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九的晨鼓声中,安阳府衙门前挤满了百姓。叶明端坐明镜堂上,惊堂木一拍:";带人犯!";
周家管事被押上来时,百姓们发出惊呼——他怀里竟抱着个襁褓!
";侯爷开恩啊!";他扑通跪下,";小的愿招供,只求放过这孩子...";
叶明示意奶娘接过婴儿,却发现襁褓里裹着个青花瓷瓶。瓶底赫然刻着";内府御用";四字!
";这是...";郑师爷倒吸凉气。
";李侍郎的命门。";叶明冷笑。他早接到密报,李崇义借督办御瓷之名,将私盐藏在特制的夹层瓷器中贩运。
当叶明当堂砸碎瓷瓶,露出里面盐引凭证时,满堂哗然。藏在人群中的李府管家转身要跑,却被曹参军个扫堂腿绊倒——从他袖中抖出把淬毒的匕首。
案子了结那日,恰逢立春。叶明站在衙门廊下,看着差役们摘下旧桃符,换上新制的";清正廉明";联。阳光透过云层,在那方";明镜高悬";的匾额上投下斑驳光影。
";叶大哥。";顾玉捧着盏新茶走来,";安溪刚到的明前龙井。";
叶明接过茶盏,发现杯底沉着颗青翠的莲子。";这是...";
";江南习俗。";顾玉耳尖微红,";立春吃莲子,寓意...佳偶天成。";
微风拂过,檐角的风铃叮咚作响。衙门前的梨花树上,不知何时已冒出点点新芽。
随着衙门的开衙以后,时间很快就到了正月十四。
寅时的梆子刚敲过三响,安阳城东的工匠坊已经腾起阵阵白烟。
赵铁手老师傅将铜汁倒入陶范时,那金红色的液体映得他满脸霞光。
";侯爷您瞧好喽!";他缺了门牙的嘴笑得咧到耳根,";这是按您图纸打的';九凤朝阳';灯架!";
陶范揭开的刹那,九只铜凤舒展羽翼的骨架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最妙的是凤喙处悬着的铜铃,风一吹就叮咚作响,竟能连成《春江花月夜》的调子。
小学徒们围着灯架又蹦又跳,有个胆大的伸手去摸凤尾,被烫得直吹手指头。
城南绣坊里,三十多个绣娘正忙着赶制灯面。
顾玉也挽着袖子在指导:";孔雀羽要逆着纹理贴,这样...";她举起绸布对着窗户,阳光穿透的瞬间,整幅";嫦娥奔月";图竟流动起七彩光晕。
小绣娘们发出阵阵惊叹,谁都没注意嫦娥的眉眼与顾玉有七分相似。
";侯爷!";武明堂风风火火闯进来,账本翻得哗哗响,";您猜怎么着?我把琉璃厂的价钱砍下去三成!";他鬓角还沾着彩纸屑,显然是刚从哪个摊位杀价回来。
突然他";咦";了一声,指着灯面笑道:";这嫦娥...";
";绣娘们嫌原画丑!";顾玉慌忙打断,耳尖红得像要滴血。
窗外的喧闹声如同及时雨一般,恰到好处地缓解了屋内的尴尬气氛。人们纷纷涌向窗边,向外张望,只见城中央的主灯架正在缓缓竖起。
这三丈高的机械灯架,犹如一座巍峨的巨人,发出轰隆隆的声响,仿佛大地都在为之颤抖。
它的内部设有十二组齿轮,这些齿轮紧密咬合,带动着彩绘的八仙缓缓旋转。
八仙们的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尤其是何仙姑,她的衣袂飘飘,仿佛真的要随风飞起一般,令人惊叹不已。
时间来到了正月十五申时,太阳刚刚偏西,安阳城的城门处已经挤得水泄不通。
人们摩肩接踵,热闹非凡。高丽商队的海螺灯散发着幽幽的蓝光,宛如深海中的明珠;岭南猴戏班的灯笼则被巧妙地扎成了寿桃的模样,十分可爱。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西域胡商们带来的骆驼背上挂着的琉璃灯。这些琉璃灯色彩斑斓,折射出的彩光在地上铺出了一道绚丽的七彩虹桥,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叶明站在城门楼上,俯瞰着下方的景象。整条主街就像一条流动的星河,灯火辉煌,美不胜收。
正当他沉醉于这美景之中时,忽然感觉腰间的玉佩被人轻轻拽了一下。他低头一看,原来是小丫头正举着一支糖画,兴奋地直蹦跶。
“三叔!那个老伯能吹出整个安阳城呢!”小丫头指着不远处的一个摊位,满脸期待地说道。
众人定睛观瞧,只见那白发老翁手持麦芽糖,手法娴熟地将其拉出了城墙的轮廓,那城墙蜿蜒曲折,宛如真实一般。
接着,他用竹签轻轻一点,一座钟楼便赫然出现在眼前,钟楼的细节之处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再一挑,侯府的飞檐翘角也显现出来,那飞檐如鸟翼般翘起,仿佛随时都能展翅高飞。
最后,老翁吹出一个小糖人,那小糖人手持书卷,笔直地站立着,活脱脱就是叶明的模样,甚至连腰间玉佩的纹路都清晰可见,令人惊叹不已。
暮色渐渐四合,整个城市被一层薄薄的暮色所笼罩。
