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明朝时期的广州城,规模不小。

城墙周长三千七百九十六丈,城内面积接近十平方公里。

城墙高两丈八尺,上宽三丈,下宽六丈。

城外护城河,宽十二丈、深两丈。

广州城的经济商贸十分繁荣,城南门外,“东西六七里,人烟辐凑、货贿山积,盖会城繁华之所都也。”

广州城的海外贸易发达,和东南亚、印度以及欧洲都有贸易往来。

丝绸、绣品、金银、麝香、珍珠等奢侈品通过广州城销往海外。

广州府的手工业也很发达,纺织、陶瓷、冶炼作坊多达上千家。

广州城是广东承宣布政使司以及两广地区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

广州府在明朝以前不叫这个名字,它叫广东行省下属广州路。

明朝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广州路才改为广州府,下辖一州十五县。

广州城分为两个县,西城南海县,东城番禺县。

南海县知县和番禺县知县,晚上趴在被窝里面,眼泪汪汪,差点哭死。

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

南海县知县和番禺县知县就属于三生作恶、附郭省城。

十平方公里的广州城好像是不小,但是,架不住这里面的大官多啊!

广州知府、广东巡抚、广东承宣布政使司的左右布政使、提刑按察使司的提刑按察使、广东都指挥使司的都指挥使,都在广州城里面安营扎寨。

还有广州市舶司的市舶使也在广州城里面待着。

两个小小的知县,只有站墙根听吆喝的份。

广州城外,归属南海县和番禺县的地盘上面,还分别驻扎着广州前卫、广州左卫和广州右卫、广州后卫以及南海卫。

明朝三百年,广州城里从来没有来过一位王爷。整个广东省也只有过一位王爷,淮王朱瞻墺。

听听他的封号,淮王!那应该是在淮南,或者是淮北。但是,他的封地在广东韶州。

他属于是被他大哥朱瞻基发配到广东的。远离京城三千里,连个王宫都没有,后来这个家伙跑了,跑到了江西饶州。

他娘李太妃花银子给他运作的。从那以后,两广地区就没有王爷坐镇了。

各级地方官员或者是上下勾结、沆瀣一气,或者是互相勾连、钩心斗角、明争暗斗。

燕王殿下赵令长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到达的广州城。

赵令长站在广州城门前,看着一小堆前来迎接自己的人群。不由得嘴角上扬。

这些地方官员大概以为自己也是被皇帝陛下发配到南疆来的。

皇帝陛下的弟弟都对皇帝陛下有威胁,需要发配边疆一下,皇帝陛下的大哥就更有威胁了。

发配到韶关算什么?直接发配到广州城得了。这是不能再远了,再远就进海里了,或者是到崖州了。

“下官广东巡抚、宋文嘉拜见燕王殿下!”

“下官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李庆华拜见燕王殿下!”

“下官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右布政使王年安拜见燕王殿下!”

“下官广东提刑按察使司,提刑按察使孙文忠拜见燕王殿下!”

“末将广东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陈金都拜见燕王殿下!”

几个高官、大将报名拜见完了,就完了,广州知府一类的小官和卫所的指挥使排不上号。

燕王殿下笑了笑,说道:“进城吧!”

燕王殿下在侍卫们的簇拥下,进了广州城,广东的各位高官在后面跟着,一脸的云淡风轻。

郑锦同和燕王侍卫副首领韩大虎,见王爷进城了,就从城头上下来了。

二人给燕王殿下行礼完毕,就在前面引路。

广东的各位高官暗暗的笑,就这样的一位王爷,还怕有人暗害他呢!还派人把守城头!真是有意思。

燕王殿下在广州城里的王宫正在修建中,好像是一个大工地。

目前修好的只有他和燕王妃居住的后宫,以及燕王世子的住处。

这个宫殿群也不算小,足够燕王殿下暂时居住的。

这个宫殿群,按规制修建了一丈二尺高的围墙,大门也修建好了。门前有燕王殿下的侍卫队在把守。

郑锦同和韩大虎在前面引路,燕王殿下沿着整理出来的大路,走进了自己的后宫。

韩大虎站在大门前,把广东承宣布政使司的官员们挡住了。

“都回去吧!燕王殿下旅途劳顿,需要休息了!”

嘁!

当谁愿意进去呢!

众人假模假式的拱拱手:“下官告辞!”

呼呼啦啦的一群人都走了一个干净。

嘁!

一群傻逼!

郑锦同看着这些人的背影,都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

真的是天高皇帝远,连拜见亲王的礼节都不当回事儿了。真拿自己当盘菜了。

也不看看停泊在广州外海的那些战船是干什么的。

等到李远凤和孙德良的左武卫、右武卫兵马,进了广州城,有他们吓尿的时候。

郑锦同想的对。

第三天,这些官员们就吓得面如土色,离吓尿不太远了。

东海水师的运兵船,驶进了广州湾,左武卫和右武卫的两万骑兵下了船,踏上了码头。

护送燕王妃和燕王世子,以及燕王殿下的妃子、随行人员,进入广州城。

轰隆隆的马蹄声,踏碎了许多人的心。

卧槽尼玛的!还有铁甲骑兵!

这踏马的那里是发配到南疆来的?这是要整事儿啊!

更可怕的还在后面呢!

运兵船上下来的辅兵营,居然还用马车拖着重炮!重炮有多少?数了数,三百门重炮。

运运气,小意思啦!大汉国的重炮肯定不如西洋人的重炮拉!没有什么可怕的啦!

嘿、嘿、嘿!都要吓哭了,还自我安慰一下。

重炮队过去后,后面是一个小炮队,一千名辅兵都扛着一个小炮筒子。

看看吧!我说什么开着?重炮不行,就拿小炮筒子凑乎事儿。不大点的小玩意儿,能吓唬住谁?不必太在意。

他们或许不在意,但是有人是真的很在意。

沿途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厚,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

广东的山贼、水匪,安插在广州城里面的眼线很在意。

专门拐卖儿童的凤阳帮的人在意。

依靠身上有病毒敲诈勒索商户、百姓的疯人帮在意。

新官上任三把火,谁知道会不会烧到他们身上。

他们这许多年,在广州城里面的日子好过得很,去掉给官吏们的孝敬,他们攒了不少家底。

他们在广州城里、城外,置房子买地的,真要跑路了,可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