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正宜春 > 第16章 复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今日难得的热闹,我留了弘晖一家子用饭,承乾宫甚少会有这么些人。

弘晖和端怡带着几个孩子,连平日一向不爱进宫的荃清也来了,毕竟上了玉碟的侧福晋,必须要进宫给皇上拜寿的。

永璨过了十四岁生辰,早已经是一副少年的模样,举手投足间越发与我记忆中弘晖少时的影子重叠,永璠和令璋这一对双生子也已经六岁,只令珺还小些。

自打姐姐没了,惠荣一直郁郁寡欢,为免她伤心寂寞,这两个月来我已经召了三次令璋进宫。

尽管二人差着辈分,但有了同龄的玩伴,惠荣也渐渐开朗了起来。这会子,姑侄两人正在院子里不知道说着什么悄悄话。

虽说男女七岁不同席,但到底都是一家人,时候差不多了,合该一起热热闹闹的用午膳。

“难得你们都在,本宫想着留令璋在宫里住些时日,惠荣也差不多到了念书的年纪,他们俩年龄相仿,也可以做个伴,平日里就住在承乾宫,也免得本宫寂寞。”

弘晖的视线落在了端怡身上,想看看做额娘的是否愿意,端怡听到这话明显有些不舍得,但却对上了惠荣亮晶晶的眼睛,“如此也好,昨儿个令璋还说,喜欢惠荣姑姑来着。”

听到这话惠荣小脸一红,有些不好意思,不过没宣之于口的喜悦却顺着眼睛流了出来,“我也喜欢令璋。”

“令璋,虽然惠荣是姑姑,但你比姑姑还要大一岁,在宫里要好好听祖母的话,照顾好惠荣姑姑。”端怡温柔的摸了摸令璋的头。

“嗯!”

用了午膳没多久,也到了该出宫的时辰,我望着弘晖行礼离开,心里还是惦记着他的腿伤,虽说并不如众所周知的那样严重,可那箭到底贯穿了小腿,又岂是一朝一夕能恢复如初的。

我的这个孩子从小便太过懂事,自从渐渐长大后,更是报喜不报忧,如今已经到了而立之年,可即便是年纪再长,做了阿玛,在我心里,他仍旧是那个需要额娘日夜惦记的孩子。

喂饱了肚子,人便开始昏沉,两个孩子玩了不多时候,就开始觉得困倦,在暖阁里窝着睡成了一团。

十月底的天儿即便是午后,也还是冷,跟着令璋留在了宫里的染冬嘱咐伺候的小丫头随时向暖阁的炉子里补炭,免得冻坏了两位小格格。

热闹的屋子安静了下来,没了旁人,我也好计一计来日得到打算。

“今儿可有什么动静?”

“如娘娘所料,四贝子夫妇确实去了永和宫请安,不过,今日里,永和宫留饭了。”

我抬手蘸墨舔笔,一挥落在了纸上,“现在散了?”

“是,比端亲王出宫还略早些,只是永和宫的嘴一向很紧,奴婢并没打探出什么。”

“无妨,皇上有打算给甄氏复位,不是也给了选择,如今端看甄氏能不能想的通透了。”

胤禛接连召甄嬛伴驾,自然是为了那张脸,甄嬛顶着这幅容貌,又握着救驾之功,若是清醒,便该知道如何选才能一劳永逸。

不过,看今日的情形,只怕是有的人开始惦记不该得的东西了。

时间进了冬月,甄嬛终于在胤禛再次提起复位一事时抓住了机会。

她没有立刻回答胤禛的话,起身走到跟前垂着头握住了胤禛的手,再抬眸时,眼里已经淬满了泪水:“从前臣妾伤心小产,您曾对臣妾说,愿对臣妾一切如旧,过往种种,皆不作数。

“那时臣妾昏了头,忤逆推却,可之后的日子里,未有一日不曾后悔。臣妾不知,您当初的话,如今还算数吗?”

甄嬛这副样子落在胤禛眼里,说若不动容,那自然是假的。他记得那日在养心殿,甄嬛声嘶力竭悲痛欲绝的样子,也记得没了孩子时,甄嬛面无死灰了无生气的神态。

“自然作数。”胤禛能抬手为甄嬛擦去了流下的泪水。

“嬛嬛实在不愿弃了与四郎相知相许的过往,这个‘熹’字,是您赠予嬛嬛的美好祝愿,嬛嬛又如何能日若敝履。”(请配合滴血验亲时甄嬛咬手指的表情一起食用。)

“是朕不好。你莫哭。”

胤禛被甄嬛彻底打动了,他伸手把人拉了起来,轻轻地安抚着。

翌日,自从诞育四阿哥弘历后便一直在圆明园为国祈福的熹妃功德圆满即将回宫的消息便传遍了东西六宫。

既然是熹妃钮祜禄氏,自然不能继续住在从前甄氏住的永和宫。

胤禛下令命人重修了永寿宫,只待熹妃回宫居住。

熹嫔甄氏死于雍正五年的难产,而熹嫔的“熹”,也是误传,雍正元年入宫的甄远道之女真正的封号是为“禧”,被误传的封号,实则被皇上留给了诞育皇嗣有功的四阿哥生母钮祜禄氏。

胤禛的旨意一下,事实便已经注定,不论知情人的记忆里究竟是什么样的,自然都不做数,皇上口中的意思,才是真相。

轻飘飘的几句话改变了过去,却苦了内务府,玉碟馆与敬事房等一干记录的人员,一年一年仔细的修订可实在算不得轻松。

圣旨晓谕六宫,绘春得知后又开始絮絮叨叨地担忧了起来。

“娘娘,您屡次救甄氏于水火,提携救命之恩,她竟如此回报,实在是放肆不堪!”

“她已经是钮祜禄氏了。”

“皇上恩赏赐姓抬旗,连四贝子都送到了她的名下。当初四贝子刚回宫时,在您面前是如何的谦卑,现在眼瞧着端亲王受伤,便又是另一副脸面了!这样的两个人成为母子,倒也是一脉相承!”

“这宫里,没有人比我更了解皇上,熹妃,呵,只怕是算记错了人了。”

当初甄嬛执意离宫时的恨意即便不是对我,也能让我感觉到那直入骨髓的深恶痛绝,自然不可能像她说的旧情难忘,她在胤禛面前演出一副故剑情深,却不知道,论演技,这宫里最最精于此道的,正是跟她对戏之人呢。

所以说,人还是不能太得意。得意,便会忘形,忘形,便易丢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