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美女老想坏我根基 > 第382章 极端天气来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夜之间,不时能听到哨子声和敲铁桶的声音,那是值班的人在吓唬野兽。在这此起彼伏的声响中,大家虽然睡得不太安稳,但好在这一夜并没有特别的情况发生,平安地迎来了天明。然而,因为是在野外露营,每个人睡觉都格外警醒,所以天亮以后,大伙儿醒来时,大多数人都哈欠连天,一脸疲惫的模样。

第二天,我们离开然乌湖,前往波密。一路上,道路较为平坦,可由于冬季降水,部分路段有积水或暗冰,驾驶员们不得不全神贯注、谨慎驾驶。波密海拔2720米,气候相对温和,森林覆盖率高,被誉为“西藏的小江南”。一踏入这片土地,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高含量的负氧离子瞬间让我们疲惫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放松。我们没有走太远,就在波密住了下来,打算好好调整一番。

第七天,车队从波密出发,经过通麦天险。尽管此时通麦大桥已建成,但周边道路在冬季仍存在一定风险。路面湿滑,山体时有落石,驾驶员们个个高度警惕,缓慢地通过这段危险路段。过了通麦,眼前的景色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山峦起伏,森林茂密。到达鲁朗,这里有广袤的林海和如茵的草原,还有特色的石锅鸡,让我们大饱口福。继续前行,傍晚时分抵达林芝。林芝海拔2990米,气候宜人,同样被誉为“西藏江南”。我们在这里停留了两天,一方面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和保养,补充物资;另一方面,也让大家好好休息,为后续的行程养精蓄锐。

在林芝休整期间,我们不仅享受着这座城市的宜人气候和独特风情,还时常聚在一起交流。有一天午后,大家围坐在院子里,话题又回到了冒险经历上。

“我那次在神农架,还遇到了奇怪的迷雾。”吉喆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边说边用手比划着,“本来天气好好的,突然就起了一层浓雾,十几米外就什么都看不见了。我们只能摸索着前进,感觉随时都会迷失方向。”

我睁大眼睛,好奇地问:“那后来怎么走出迷雾的?”

吉喆轻松地笑了笑,耸耸肩说道:“运气好呗!我们顺着一个小斜坡往下走,走着走着,风一吹,雾就散了,眼前出现了一条清澈的小溪,我们就顺着小溪找到了出去的路。”

徐新也接着说:“我在尼日利亚大草原还有一次更惊险的经历。有一回我们在草原上扎营,半夜突然听到外面有动静,我出去一看,好家伙,一只猎豹正盯着我们的营地呢!”

乔英真听到这,忍不住捂住嘴巴,惊呼道:“啊?那怎么办?”

徐新咽了咽口水,绘声绘色地回忆道:“我赶紧叫醒大家,然后我们一起点燃了篝火,还不断地制造声响。那猎豹在周围转了好几圈,可能觉得我们不好对付,最后还是离开了。”

大家听着这些故事,既为他们的惊险遭遇捏一把汗,又对未知的冒险充满了向往。在林芝的休整让我们的身心得到了充分的放松,也让团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我们带着这些有趣的故事和满满的期待,准备再次踏上征程。

第八天,离开林芝,我们沿着G318国道西行。道路两旁是壮丽的高原风光,远处的雪山连绵不绝,近处的河流清澈见底。经过工布江达,这里海拔3440米,气温较低,我们在此短暂停留,补充燃油和物资。继续前行,前往松多的道路较为平坦,但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松多海拔4469米,住宿条件有限,部分队员可能会因高反而感到不适。我们早早休息,为第二天翻越米拉山做准备。

第九天,早晨从松多出发,气温在 -5c左右,车辆行驶一段时间后,逐渐适应了高原环境。翻越米拉山时,山口寒风呼啸,雪花飞舞,车辆缓慢前行。米拉山海拔5013米,是川藏线上的重要垭口。站在山口,狂风裹挟着雪花扑面而来,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威严。我不禁缩了缩脖子,拉紧衣领,牙齿打着颤说道:“这风也太猛了!”马丽的脸被冻得通红,不停地搓着手,说道:“是啊,可真冷!”

