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泉返回跟李承乾复命,把崔敦礼说的如数复述了一遍,没有意思隐瞒。
听的李承乾眉头紧皱。
“哼,简直是为了钱,连自家人的命都不要了。”
王泉在一旁也是叹息一声,觉得崔敦礼简直是油盐不进:“太子殿下那我们该如何?如果崔家不同意的话,总不能真去抄家吧?”
想想这幕场景,爽是爽了,可背后带来的连锁反应,可一点也不小。
说到底博陵崔氏,可不止崔仁师他们一脉。
李承乾也是有些发愁,李世民那边肯定是不会答应。
他双手负背,看着外面的天,渐渐阴沉了下来,忽然道:“雨季快来了。”
雨季?
怎么好端端的说起了这个?
王泉也是跟着看了眼外面的天色,确实有些黑。
给人一种很强的压迫感。
“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李承乾感慨的说了一句。
王泉听见此诗,真想拍手叫好,看向李承乾眼中全是崇拜。
他自己怎么就做不出来如此好的诗句。
可场景不对,意思很明显也不对。
不是夸赞诗句的时候。
就在王泉等李承乾要说下半句的时候,李承乾忽然道:“长安城的粮食储备如何?”
嗯?
王泉一愣,不过在李承乾的视线中很快反应过来回道:“回禀太子殿下,长安城粮食储备充足,如遇到战事,能够支持长安城半年之用。”
“半年。”
李承乾喃喃道这个时间,抬头看向天的眼神有些琢磨不透。
“王泉,通知江南那边,一定要注意雨季,将粮仓地上都要装上架子,最好离地一丈高。”
“啊?”王泉非常不明白,李承乾为什么要这么做。
李承乾多愁善感道:“雨季将来,南方本就水路发达,恐雨季到来,南方会发洪水。洪峰过境,死伤无数,那些粮食都是救命的粮食,万万不可懈怠。”
“喏。”听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王泉立马就吩咐人去通知江南那边。
其实在王泉去找崔敦礼的时候,李承乾便发现了天象变化。
算了算时间,确实要到雨季了。
滴答滴答!
滴答滴答!
哗啦啦~
哗啦啦~
雨水一滴滴的落在了屋檐,很快便大雨倾盆,就像是老天爷在倾倒着自己用完的水,瀑布一般的往下流。
就在这边李承乾刚吩咐完,太极宫那边的李世民正在批阅奏折,就接到紧急的奏折。
“报。”
远远的甘露殿外就听见了房玄龄的声音。
李世民眉头一皱:“张阿难出去看看是何人。”
“喏。”
张阿难刚走出去,发现是房玄龄,他也顾不上撑伞,连忙上前询问道:“邢国公,有何紧急的事情,怎么淋着雨就来了?”
“快,快通知陛下,江南水灾,冲毁房屋无数,受灾之人不计其数。”房玄龄表情着急的说道。
“好好好,我这就去。”
张阿难接过了房玄龄手中的奏折,还不忘拉着对方到屋檐下避雨,随后自己快速的跑进了甘露殿。
“何事?”李世民看张阿难浑身都湿透了,皱着眉问道。
擦了一擦脸上的雨水,张阿难连忙双手奉上奏折道:“回禀陛下,邢国公来报,江南水灾,冲毁房屋无数,受灾之人不计其数......”
“什么?”
李世民听见这个消息,震惊的站起了身,拿起了奏折来看。
这好日子还没过两天,怎么又来了水灾。
正想着收拾世家呢,这老天怎么不让他这个皇帝清静两日。
看着奏折中的内容,水灾几乎波及了整个江南道,甚至更加严重,整让李世民头皮都有些发麻。
“快,快让玄龄进来。”
“喏。”
没过多久,浑身湿透的房玄龄便走了进来拱手道:“拜见陛下。”
“玄龄,你......”李世民原本想关心一下房玄龄身体,可话锋连忙一转问道:“具体受灾人数是多少?情况如何?”
“陛下,臣也是刚得知,具体情况还未查明。收到奏折的时候,便赶来通知陛下了。”房玄龄也是满脸的雨水说道。
听见这个消息,所有人的心情都是沉重的。
大灾过后必有大难。
如今大唐正在休养生息,江南又是重中之重的地方,绝对不能有任何的闪失。
“国库可有粮食能够调拨至江南?”李世民皱着眉问道。
房玄龄抬头苦涩的看了眼李世民道:“陛下,国库空虚,暂时拿不出多余的粮食送往江南,不过......”
