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真的假的?”

“如此大的事,冲远不可能信口胡诌吧?”

“真要是如此,寒门和穷苦百姓岂不是......”

。。。。。。

议论声越来越大。

不少的世家官员听的脸色铁青,包括关陇那些官员也是面色难看。

如果真的过个五年,十年,那未来岂还有他们的容身之地?

想到此,都是一阵后怕。

崔家倒下了,如今不少人都是看向了王珪,毕竟他是谏议大夫,有直言劝谏的权力。

在不少世家官员眼神的压迫下,王珪想了想,硬着头皮出列道:“陛下,臣有不解之处,还希望太子殿下能够解惑。”

“讲。”李世民就知道这群世家官员肯定会跳出来。

毕竟每年多了几千个读书人,对世家的威胁不算大,要是被李承乾按照这样的速度下去,成千上万的寒门学子和贫苦百姓家孩子涌出来,世家肯定会按捺不住。

哪怕郑仁基这个京兆尹也是想要出来阻止,毕竟他们郑家是做这门生意的,被李承乾搞得如今很多地方都不要郑家的书籍和笔墨纸砚了。

收益大打折扣。

主家那边都来了无数封信函,询问其情况。

郑仁基哪敢冒头,崔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只能好言相劝主家那边。

“太子殿下。”王珪扭头对李承乾拱手道:“如此之多的花费,请问出自何处?”

闻言,官员们也醒悟过来了。

读书人多,对朝廷确实是好事。

可这些钱从何而来?

光听孔颖达说多少多少钱,准备招多少多少学子。

可如此巨大的花费,总不能国库出吧?

李承乾早就准备好了王珪的问题,这些世家找麻烦,来来去去都是那么几套。

说句难听的不就是欺负朝廷穷嘛。

“当然是孤出。”李承乾简明扼要的仰着脖子道。

你不是想知道嘛?

那就大大方方的告诉你,老子有钱。

王珪眉头一皱:“那太子殿下可曾想过,如此之多的学堂,并不是一时兴起,今日花费人力物力去建造,明日要是银钱短缺就能停的。如此之多的学子,太子殿下能否持续的供应下去呢?”

“当然。”李承乾回答的非常自信。

“那太子殿下,准备每年拿出多少银钱,填补这些学堂呢?”王珪咄咄逼人的问道。

周围官员纷纷颔首。

要说李承乾有钱,他们不置可否,确实有钱。

长安城如今就李承乾生意是最火爆的。

羡慕也羡慕不来。

可王珪所言之事,也是在情理之中。

有钱归有钱,大唐有钱的多了去了,可明显如此之多的学堂收取低价的束修,是在亏本经营。

那么每年肯定是不小的数目。

再多的钱也经不起如此亏损。

李世民眉头紧锁,对于这个问题,他也非常想知道。

如果是每年亏损几十万贯,他觉得这件事有待商榷,绝对不能让李承乾如此胡闹下去。

“这就不费王大夫挂心了。”李承乾自信满满的回应道:“别说十几万贯,哪怕是每年亏损几十万贯,孤相信大唐也不会缺少了教育。”

“孤筹办这学堂,不是为了赚取银钱,做教育哪能不亏钱的。不亏钱的教育,那不叫教育,那叫生意。想要让大唐人人识字读书,不简单,但孤就是喜欢挑战这个难度。”

“孤希望大唐孩子,人人有书读,每个人都能够吃饱穿暖,这就是孤想要给他们的结果。别说是十年二十年,关于教育,哪怕是百年,千年都是大计。若将来,孤会告诉自己的子子孙孙,教育这事是关乎大唐千秋万代之事,绝对不能马虎,哪怕赔钱都要干。”