下山后,便能看到拉萨的轮廓。到达拉萨,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城市,布达拉宫雄伟壮观,大昭寺香火鼎盛,我们被这里浓厚的宗教氛围和独特的文化深深吸引。车队在拉萨停留了三天,参观了着名的景点,感受着藏传佛教的神秘与庄严。同时,我们也没有忘记为接下来的行程做准备。我们在当地的市场上购买了充足的食物、饮用水和保暖用品,还补充了一些必要的药品和急救设备。在这三天里,我们也会在闲暇时交流彼此对拉萨的感受,分享旅途中的点滴。

“拉萨真的太有魅力了,那些建筑和壁画都让人惊叹。”马丽一脸陶醉地感慨道。

“是啊,而且这里的人们都很淳朴,信仰的力量真的很强大。”我也附和着,眼中满是对这座城市的喜爱。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在感受这座城市魅力的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更艰难的行程默默积蓄着力量。

第十天,离开拉萨,沿着G109国道(青藏线)行驶。道路平坦宽阔,但因冬季的寒冷,部分路段可能有暗冰。经过当雄时,可远眺纳木错湖,湖面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蓝色光芒。2月的纳木错湖大部分湖面结冰,宛如仙境一般。继续前行,到达那曲。那曲海拔4507米,是藏北的重要城市。这里气候恶劣,冬季寒冷干燥,我们需做好保暖和防风措施。在那曲,我们补充了燃油、食物和水等物资,为接下来的长途跋涉做准备。

在那曲的夜晚,寒风呼啸,气温极低。我们住在一家简陋的旅馆里,房间里的暖气似乎也无法驱散空气中的寒意。大家围坐在火炉旁,分享着这一路的经历和感受,互相鼓励着,为即将到来的更艰难的行程加油打气。

乔英真双手抱在胸前,瑟瑟发抖地说:“这地方可真冷啊,不知道后面的路还会怎样。”

徐鑫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别怕,咱们这么多人在一起,一定能克服困难的。”

第十一天,从那曲出发,道路两旁是广袤的草原和连绵的雪山。冬季的草原一片枯黄,远处的雪山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银色光芒。沿途经过安多,这里海拔4700米,空气稀薄,气温极低。翻越唐古拉山口时,海拔达到5231米,这是青藏线上的最高点。山口风力强劲,气温极低,车辆行驶困难。很多人也都打开了车辆里面的氧气瓶,增加驾驶室里面的氧气浓度。驾驶员们相互鼓励,谨慎驾驶。到达唐古拉山镇后,可欣赏到长江源头的壮丽景色,但马丽在对讲机里也提醒大家要注意适应高海拔环境,避免剧烈运动。

有人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氧气储备也消耗很大。马丽神情专注,仔细地为每一个人检查身体,监测血氧浓度,分发药品,操纵制氧机制造氧气重新灌入到那些用空了的氧气瓶当中。唐古拉山镇虽然不大,但却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我们在这里稍作停留,欣赏着长江源头的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伟大。远处的雪山连绵起伏,山顶的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仿佛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幅壮丽画卷。

第十二天,我们从唐古拉山镇出发,经过昆仑山口。昆仑山口海拔4767米,寒风凛冽,气温极低。在这里,我们能感受到昆仑山的雄伟和神秘。此时昆仑山区气温极低,可能有暴风雪,道路被积雪覆盖,车辆需安装防滑链,缓慢前行。到达不冻泉,这里是进入死亡谷前的最后一个重要补给点。我们在这里补充了燃油、食物和水等物资,为进入死亡谷做好了充分准备。

站在不冻泉边,望着远处白雪皑皑的山峰,心中既充满了对未知的期待,又有一丝紧张。我们小心翼翼地沿着山谷边缘前行,时刻警惕着周围的一切。这里的海拔极高,空气稀薄,每走一步都感觉十分吃力。地面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有些地方还隐藏着暗河和沼泽,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危险之中。

