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军的主力军不愧是精锐。
在短暂的懵逼后,他们找到了最正确的做法。
冲锋。
朝着敌军冲锋。
他们的骑兵现在发挥不了太多的作用,受惊的马匹难以驯服,无法给他们太多的帮助。
不过,凡事都有双刃剑,对面的越州军也会是一样的,甚至更严重。
因为炮是从他们那儿打过来的。
吗?
一支骑兵突然从侧翼杀出,他们完全不受隆隆炮声的影响,他们阵型整齐,踏着势不可挡的脚步,朝着敌军冲锋。
马背上冲杀的周大郎勾唇一笑。
小样儿,自己二弟早就想到了这些细节的东西。
把马耳朵堵住又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
对面的扬州军也组织起反击。
他们虽然经过一开始的混乱,但是也在短时间内调整了过来,开始列队发起攻击。
周飞鸿在马背上目睹了这一切,他无不感慨的道:“扬州军不愧是精锐,换成别的藩军,早就被打懵一部分人了。”
尽管越州军在科技上拥有巨大优势,但是真的进入短兵相接的肉搏战阶段时,双方比拼的就是骑术和勇气了。
当然了,现在不一样了。
双方的骑兵只是短暂的对了两招,然后根本无心恋战,逃也似的脱离了战场。
连坠马倒地的伤员他们都顾不上了。
因为,后面有一大堆扛着“烧火棍”的人,准备抵达了。
他们可不想在战场中央被来自两边的子弹打成马蜂窝。
果不其然,就在双方骑兵近乎亡命奔逃后的半炷香后,双方火枪兵列队,准备接敌。
三段击这个战术根本不是什么秘密,双方的火枪兵一列阵就知道对方要放什么屁…
漫天飞舞的弹丸在空中交织,有的弹丸竟然在空中撞到了一起,打出一团火花。
不断有人倒下,挨枪子可不是什么美妙的事情。
直面枪口,乃真勇士也。然军令如山,为了保家卫国,也只能迎难而上。
但是,总的来说,越州军还是非常有优势的。
毕竟他们的武器威力更大,射程更远。
扬州进攻军也不是没有反制措施。
他们的方法就是派遣身强力壮的甲士端着铁盾。
护着身后的步兵发起冲锋。
尽管这个过程会有一定的伤亡,但这是他们能够接近越州军的最好方法。
期间,随队的火枪兵还能从铁盾的缝隙里射击敌军。
这是非常考验配合的战术。
只不过,敢在充满死亡的战场上拿出这种战术来,想来扬州进攻军的主帅非常自信手下的士卒能够完成这套战术的。
顶着炮火,顶着枪弹,顶着死亡。
终于,两军前锋距离不余百丈了。
这已经到了步卒冲锋的距离。
这也到了火枪兵们作战的极不佳距离。
他们最多够打出两三枪就会被如狼似虎,强忍愤怒的步卒就会冲到他们的面前,用手中锋利的冷兵器撕碎他们的身躯。
所以,越州的火枪兵被迫放弃了火力输出,连忙后撤,并且半数的火枪兵开始上刺刀。
周牧枫还是没办法解决枪挂枪刺的大规模制造,现在,火枪兵们使用的还是塞式刺刀。
弓弩手在火枪兵的后面越过他们,开始输出。
搞得近战步卒在后面一愣一愣的。
卧槽,你们这帮Adc出五速鞋了?跑那么快!
众所周知,弓弩威力绝对不比枪械,但是有点很简单,那就是射速。
若是让他们不管不顾地拉弓速射,射速是燧发枪的五到十倍。
这就是越州军的最后一轮远程输出了。
但是,这依旧没有抵挡住敌军的脚步。
周牧枫想尽办法,让越州军尽量杀伤敌人。
但是,这个年代的战争免不得近战互搏的。
周牧枫透过望远镜看着无数的壮汉近身肉搏,整个战场充满了哲学的气息...
不过,事情到这儿没完。
一支步卒,一支骑兵从越州军的左右两翼杀出,目标就是扬州军的中枢。
说白了,就是去触萧万峰的霉头。
......
而正面战场,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
双方都杀红了眼,大家都在使用任何能够致敌人于死地的方法,杀掉面前的敌人。
现在,无关荣誉,无关信仰,无关名利。
所有人只为了一件事儿,活下去。
各个队正、校尉的战报犹如雪片般飞来。
有真亦有假,但战线是不会骗人的,它正朝着扬州人的方向推进。
周飞鸿深吸一口气。
从他们两翼而出的奇袭偏师遭到了扬州军的迎头痛击,他们前出不到半里地就遭到了来自扬州军的直射和曲射火力,无功而返。
骑兵还好,见势不妙可以跑路。
而步卒们就惨了,他们被扬州军放进了腹地,然后占据有利队形包了饺子。
“大帅,左翼的骑兵回来了,伤亡四成,无功而返,周将军受了轻伤。”
周飞鸿轻轻点头。
“大帅,右翼的刀斧手们撤回来了,他们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全军损失七成,无功而返。
领军的冯校尉亲自率军突围在前,奋勇拼杀,力竭战殁。
他的手下们欲要抢回他的遗体,几次未果,无奈只能放弃。
现,他们已经撤回了大营,正在军医处修整。”
周飞鸿面色非常的平静。
在他从军几十年的生涯里,这种情形出现了很多次。
想了想,他语气沉凝的准备下一步的部署。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