声音铿锵有力。

太极殿瞬间寂静无比,文武百官的耳中全都是李承乾回荡的声音。

振聋发聩。

不少大儒看向李承乾的时候,眼睛朦胧,好像他的背后有一道金光一般,耀眼夺目。

多少文人墨客都想要做到,可他们无一人能够办到。

世家贵族有能力办到,可他们却袖手旁观,抬高书价和纸张的价格,来赚取暴利。

使得读书人越来越少,能够读得起书的都是世家子弟。

李世民听了这段话,瞬间改变了想法。

没错,李承乾说的很对,读书是关乎大唐千秋万代之事,哪怕赔钱都要干。

大唐江山想要越来越好,需要的读书人就要越来越多。

然而王珪则是张了半天嘴,说不出任何一句反驳的话。

李承乾站在道德制高点,而王珪是存着小心思的,所以本就心虚,根本不敢大义凛然的去指责李承乾的行为。

他不指责,可有人指责。

“太子殿下,话虽然说得好,可最终你也没有说如何提供银钱,难道就凭借南崖工业园所赚取的银钱?”高士廉站出来眉头深皱道。

面对高士廉的质问。

官员们纷纷回神,都像是在看一出好戏。

看来高士廉对李承乾有不满,先不说长孙无忌一事,就打压关陇贵族一事,高士廉身为其中的一员,肯定是有很多的不满。

要不是看在长孙皇后的面子上,恐怕高士廉早就下死手了。

如今只是想李承乾退一步而已。

可对方却步步紧逼。

李世民也是露出了不满的情绪,当然这个不满是针对高士廉的。

怎么说也是长辈,如此当众质问,确实有所不妥。

李承乾却无所谓的摊手道:“当然不止南崖工业园,南崖工业园所赚取的银钱孤并未动一分一毫,全都在投在了建设大唐上。”

“既然义兴郡公想知道,那么孤就告诉你。孤把在大唐卖粮食的利润全都投入了建造学堂之中。未来只要百姓每买一斗米,就是在支持孔博士的教育事业,每年可不止几十万贯。孤会把卖粮食所有的利润,全都拿出来成立一个教育基金。”

教育基金?

这是什么东西?

闻言之人纷纷互相对视,满脑子不解。

这太子殿下又弄出了什么新鲜玩意儿。

李承乾懊恼的一拍脑门道:“哦,或许大家都不知道,那么孤解释一遍,教育基金就是把一笔钱存放在里面,然后由大唐钱庄派专人来管理这笔钱,只要孔博士这边提出需要用钱,那么大唐钱庄在大唐所有的分号,及时可以为他提取,当然这钱必须要用在学堂的教育之上。”

“多出来的钱,由大唐钱庄的人去进行投资,这样便会有源源不断的收入,来支持大唐的教育事业。”

很多人都听不懂。

但听着很不错的样子。

特别是那个什么基金,放在大唐钱庄,还能让大唐钱庄的人去投资。

不少武将就听进去了这几句话。

私下得好好的去问问,能不能让他们也弄一笔钱进去,让大唐钱庄去投资。

毕竟大唐钱庄前段日子,听说赚了一笔不菲的收入。

高士廉皱眉,也听不懂李承乾所说的话。

“算了算了。”李承乾挥了挥手道:“这件事义兴郡公如果想要了解可以去大唐钱庄,如今大唐钱庄已经有这项业务了,如果在座有兴趣的都可以去咨询。另外关于倭国这件事,孤想说明的就是,没有钱,如何去办教育?如何让大唐强盛起来,光靠大唐百姓耕种?光靠你们的仁义礼仪?”

“孤不可否认,礼仪很重要。可面对国与国,只有利益,既然倭国一个遣唐使都可以不把大唐国母放在眼里,我们为何还要用礼仪之邦来对待他们?”

这话引起了不少武将的认同。

“没错,太子殿下所言甚是,腐儒就是腐儒,拳头不够硬,谁会怕大唐。”

“要俺说,就应该直接打到倭国去,活捉他们那个什么皇才好。”

“就是就是,太子殿下,不管怎么样,俺都支持你。”

。。。。。。

不少武将都站出来支持李承乾,弄的后者也是笑着回应,还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李世民看见一群大老粗和李承乾眉来眼去,就头疼:“好了,今日暂且先退朝,有事明日再议。”

话毕,他瞪了眼李承乾怒道:“太子,跟朕来。”

额......

李承乾麻了。

这是准备私下来一个父爱的教育吗?

武将们有些担忧的看着李承乾,世家和关陇官员们则是一脸冷笑的看向李承乾。

唉!

看着李世民的背影,李承乾略微有些颓废的跟了上去。

甘露殿。

砰!

李世民一掌拍在了龙案之上,扭头怒瞪着李承乾道:“太子,你把朝堂当什么了?宣传你大唐钱庄的地方?还让官员们去咨询,咨询什么?是不是以为朕不敢揍你?”

额.......

“父皇,那个......儿臣只是这么一说,也没想着让他们去啊。而且这不是回答问题嘛,大哥比方,大哥比方。”李承乾看着暴怒的李世民,脚不自觉的就往后挪了几步,做好了准备逃跑的姿势。

李世民指着李承乾道:“朕今日够给你面子了,不在朝堂之上戳穿你,你过来,让朕好好的教训你一顿。”

说着,腰带已经握在了手上。

我艹~

内心骂了一句国粹,李承乾毫不耽搁的转身就跑。

可门口被张阿难面带笑容的堵住了。

这可是路上的时候,李世民就给他使了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