利用工业化让电影成本降低,让大片变得更便宜。”

“到现在还有人夸《英雄》使用了部队群演,他们整齐划一、调度一致,最后拍出令外国人震惊的画面!”

“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画面有一天不需要人力,用几台电脑就能完成。没人定下这样的目标,甚至连畅想一下都不敢。”

台下师生鸦雀无声。

李元青这时又捅一刀。

“而且‘外国人震惊’难道真是什么好词吗?如果动物园里有十只黑猩猩,他们整齐划一跳街舞,你们会不会感到震惊?但你们会害怕吗?肯定不会,因为他们没有创造街舞这类艺术的能力,他们只能亦步亦趋学着人类教给他们的动作而已。现在的华国电影工业在好莱坞面前就跟跳街舞的黑猩猩没区别,任你跳到再好看,你都没有追赶的能力,甚至目前国内都没有‘追赶’的想法!”

“为什么我的第一部大片要靠美利坚,拍的也算是好莱坞故事?”

“那里的舞台更大!那里的电影工业更先进!看着好莱坞各大影视公司总部大楼里一排排正在制作特效的电脑,我才能明白华国电影与好莱坞的差距。”

“张一谋、陈诗人等人拍的大片全都是‘家庭手工作坊式大片’,任你拍十部八部,哪怕都赚钱了,对华国电影工业的发展进步都毫无用处。”

李元青喝了一口水。

“在座各位应该历史都比我学得好,反正我的文化课成绩肯定没有你们高。”

这句话总算把现场诡异的安静氛围打破,响起了一点笑声。

“低廉的人力成本并不值得我们骄傲,我们的丝绸再精美、蜀锦编的再好看,技术含量都没有一台‘珍妮纺纱机’织出的麻布来的高。同理,华国电影工业也是如此。”

“我不是打击在座热爱华国电影的华国青年的热忱,相反,我对华国电影的未来充满希望,但是希望需要有方向,就像初升的太阳只会在东方,你往西走只会越来越暗。”

“华国商业电影的未来只会是在工业化,只能是在工业化。我本人还年轻,我可以在这个方向上至少奋斗二十年,我的估算是五到十年左右,华国电影市场会成为北美外第二大电影市场,如果保持某个增速不降,十五年后应该可以和北美电影市场旗鼓相当。”

“总之,目标还很远,我们这一代电影人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能与各位一起见证这个华娱大时代是我个人的荣幸。”

李元青的演讲到此结束,他站起身向台下鞠躬。

台下师生亦全部站起鼓掌,向他致敬。

鼓掌结束后,现场进入交流环节。

工作人员将话筒递给台下的师生。

复旦的学生确实和北电不一样,第一个问题他们就想让李元青讲讲《无极》还有胡戈的那部《馒头》短片。

“首先,我要纠正这位同学的错误,《无极》是陈诗人拍的,不是小钢炮。”

台上台下一片笑声。

提问的是名女生,她可能是因为紧张了,《无极》的导演脱口而出了小钢炮。

“我的态度很明确,《无极》是部烂片,从制片到上映,每个环节都有可以被挑剔的地方,观众也有拒绝烂片的权力。但这不代表《馒头》就是正确,你们都是大学生,应该能理解‘侵权’,胡戈并没有取得《无极》的版权,无论他带着怎样的目的,他的行为就是‘违法’,只不过华国目前在版权保护方面做得不够好,才让他如此肆无忌惮,同时大家也觉得好像这事儿也没那么严重。这事儿要是发生在美利坚,胡戈的行为够他喝一壶了。”

“回到《无极》,你们觉得它烂,在于故事本身。我作为专业电影人,我得承认画面美学够我学半年的了。”

台下学生发出惊疑的声音。

“这种电影也能有的学?”

李元青还是坚定的点头。

“九月我会入学北电导演系,我就是奔着画面美学去的,第五代导演他们在颜色搭配、镜头构图方面是我仰望的高山。说出来大家或许不信,我认真拉片学习的第一部电影就是陈诗人的《黄土地》”

“在场有几人看过《黄土地》?举个手让我数数。”

不到一半的学生举手,这些学生里大部分还是热爱电影的。

“大家把手放下吧。如果你们真的愿意研究华国电影,一定要看看《黄土地》,这部电影的艺术高度、思想高度都是目前的我难以企及的程度。这部电影与我同岁,经历了二十二年,陈诗人在美学层面的沉淀更加扎实,所以我会认真看《无极》,当然,再拍一部《无极》就没必要了。”

那位提问的学生乐呵呵的坐下了。

李元青看看表。

“我已经讲了两个半小时了,再最后回答一个问题吧。”

一位男生抢到了话筒。

“李导,《超体》严格意义上来说是部好莱坞电影,你什么时候能拍一部纯正的国产大片呢?”

“今年年底就会启动一部纯正国产大片,取材自聊斋,名字叫《画皮》,这部电影05年已经签署了备忘录,只是我一直觉得时机不够成熟,目前时机已经有成熟的迹象了,相信等到《画皮》上映后,国内电影市场应该会更加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