“不过什么?”李世民焦急的问道。
“陛下,您难道忘了,太子殿下在江南设有粮食中转站,或许太子殿下有办法?”房玄龄来的路上就想到了这件事。
所谓远水救不了近火。
哪怕国库有粮食,运往江南,等到了,不知道多少百姓要遭殃。
“对,对对对。”李世民脸上浮现了喜色,对张阿难道:“快,快去宣太子,告诉他江南水灾情况紧急,让他立刻来见朕。”
“喏。”
一刻钟之后,东宫。
王泉刚安排完通知江南那边的人回来,准备进入崇教殿复命的时候,便遇到了张阿难。
“张总管,您是来找太子殿下的?”
“嗯。”张阿难一副焦急的样子问道:“太子殿下眼下可在?”
“这......应该在。”
还不等王泉说进去通报,张阿难便一步跨进了崇教殿,看见李承乾正在看书,他便拱手道:“臣拜见太子殿下,陛下有旨,请太子殿下立刻前往甘露殿。”
嗯?
李承乾放下了书,满脸疑惑道:“是父皇找孤有何事吗?”
“太子殿下,十万紧急,别多问了,臣路上再跟您说,先走吧。”
不管李承乾同不同意,张阿难已经开始上手去拉了。
被拽了一个踉跄,李承乾火气也上来了。
“江南水灾,受灾百姓无数,冲毁房屋无数,陛下正等着着您商量此事呢。”
听见张阿难边走边说情况,李承乾也冷静了下来。
没想到这么快。
自己才刚察觉,江南便发生了水灾。
不过在大唐水灾是非常常见,哪怕是明朝之后,水灾也是屡屡来犯,根本无法预防。
到了清朝,有一位汉族大臣想到了堵不如疏的办法,才让水灾的情况好了许多。
一旁的王泉听见这个消息也是吃惊不小,看向了李承乾的背影。
怎么就这么经不住念叨。
刚才还在担忧,事情便发生了。
上了马车,李承乾冷静了下来仔细的想了想,才对赶马车的王泉喊道:“王泉,改道去裴府。”
“裴府?太子殿下,陛下等着见您呢。”张阿难焦急的说道。
怎么好端端的要去裴府,裴府不就是去找裴寂吗?
李承乾没有回答张阿难,而是催促着王泉道:“快。”
“喏。”王泉自然是听李承乾的,拉紧了缰绳,调转了马头,马车在雨中飞驰向了裴府。
一路上行人匆匆,都是赶着要回家的。
因为泥泞的道路,一下雨就脏乱不堪,马车飞驰的时候,将泥水飞溅到了一旁赶路的百姓身上。
百姓本想指责一番,可看见是太子殿下的马车,加上后面还有不少的东宫六率侍卫跟随,瞬间语塞不敢说话了。
李承乾也注意到了,但情况紧急,没时间在乎这些。
对于长安城的道路,他也是头疼至极。
半个时辰后。
裴府。
管家看见李承乾的马车,连忙去通知裴寂了。
等李承乾下马车走进裴府的时候,见裴寂正匆忙的走了出来,身后还跟着几个人。
“臣,拜见太子殿下。”
“拜见太子殿下。”
。。。。。。
李承乾没有多余的时间客套,而是看向了裴寂身后一位身材丰腴的妇人,有些眼熟。
“裴仆射,孤今日来是有重要之事,不知可有谈事的地方?”
“这.......有,有有。”裴寂看了眼身后的美妇人,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处屋子道:“那是臣的书房,太子殿下请。”
“好。”
李承乾顺着裴寂指的地方直接走去。
反倒是后面跟着的张阿难满脸焦急,不知道李承乾到底要干什么,看见美妇人的时候也有些诧异,上前拱手道:“臣拜见公主。”
公主?
在前面走着的李承乾差点一个踉跄,往后一看美妇人。
这是公主?
肯定不是李世民的女儿,那只有一种可能,便是李渊的女儿。
自己的姑姑。
只能说皇室太大,自己姑姑都认不全了。
李承乾为了防止尴尬,头也没回的离开了。
身后的临海公主看着李承乾的背影促紧了眉头,对张阿难挥了挥手道:“太子殿下既然有正事,你们先忙吧。”
“喏。”张阿难呼出一口气,看向李承乾远去的背影也是连忙跟上。
最紧张的莫过于王泉。
也是不认识临海公主,但听张阿难如此说,也只能跟着行礼了。
看公主没有生气,王泉也是松了口气。
真怕太子殿下因为没有跟临海公主行礼,到时候被告状,那就麻烦了。
看着四人离开后,身后一名模样俊俏的男子走到临海公主旁:“公主莫要见怪,恐是太子殿下有急事,没有注意到公主。”
“哼。”临海公主一副小女人生气的姿态道:“是有急事,还是不认识本宫,难道本宫还不知道吗?没规矩的小家伙,亏本宫还抱过这小家伙呢。”
“这......”裴律师有些尴尬了。
身为驸马的裴律师,有时候感觉特挺难的,只能无奈的叹息了一声,目光看向了裴寂的书房,只见几道人影晃动,却听不见任何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