在山谷中前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山谷中不时出现的动物尸骸都让人紧张莫名。磁场似乎也十分紊乱,指南针和一些电子设备时常出现故障。而且对讲机还不时传来一些奇怪的声音,仿佛是某种神秘生物的叫声,又像是风声在山谷中回荡产生的错觉,让人心生恐惧。汽车也接连出现故障,好几辆车的轮胎也相继被尖锐的石头刺破或者剌伤。可把吉喆他们给忙坏了,他们维修组算上徐昕一共就5个人,把他们也忙得焦头烂额。

终于,我们走出了死亡谷,眼前出现了一片开阔的地带,而在这片地带的尽头,一个巨大的湖泊被雪山环绕,这就是那神秘的西王母瑶池了。它静静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湖面被一层厚厚的冰层覆盖,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蓝光。远处的雪山在云雾的笼罩下,若隐若现,仿佛是仙境中的神山。我们激动地冲向湖边,感受着这片神秘土地的气息。在湖边,我们发现了一些古老的遗迹,岩石上刻满了神秘的符号和图案。这些符号和图案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我在这个湖边运转了一下灵力,果然发现了这里的灵气浓度比其他地方都有所提高。我的意识也进入到储物戒当中,发现那个荧光灵文那两对如同蝴蝶形状般光斑也忽明忽暗起来,就像是蝴蝶正在扇动两个翅膀,看来它也感觉到了这里有稀薄的灵气,正在自我吸收。我也悄悄的拿出了隐了身的寻宝之珠,询问它在这个地区是否能够发现什么宝物。珠珠面向那个西王母瑶池,说道:“在那个湖里面,有一处地方在往外面散发着灵气。”我抬头看了看那个湖,那湖面结着厚厚的冰,这么低的温度,如果去到湖里面,那真是一个艰难的挑战。

对讲机里面传来叶军声急促的声音:“迅速在湖边一个山窝里面扎营。”

所有的人一下子就都忙碌了起来,开始从梁丰收那里领取扎营的装备。

我们支起了9个帐篷,又被要求捡石头把帐篷四周全部用石头和积雪围压住,并且还要浇上水,把帐篷四围都冻粘在地面。在帐篷的外侧,我们把16辆车全部停好,并且在地上打了钢锚,要求把车辆牢牢固定住。

很多人都不明白,天气明明还不错,为什么要如此大费周章?这里海拔4300米,干体力活真的是像要人命一样。

提前吃饭了,并被要求尽量多吃,保温杯里面全部灌上热水。并且梁丰收还给每两个人发了一瓶白酒,说:晚上可能起不了火,所以想在晚上吃上热饭和喝上热水基本上是不太可能。要是实在觉得太冷的时候让喝口白酒对付。

马丽已经明白了,她小声对我说:“估计是夜里可能会有恶劣的天气。因为队伍里面有一个对天气预测非常准的人,一定是他对叶军生做出了警示。”

我们还被要求每两个车号的人员是一个帐篷。因为我们这个车队里边没有4号和14号车,所以我们6号车和7号车的人就住在一个帐篷里。我们这两辆车的人员正好是我跟吉喆还有马丽跟乔英真。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接触,我们都已经算是很熟的人了。

果不其然,临近傍晚的时候,本应该阴沉的天空却一反常态的变得发黄了起来。可偏巧马丽和乔英真,她们两个拿着黑色的雨伞说是要上厕所。

女厕所在帐篷区的右侧,借着两块大石头,又堆了一道不足半米高的小石墙。石墙的外面就算是女厕所了。野外条件艰苦,男人上厕所大多数是转过身去就可以,而女人一般会带把黑色的伞。但是在扎营之后,叶军生还是吩咐大伙儿给那几位女士弄出了这么一个简易的厕所,算是对女士的尊重和照顾。

突然一道闪电夹杂着沉重的一声雷鸣,把我们所有人都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