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生长白山我靠神眼挖参打猎 > 第689章 四五十岁正是闯的年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89章 四五十岁正是闯的年纪

郭厂长派人带着两人看了一圈,厂房、库房比较新,看样子也就是十年出头,再用个二三十年没问题。船台、龙门吊这些大型设备也行。这里是造江船的,普遍两三千吨的。原来老旧的设备大多数都只能当废品卖掉了,用这些设备想造海船那是不可能的。

郭厂长想着是把厂子一切都让赵华接手,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这都是有前车之鉴的,买厂子一定不要牵扯不清,不然就是个无底洞。前员工的工资、补偿、工伤。供应商货款,及其欠国家的税费,都不要沾手,这些一概不能过问,一旦沾染了就麻烦大了,后期打不完的官司。

“五百万,不能再多了。我们只要厂房设备,不要工人。”

朱明有些担心:“他们能卖吗?看样子规模还不小,大型设备也还行。”

“看看再说吧,不行咱们就自己租地新建,也就是晚一年的事情。”

郭厂长连连反对:“不可能的事情,卖五百万,那几乎是一分钱都不剩下。”

赵华带人走了,都没等到第二天,当晚郭厂长就到酒店了。

郭厂长单刀直入:“厂里领导班子商议了,一千万,能接受立刻就签合同。”

“一千万,这就不是个诚心卖价。厂里就是厂房和大龙门吊值钱,别的不值钱。我千里迢迢的跑过来也不是闹着玩的,八百万,能行不?”

双方一直谈到半夜。

价格分歧其实不大,主要是郭厂长想着让厂里工人都留下来,算是给大家一个圆满的交代。

但是赵华的意思很明确,所有工人都要重新考核录用,花这么大代价开工厂,可不是为了赔钱的。更何况新厂造海船,原来的职工肯定是要淘汰一部分的,人浮于事,不干活瞎混的,一个都不会有。

比如原来林场,有工人都出去打工好几年了,林场还月月发工资,想要开除还不能够,是正式工,管理混乱到这种程度企业能做起来就奇怪了。

赵华抬手腕看了看手表:“老郭,这都是十二点了,回吧。你说的职工全部留用的事情不能谈,原则问题。”

“别啊,赵老弟。我这好不容易给大家做通的工作,价钱好商量,场地租金给包含三十年的,厂房设备一次性打包出售。工人工资,欠款、税费我们都结算清楚,八百万的价格真的很公道,村里到手五百万都没有。”

“老郭稍安勿躁,稍等几天,公司法务这两天就到,等法务到了咱们再谈。”

“好吧。”

三天后公司团队到了,集团法务张教授、集团销售部孙总,以及财务、出纳等等十几人团队。

在市政府的指导和参与下,经过一周的谈判。

最终以七百万的价格收购了江船厂。原工厂工人,双向选择,录用了百分之七十,有的自谋生路了,有的提前退休回家了。

刘冬雪担任设计总监,朱明担任生产总监,但是临时没有任何生产任务,唯一的任务就是花钱买设备,最少也要花掉两千万。

华勇航运公司最先下了订单,要求制作三艘一百二十米散货船,能拉矿能拉粮。

赵华很好奇,四哥这段时间接了多少活,咋又要新船。

细问之下才知道,这是京里一个公子哥,从澳大利亚那边谈了一个富铁矿,粉碎加工好的铁矿石,运输到河北港口,比咱们本地开采的还便宜,最关键是含铁量高,符合矿场政策。

运费现款结算,嗷嗷跑,呜呜跑。港口这边有的是堆放场,运多少收收多少。

赵华当即打电话给刘夏莲,询问造船后期安排问题,结果刘夏莲说让他自己做主,而且还得让唐风、李大牛、典岩立刻赶到鹏城,局里有要事。

这天一早,郭源哼着小曲,撒着拖鞋,骑着大二八高高兴兴的去菜地了,当然他可不是去种菜。菜地旁边有一条港汊,水流缓慢,但是里面大鱼不少,来这里钓鱼不容易空军,就算空军了也没人看到。

今天手气似乎不怎么好,心烦意乱的。当厂长十来年了,突然闲暇下来了肯定是不适应的,想出去找点事情做,但是似乎也没那么容易。

甩了几杆,都提的着急了,脱钩跑了,好不容易钓了一条十几厘米的大白条,突然来了一条鳡鱼,咔嚓一口给咬走了,这大鱼少说几十斤。

“老郭,咋在这钓鱼呢。”赵华突然出现在了后面,把老郭吓一跳。

“赵总怎么来了?也钓鱼?”

“厂子正在买设备,再有三两月就要正式投产了,你有没有兴趣过来当个厂长?”

郭源挺吃惊,虽然能力是有的,但是毕竟是败军之将,新老板敢用那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这,赵总这么相信我?”

“公司架构起来之后,各部门各司其职,厂长也就是个居中协调,这方面你有经验,刚好合适。年薪五万,工厂盈利后,每年给你分红净利润的百分之一,你看如何?”

年薪五万,这个数字太诱人了,当厂长这么多年,每年不过一两万的收入,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不知道赵总如何定位新厂,有没有发展思路?”

“有啊,抛弃江船,更换设备做大海船,万吨巨轮为主,造大船,造好船,国际才是咱们的舞台。”

郭源低头沉默了很久,他才四十多,不到五十,还没有老到退休的年纪,自然是想创造一番事业。

当即一拍大腿:“干了,四五十岁年纪正是创业的时候,希望这次把大船厂做大。对了,咱们的造船厂叫做什么?”

“叫做江源造船厂,走吧,从今天就上任。订单好几个了,赶紧卖设备,招工人。”

就在赵华搞定造船厂的时候,刘夏莲此刻正在南沙一座不知名的小岛上和敌人的降头师拼命呢。

原来在月前,我方和敌国发生了大规模的海上冲突,别看这些南洋的鼻屎国都不大,也没什么实力,但是他们有降头师,经常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