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间在一天天的过去。距离那次听证会过去了一周。日钢、未来空间、银行、内阁,还有各方面的持份人士,几乎都笃定东京高等裁判所不会在短期内对日钢是否满足破产条件,进行决定。

那些江湖经验越是资深的人,判断就越是如此。

拖上一段时间,然后冷处理,等待日钢的经营状况发生变化,这是法院能够采取的最佳策略。东京高等裁判所,没有理由不去这样做。日钢以及围绕这一钢铁企业在暗中活动的各种势力,似乎都认为法院将会沉寂下去。

然而,也就在这一周的周五——

忽然之间,世界各地的法院都收到了对日钢海外经营实体的破产申请。刹那间,许多家海外法院都发出了公告。这些破产申请都通过日钢的海外经营实体,又被传输到总部去。

没有人会想到这种事情的发生。那些在日钢海外分支机构的人,当然也知道总部发生经营困难的事情。但是,日钢的海外机构毕竟握有大量美元。这些美元都是往日的出口辉煌创造的。

虽然,这些美元在偿还利息上是不够的。但是,足够在日钢全面崩塌的时候,还能够保障日钢海外机构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们,有着一份丰厚的收入,无论是继续工作,还是领取高额的遣散费。

同时,一些懂得法律的日钢海外机构的人员,甚至不担心本部正在面临的破产审查。毕竟,就算申请破产了,又怎么样,东洋的法院,要将手伸到海外的日钢资产,是很困难的。

特别是,他们还对海外分社的资产状况,做了一定的“掩饰”。

所用的会计掩饰技巧并不非常高明,甚至还有些拙劣。

但是,对于无法到现场进行查证的东洋会计师来说,却已经足够了。

这些海外的分支机构都隐瞒了部分日钢的资产,作为他们自己的小金库。

反正,企业都陷入了困难的境地。

他们这些海外的生产基地,在怎么样努力,也是无用功。

哪怕他们创造再多的外汇收入,也填补不了日钢的窟窿。

窟窿填不了。

但是却可以让个人有着舒适、体面的生活。

不如干脆把这些海外的收入给悄悄分了。

这就是日钢绝大多数海外分社的真实想法。

所以,自从听说本部陷入困难,有可能破产之后,海外分社倒是无动于衷的态度。或者说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可以不必抱有负罪感,在大厦将倾的时刻,再度捞上一笔。

然而,这种美好的想法,很快就被击碎了。

是的,就是来自于北原。

北原对日钢在海外的30多个生产基地,都提出了破产申请。海外法院的文件,顿时像是雪花一样,飞满这些海外分社的邮箱。

东洋人的英文并不好。

哪怕是海外分社,精通英文的人也是少数。

绝大多数都是说着散装的英文,配上那几个常用的行业词汇,还有事先制作好的格式文件,然后就这样来应付海外的生产了。

一开始,当海外分社收到这些法院的信件时,还有员工竟然粗心大意地将它们当作是不知名的公司,发来的广告宣传信件。直到有人发现上面带有当地法院的徽章之后,这些海外员工才紧张起来。

拆开之后,精通英语的同事,经过仔细研究之后,发现竟然是破产申请。而且,破产申请的对象是海外的生产基地!瞬间,这些海外分社的管理者立刻就慌了。他们那些做假账的蹩脚技巧可是瞒不了当地的海外执法人员。

当地法院发出的破产申请通知——

这可是意味着海外分社的海外资产很有可能被直接冻结。

同时,当地法院委任的管理人,将会对这些海外分社进行一个审计。

这样一来,又不知道会有多少丑闻会曝出来。

事情就是这么可怕。

许多日钢海外分社的管理人员,明白当地法院发出的破产申请通知究竟是意味着什么的时候,他们的脸色都发白,甚至手变得颤抖起来。很多海外分社的管理者都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平时,当惯了地方诸侯。

现在突然一下面对海外的变故,都茫然无措。

但是,再怎么不知道也好,总是要将这些信息传回总部的。

首先是位于南美智利的一家海外经营实体,率先向日钢传出了当地法院的破产申请通知。紧接着就是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的……越来越多的海外分社,都将当地法院发出的法律文件进行了紧急传送。

总部这边是如何反应的?

此时,日钢的总部还在忙于引入未来空间作为战略投资者和新融资计划的事情。虽然,现在东京高等裁判所在进行破产申请的审查,但是日钢依旧决定继续强行推进项目。如果最后能够弄成的话,那么也相当于是变相的“重整计划”了,法院应该是会乐于看到的。

日钢总部收到第一件海外破产申请的时候,他们也没当回事。

毕竟,日钢在本土都在接收破产申请的审查。

那么,有海外债权人也作出类似申请,又有什么好注意的呢。

日钢总部的员工,并没有具备足够的法律知识,让他们认识到,海外法院的宣告破产效力是会及于在东洋的财产。一开始,日钢总部甚至还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是,后来不止收到一家海外法院的文件,而是收到了三十多家海外法院的破产申请时,本部的员工也慌了。

他们随即将这件事转告给了律师团队。

本来,总部员工还没想过是需要向董事长直接汇报的。

律师团队的玉城、谷本、安部三位律师,一看到这么多份的海外法院的破产申请通知,顿时都大惊失色。作为资深的破产领域律师,他们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们立刻在最短的时间内,起草了向日钢最高层的汇报文件——当然不仅仅局限于日钢,还有未来空间、银行、内阁。

这一份份的海外法院的破产申请就是梦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