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安排就是让官员们参观这所仿后世的小学。
整个教学楼共有二十栋,每栋有三层,每层皆有八个教室,每个教室能够收纳五十名学生。
共能容纳两万四千名学子。
后有食堂,每个食堂能够同时容纳三千余人,共有四个这样的食堂,分布在教学楼的四个角落。
再往后就是宿舍,比教学楼更加的宽大。
每间床位设十六,全部是特制的上下铺,一层有四十个房间。
一共三层,每层两边为通道,而且各设有茅厕和洗浴间。
设有十栋这样的宿舍楼,共能容纳一万九千余人。
而且每栋宿舍在一层都有看管之人。
其中五百名老师也居住在其中,主要是管理这些学生。
这么一算,很多人就觉得不对。
学生两万,才500老师,这怎么够用?
能管得了孩子之间的打闹吗?
这时候领头的青衫老师便会笑笑解释道:“我们500老师,其实主要负责文科,另外骑马射箭是由太子殿下的东宫六率士卒所教。”
这么一解释,大家就明白了。
如此庞大的学生,他们也不会强求让什么名师教导,骑马射箭也不需要名师。
另外一边,学生们算是正式入学了。
李承乾让人带他们去寝舍。
皇子和勋贵们早就和文德孤儿院的孩子们相熟,所以他们居住的地方也是文德孤儿院。
在那里原先的老师都已经搬走了,剩下的就是后面招募的妇人和年纪略大的老人。
对待孩子,还是需要他们年纪大一些的人,而且很多是女孩,年轻的老师并不合适。
后宫有皇子的嫔妃,彼此出宫并未带侍女,也只能亲自上手给孩子们铺被褥。
长孙皇后带着李丽质要给李泰铺被褥之时,忽然被李泰自己阻止了。
“母后,我自己能行。”
“真的能行吗?”长孙皇后愣了愣,她也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
铺被褥,做饭她都会。
其他人没带侍女,可长孙皇后的贴身侍女加护卫红秀是跟着的,她主动上前:“皇后殿下,要不我来吧?”
就在红秀询问之时,李泰早已打开了自己带来的被褥开始铺了起来。
小小的身子,加上肥胖,铺的很费力。
其余皇子见到李泰都自己动手了,同样连忙喊住了自己的母亲。
“母妃,我自己来。”
“母妃您先休息,这活我熟。”
“您别动手,要是被老师发现了,我又该没晚膳吃了。”
……
一群嫔妃眼眶红红的,感动之余,又觉得自己孩子受苦了。
可她们不敢说,没见长孙皇后的孩子都自己干吗?
李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看了眼刚才说自己没晚膳吃的皇子一眼,微微有些恼怒道:“李愔,闭嘴,你难道忘了规矩吗?你想受罚,我们可不想。”
听见这话的李恪也反应过来,瞪了我自家弟弟李愔,没好气道:“李愔少说两句。”
这下所有的大人都沉默了。
有这么可怕吗?
还是说这里规矩严格?
李愔委屈的红着眼眶边瘪嘴,边铺被褥。
杨妃有心上前帮忙,可被李愔倔强的推开了,一定要自己完成,才五六岁的孩子,还是皇子,自己铺被褥。
恐怕是历史奇观了。
毕竟大唐正值春秋鼎盛,没有败落之象,哪有五六岁的皇子自己铺被褥的。
长孙皇后看杨妃很难受,扭头问向李泰:“难道你们经常被罚不能用晚膳吗?”
要是如此,她肯定要好好去跟李承乾说说。
都是孩子,怎么能饿肚子。
严格也不能用这种方式。
李泰缩了缩脖子,有些后怕的道:“没,我们都没被罚过,可……”
一听没被罚,长孙皇后和嫔妃们松了口气。
“可什么?”长孙皇后问道。
李泰咬了咬唇,没说,还是李恪在旁边补充道:“母后,三弟的意思是别人被罚了,第一日被罚的就有宿国公的长子程处默,还有……”
一连说了几个人名。
特别是李承乾亲自教训的。
“嗯嗯,母后,太子哥哥可坏了,第一日我们不会铺被褥,他就让我们全都睡在地上。”
“还有还有,太子哥哥说我们不好好学习,就以后都不能回长安,程处默至今为止也就回过两次家。”
……
陈处默:怎么都拿俺说事?
额……
长孙皇后也是无语了,都是吓唬小孩子的招式,没想到这么管用。
看着告状的都是四五岁的孩子,她也是有些心疼。
上前擦拭了他们的泪水,安慰了一番。
也没说要教训李承乾。
这怎么说?
可是看了眼这十六人住的寝舍,她还是感慨了一番:“孩子们都受苦了。”
这话是对嫔妃们说的。
聪明的人都明白长孙皇后的意思,表达的是歉意。
身为皇后,有些话肯定不能明说,有失威严。
杨妃上前行了一礼:“姐姐言重了,太子也是为了他们好。”
这称呼瞬间拉近了两人的关系。
也表明了杨妃没有追究的态度,其余嫔妃纷纷效仿。
收拾完寝舍。
便由李泰和李恪这两个最大的孩子领路,来到了食堂。
已经到了用膳的时间。
如此之多的勋贵,不可能不招待。
李承乾也是做了安排,让陈管家准备了膳食,就在食堂。
而且在食堂开辟了一块空地,给官员及夫人表演。
表演表演,总要有赏赐。
对于李承乾而言可没有卖艺的概念,只知道文德孤儿院开销虽然对他如今来说不多,可蚊子腿也是肉,能自己赚钱当然是最好。
李渊和李世民当即明白李承乾的意思,在女孩们端送膳食的时候,各自给了一块玉。
让几岁的孩子伺候,他们也不忍心。
都表现的这么明显了,也不能无动于衷,不就是要钱吗?
长孙皇后和妃嫔们没有带玉的习惯,纷纷拔出簪子或者金镯给孩子们。
后面的官员及亲眷也纷纷效仿,最大方的要数几个武将国公了。
他们啥也没带,但找到了陈管家,每人愿意捐助文德孤儿院一千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