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清:第一廉官 > 第65章 第一次犯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洒在了大地上,给这片荒凉的土地带来了一丝温暖和希望。

于文宏站在帐篷门口,神情严肃地望着远处正在忙碌工作的人群。他深吸一口气,朝着不远处的一个身影喊道:“路玉阳!”

听到呼喊声,路玉阳放下手中的工具,快步走到了于文宏面前。

进入帐篷后,于文宏示意路玉阳坐下,并压低声音说道:“尽可能减少伤亡,务必在十五日之内完成。”

路玉阳并没有多说什么话,只是简单地点了点头,因为他已经知道了于文宏最终的决定。

“去忙吧,发生任何事情随时向我汇报。”

“嗻。”

路玉阳起身行礼,退出了帐篷。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自从实行了不间断施工模式。那座桥梁也在众人的努力下逐渐成形,进度始终保持着稳定向前推进。

令人痛心的是,尽管采取了各种安全措施,每天仍有人不幸离世。

最初参与建造这座桥的一百三十余名犯人,仅仅经过短短十天的时间,如今已经只剩下了五十八人。

每一次听到这样的消息,于文宏的心都会像被针扎一样疼痛,但他深知即便如此也绝不能停下来。

时光匆匆,转眼间就到了第十三天。

这一日,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张朝珍率领着寥寥数人,浩浩荡荡地朝着造桥之地行去。

于文宏瞧见了张朝珍一行人的身影,赶忙放下手中事务,大步流星地迎上前去。

待走到近前,于文宏恭敬地躬身行礼道:“卑职参见大人!”声音略带着沙哑。

张朝珍面带微笑,轻轻摆了摆手说道:“不必多礼。”

听到这话,于文宏方才直起身来,但依旧保持着微微低头的姿态,表示对张朝珍的尊重。

待到于文宏站直身体之后,张朝珍略作沉吟,然后开口问道:“听闻明日晚上大军可能会提前抵达此处,不知你这边的桥建造得如何了?是否能够按时完工呢?”言语之中透露出些许关切之意。

于文宏闻听此言,不敢有丝毫怠慢,他迅速侧身,并伸手做出一个请的手势,同时说道:“大人,请随卑职前往查看。”说罢,便当先领路而行。

张朝珍点了点头,迈步跟上于文宏的步伐。不多时,他们便来到了桥的一侧。

站定身形,张朝珍定睛观瞧眼前这座已然竣工的桥梁,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之色。

只见那桥身坚固无比,横跨两岸,犹如一条巨龙卧伏于此;桥面宽阔平整,可以容纳多人并行通过;桥下水流湍急,但桥墩却稳稳地扎根在水中,丝毫不为其所动。

见到如此景象,张朝珍脸上不禁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转头看向身旁的于文宏,连连点头称赞道:“好啊!好!你做得很好!此次工程能如此顺利完成,全赖你统筹有方、指挥得当啊!”

受到张朝珍这般夸赞,于文宏心中自是欣喜万分,但面上仍保持着谦逊之态,忙拱手回道:“多谢大人谬赞,此乃卑职分内之事,不敢居功。若不是众工匠齐心协力,日夜赶工,这桥也不可能这么快建成。”

张朝珍哈哈一笑,朗声道:“有功当赏!本官能有你这样得力的下属,实乃幸事一件。待我回去之后,定会即刻修书一封送往朝廷,为你请功!”言罢,他再次环顾四周,心中满是欣慰之情。

“大人!”于文宏突然出声,硬生生地打断了张朝珍正欲出口的话语。

张朝珍不禁微微一怔,旋即抬眼看向于文宏,只见他那张平日里总是沉稳冷静的面庞之上,此刻竟没有半点儿喜悦之色,反倒是眉头紧紧皱起,仿佛心中压着千斤重担一般。

张朝珍见状,心头也是不由得一紧,连忙开口问道:“怎么回事?看你这副模样,莫不是有什么心事不成?”

