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去学校,别人都会指指点点说:“你知道吗杭老师家里女儿,跟人偷摸那个还怀孕了,真是丢脸丢到家。”
一个老师的女儿家门不幸,跟别的流氓未婚先孕,县城里的人最爱听这种丑闻。
杭爸怎么可能不崩溃?
但是咽下这口气,顺从向家的意思直接结婚,杭爸也不会同意的。
两家结亲就像是东风压倒西风,总要有一方占据强势的局面,他绝不会让向家骑在他的头上。
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
家里的妻子楚美芳明显已经倒戈小两口,扮演了红脸的角色,杭爸要是再唯唯诺诺,只怕要被亲家欺压到底。
现在向立威情到浓时愿意跟女儿一起经历风雨,等日后感情淡了,只怕要把两人未婚先孕说成杭锦绣不知廉耻勾引人。
都是男人,他能不懂男人的劣根性?
杭爸心里有苦说不出,他家里就两个女儿,本来指望性格强硬的大女儿杭蓁蓁扛起家门,招赘回家。
谁知道被个消失无踪的林吾迷得神魂颠倒,百炼钢化成了绕指柔。
这孩子眼看着没了指望,杭爸赶紧培养小女儿杭锦绣补救,希望从小软萌的杭锦绣能接受重担。
这不是扯淡嘛?!
指望小女儿的下场看眼前的场景就知道了,比大女儿还叛逆呢!
杭爸左思右想都不明白,这俩女儿到底是随了谁?
肯定是随了亲妈楚美芳,对他一往情深、一见钟情、一心一意、一瓣心香、一生一世、一……
杭爸内心的臭美放下不提,再把遗传难题放一边,他跟戏精上身一样装成了严父,一副要把女儿打死的架势。
先把事做绝了,向家就拿他没办法。
果不其然,向铁柱一家和媒人都傻眼了,只能唯唯诺诺劝架,不敢拿杭锦绣肚子里的孩子说事。
毕竟杭爸连亲女儿都能赶出家门,看杭爸要跟女儿恩断义绝的样子,难道还会在乎刚怀上两个月的外孙?
在这种人仰马翻的情况下,还是媒人极力说和,好话说了一箩筐,才让杭爸勉强愿意坐上谈判桌。
他撇开头,不屑的神情摆在脸上,逼着向家答应几个条件。
“一,一个月内买房或者分房子在我这里,二,彩礼一分不能少,别人家都三百你们就按三百来,三,至少有一个孩子跟我姓杭!”
听完杭爸的话,媒人的脑袋高速运转,cpU都快干烧了,后两个条件还好,都是正常条件不能说特别苛刻。
可是要向立威一个月内分房子简直是天方夜谭,直接可以无视了。
教师家属院的房子基本都是分的,如果想买就要加价,搞不好一千五都打不住,这笔花销令人咋舌。
再加上酒席、接亲的花销,随便算算将近两千了。
既然是向家请的媒婆,她自然知道向立威一个农村小子有多大能耐,刚想再商量一下,却听见向铁柱斩钉截铁地说:
“行,都听亲家的,锦绣这孩子优秀,我们这亲事细节啥时候商量?”
她为之侧目,好家伙没看出来啊,这个脸庞黝黑的庄稼汉子居然能一下掏出两千?
要知道县城里的人家都不一定有这么多的流动资金,地里刨食的爷俩从哪弄来这么多钱?
同样侧目的还有杭爸,他以为自己已经很刻薄了,怎么这人一口答应下来?
杭爸转了转脑筋,狐疑地上下打量向铁柱一家:“你可别想忽悠我,房本没拿我过目之前都别商量,你家哪来的钱?”
他不是对向立威存在鄙视,而是对每个女婿都是这样的要求。
要是未来女婿就在家属院,人品不错有工作,那三百彩礼娶锦绣就行,中规中矩不过分。
可是向立威家是农村的,买房的一千五这么容易就掏出来?
粮食都是一两毛钱一斤的年代,农户人家想给向立威在县城买房可谓是砸锅卖铁,杭爸怀疑也正常。
没有杂交水稻的七十年代,一亩地一般生产四百斤粮食,五百斤都算超级大丰收了。
又没有机械,一个壮劳力大概能种5-10亩地。
算他向家人丁兴旺,5个壮劳力种50亩地,丰年一年就是两万五千斤粮食,能收入两千五百块。
听起来努力一年就能娶媳妇还有多?
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