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日后,安溪河滩上,十二座水车如巨人般矗立着,它们的叶片在水流的冲击下飞速旋转,发出嗡嗡的声响。这是叶明的杰作——";水力捣浆机";,它正以惊人的效率将芦苇杆碾碎成纸浆。

叶明站在水车旁,看着纸浆源源不断地从机器中流出,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更让他得意的是,这些纸张每张都夹着细细的铜线,当它们对着日头时,会隐隐显现出";安阳官学";的水印,这无疑是一种独特而精致的设计。

叶明拿起第一批印好的《蒙学算经》,仔细端详着。这本书的封面烫金处暗藏玄机,用凸版印刷的例题里,竟然藏着陈家田亩账目的数字谜题。这是他精心设计的,当这些课本发到学子们手中时,就如同千万把解密的钥匙,只要有人能解开谜题,就能揭开陈家田亩账目的真相。

卯时一到,三十六所蒙学堂同时敲响了铜钟,清脆的钟声在城市上空回荡。叶明站在最高的望火楼上,俯瞰着下方的情景。只见一群群穿着粗布衣裳的孩童如潮水般涌入学堂,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对知识的渴望。

然而,就在这时,城北方向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叶明定睛一看,只见三十个世家子弟带着家丁,正慌慌张张地往城外逃窜。这些世家子弟显然是不想来上学,而他们的家丁则是奉命护送他们。

";我家少爷要上京备考,岂能学这些奇技淫巧!";一名管家模样的人高声喊道,同时扬起了手中的马鞭,似乎想要驱赶阻拦他们的人。

就在这时,一名身穿官服的人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此人正是新设的";劝学吏";,他面沉似水,手中展开一卷轴,朗声道:";诸位且慢,此乃朝廷法令,凡适龄学子,皆须入学堂受教,任何人不得违抗。";

轴中画着栩栩如生的《职官图》,标注着新设的";格物院";、";算术科";等官职,品阶竟比传统科举还高半级。

世家子弟们看到这一幕,脸上露出了犹豫的神色。

那管家依旧强硬,冷哼一声道:“什么朝廷法令,不过是新出的玩意儿,我家少爷自有前程,才不稀罕这学堂。”

劝学吏不慌不忙,又从袖中拿出一份文书,“此乃圣上御笔亲批,若有违抗,按欺君之罪论处。”此言一出,世家子弟和家丁们皆变了脸色。

就在僵持不下时,一辆华丽的马车缓缓驶来,车门打开,竟是那位世家少爷。

他走下车,看了看周围的情况,又看了看劝学吏手中的御批文书,沉思片刻后,拱手道:“大人,是在下糊涂了,愿意遵从朝廷法令,入蒙学堂学习。”

其他世家子弟见此,也纷纷表示愿意留下。劝学吏满意地点点头,让他们赶紧入学堂。叶明在望火楼上看着这一幕,嘴角露出了微笑,他知道,自己推动的这场变革,正慢慢走上正轨。

夕阳西下时,叶明蹲在蒙学馆后院。二十个工匠正在埋设";地暖管";,这是用陶土烧制的取暖系统。

他摩挲着手中带缺口的砚台——正是白日从逃学世家子车上缴获的,砚底刻着";万般皆下品";的诗句。

";改日熔了铸成量角器。";叶明将砚台扔进火炉,火光中,安阳府的星图正在悄然改变。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安阳府的商业秩序逐渐走上正轨,粮食供应也得到了有效保障。

“李忠,把那些工匠都召集起来。”叶明站在书房的窗前,望着外面热闹的街市,对一旁的李忠说道。

“大人,您这是要做什么?”李忠好奇地问道。

叶明转身看着李忠,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要在安阳府再建立几个新的学堂,争取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教育。”

李忠一听,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情:“大人,这可是个大工程啊!而且,安阳府已经有了几处学堂,虽然规模不大,但也勉强够用,您为何还要费心去建新的呢?”

叶明微微一笑,解释道:“现有的学堂数量太少,而且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我打算修建一座规模更大、设施更完善的学堂,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

李忠听了,心中不禁对叶明的远见钦佩不已。他立刻答道:“大人,我这就去把工匠们叫来。”

不一会儿,工匠们被李忠带到了叶明的面前。叶明仔细打量着这些工匠,他们都是安阳府手艺最为精湛的人,此刻正有些紧张地等待着他的吩咐。

“各位,我打算在安阳府建造一座新的学堂,这不仅是为了让孩子们有地方学习知识,更是为了培养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担当的人。我希望你们能够按照我的设计和要求,尽心尽力地完成这项工程。”叶明沉稳地说道,声音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工匠们纷纷点头,表示愿意听从叶明的安排。叶明从怀中掏出一张图纸,这是他根据前世的记忆,精心绘制的学堂设计图。他将图纸展开,平铺在桌子上,让工匠们围过来查看。

“大人,这图纸上的设计可真别致,我们从未见过这样的建筑风格。”一位年长的工匠看着图纸,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

叶明微笑着解释道:“这学堂的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宽敞且有利于学习的环境。你们看,这主体建筑分为教学楼、宿舍和食堂三个部分,各自独立却又相互连通,方便师生们的日常生活。教学楼内设有多个教室,每个教室都足够宽敞,能够容纳许多学生。此外,还配备了专门的图书馆和实验室,让孩子们不仅能够学习书本知识,还能通过实验探索科学的奥秘。”

工匠们听着叶明的介绍,眼神中充满了敬佩和好奇。他们纷纷点头,表示理解了叶明的设计意图,并承诺一定会按照图纸的要求,精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大人,这学堂的选址已经确定好了,就在城中心的位置,交通便利,方便孩子们前来上学。”李忠在一旁补充道。

叶明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好,那我们就尽快开始动工吧。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任何问题,都要及时向我汇报。另外,要确保施工安全,不能有任何的马虎大意。”

工匠们齐声答应,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兴奋。他们知道,能够参与这样一项意义重大的工程,是他们的荣幸。

叶明看着这些充满干劲的工匠,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教育改革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有了这些支持者和执行者,他就有了前进的动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叶明全身心地投入到学堂的建设中。他每天都会到工地现场,监督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工匠们被叶明的认真和执着所感染,工作起来更加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