于文宏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后,才缓缓说道:“大人,自您将那一百三十六名犯人交付与卑职以来,时至今日,已然仅剩下区区八人得以存活……”

说到此处,于文宏的声音竟是不自觉地有些哽咽起来,稍作停顿之后,方才又继续说道:“卑职深知这些犯人的罪责深重,但念及他们之中亦不乏尚有良知之人,恳请大人能够法外开恩,免除他们的死刑啊!”

言罢,于文宏便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朝着张朝珍重重磕了一个响头。

就在这时,不远处那些犯人,在注意到于文宏居然会为了他们而不惜下跪求情之时,一个个皆是瞪大了双眼,满脸不可置信的神情。

紧接着,不知是谁率先带头,其余犯人也都如梦初醒般一窝蜂地冲了过来,七手八脚地将于文宏从冰冷坚硬的地面上搀扶而起。

众人围着于文宏,眼眶通红,泪水止不住地在眼眶里打转,嘴里更是不停地嘟囔着感激之词。

“大人,您能如此对待我等草民,已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了!”

“大人您快快起身吧,像我们这样罪孽深重之人,哪里还配得上让您替我们向大人求情呐!”

“大人……”

啪啪啪!啪啪啪!一阵清脆而响亮的拍手声骤然响起,打破了原本嘈杂的氛围。

众人闻声纷纷紧闭双唇,不约而同地扭转过头,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只见张朝珍面带微笑,正缓缓地拍着手掌。

\"于文宏,你方才与本官言道,此番押送而来的犯人共有一百三十六名,可有此事啊?\" 张朝珍面色沉稳,开口询问道。

于文宏点头应道:\"回大人,确有其事。\"

张朝珍微微颔首,接着说道:\"未曾料到,此次建造桥梁竟致使他们无一人能够生还。唉,不过如此一来,倒也可算作是他们为朝廷做出的些许贡献吧。此事本官定会如实奏明圣上,请圣上定夺。\"

听到此处,于文宏先是一怔,心中暗自思忖片刻后,瞬间领悟到了张朝珍这番话语背后所隐藏的深意。

赶忙转身面向那八位犯人,高声喝道:\"尔等还不快谢过大人!\"

话音未落,那八名犯人如同得到指令一般,动作整齐划一地双膝跪地,朝着张朝珍连连磕头谢恩,口中高呼着:\"多谢大人不杀之恩!多谢大人不杀之恩!\"

张朝珍见状,嘴角微扬,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他转头看向于文宏,略带几分戏谑地说道:\"哈哈,本官这可是生平首次犯下这般差错啊。\" 言罢,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回荡在空中。

于文宏心想:这也是我第一次犯错误!

那八名跪地的犯人将身体调转过来,面向着于文宏的方向,然后毫不犹豫地砰砰砰磕起了响头。每一下磕头都显得格外用力,仿佛要把地面砸出一个坑来。

其中一名犯人更是扯着嗓子高喊起来:“于大人啊!如果您不嫌弃小人粗鄙无能,小人愿意誓死追随大人左右,鞍前马后绝无怨言呐!”

紧接着,另一名犯人也不甘示弱地附和道:“大人啊,您就是小的再生父母!从今往后,小人定当肝脑涂地,以报大人救命之恩!”说罢,又是几个重重的响头。

“大人,请您务必收下小人吧!小人别无所求,只求能有口饱饭吃就行了。哪怕只是让小人给您当个跑腿打杂的,小人也心甘情愿啊!”

看到这番场景,于文宏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他原本并未打算收留这些犯人的,但眼下众人如此恳切地表态,倒是让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正当他犹豫之际,一旁的张朝珍突然插话进来:“依本官之见,不妨就收下他们吧。一来可以显示你的宽厚仁慈,二来也能对这些人起到约束作用,防止他们日后再犯下什么过错。”

于文宏听了张朝珍的话,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既然张大人都这么说了,那卑职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那八名犯人闻言,顿时喜形于色,齐声高呼:“多谢大人!多谢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