就在这时,三千盏灯笼同时被点亮,瞬间将黑夜照亮。这些灯笼有的挂在梧桐树上,有的被人们提在手中,有的则被放置在街边的摊位上,五彩斑斓,美不胜收。
梧桐树上缠着的枝形灯,如同藤蔓一般生长着,它们的灯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璀璨的光网。
而孩童们手中的鱼灯则在人群中穿梭嬉戏,仿佛鱼儿在水中游动一般,给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灵动和活泼。
十字街口处,“四象灯阵”在启动的刹那间展现出惊人的效果。
只见青龙口中喷出一团水雾,在月光的映照下,水雾形成了一道绚丽的彩虹,横跨在天空之中,美不胜收。
白虎爪下的风车呼呼地转动着,竟然转出了《将军令》的曲调,那激昂的旋律在空中回荡,令人心潮澎湃。
朱雀口中更是吐出了三尺长的火焰,熊熊燃烧的火焰将周围的人群映照得脸庞明灭,仿佛置身于火海之中。
“侯爷快看!”突然,郑师爷指着天空喊道。
众人纷纷抬头望去,只见数百盏孔明灯冉冉升起,它们如同夜空中的繁星一般,缓缓地飘向远方。
其中最大的那盏孔明灯上,竟然绘制着安阳的全景图——水泥街道如银线交织,纺织厂的玻璃窗反射着星光,连侯府花园里的梅树都依稀可辨,仿佛一幅精美的画卷展现在人们眼前。
灯下坠着的纸条上写着:";愿安阳永如今夜";。
在子时的钟声中,主灯架发出了清脆的“咔嗒”声,仿佛是某种古老的机关被触发。随着这声轻响,灯架开始缓缓地转动,每一个细节都在精确地运行着。
三百六十个彩绘人物在灯架的内部机关带动下,开始生动地活动起来。他们或耕田、或播种、或除草、或收割,将从春耕到秋收的完整农事场景一一展现出来。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对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生动描绘。
当灯顶突然喷出金粉时,整个场面瞬间变得如梦似幻。那些金粉如细雪般飘落,带着淡淡的松香,轻轻地洒落在人们的眉梢眼角。人们仰着头,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象中,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了。
就在这时,人群中传来一声惊呼。原来是一个穿着红袄的小姑娘,她突然指着灯架,兴奋地叫道:“牛背上坐着个小娃娃!”众人闻言,纷纷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
仔细观察后,人们惊讶地发现,在春耕的场景中,那头水牛的背上确实坐着一个捧着书本的孩童。这个孩童的模样竟与春妮有八分相似,让人不禁感叹这灯架制作的精巧与细致。
随着华灯初上,叶明带着家人兴高采烈地出门逛街。街道上早已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一家人手挽着手,漫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五彩斑斓的花灯挂满了街道两旁,有可爱的兔子灯,寓意着兔年吉祥;还有威武的老虎灯,仿佛在展示着往昔的威风。孩子们兴奋地穿梭在花灯之间,指指点点,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
叶柔被一个卖手工饰品的摊位吸引,她拿起一个精致的发簪,在头上比划着。叶明笑着说:“真好看,戴上吧。”叶柔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继续往前走,是各种小吃摊。阵阵香气扑鼻而来,叶明的父母挑选了一些传统的糖瓜,边吃边回忆着过去的岁月。叶明给孩子们买了,看着他们吃得满嘴都是,一家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不远处搭起了一个小戏台,正上演着精彩的戏曲节目。不少人围在那里,看得津津有味。叶明一家也凑了过去,虽然孩子们不太懂戏曲,但他们被演员们精致的扮相和优美的唱腔所吸引,眼睛一眨不眨。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很晚了,但一家人都意犹未尽。叶明看着身边的家人,心中满是温暖。这个正月十五的夜晚,因为家人的陪伴,显得格外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