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的眼镜店老板 > 第515章 功德,鹿商互助基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15章 功德,鹿商互助基金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五月底,距离那场灾难已经过了半个多月了。

虽然找到幸存者的几率已经十分渺茫了,但是在巴蜀,还是有几十万人在努力着。

就在此时,突然有人在网上爆料,韩虹慈善基金会这两年在巴蜀地区捐建的学校居然无一倒塌。

别说倒塌了,这些高标准的校舍甚至连受损的都很少。

不仅拯救了上万名学生,而且震后更是成了很多人的庇护所。

一下子网上就炸开了,各种好名声都冠在了韩虹这位憨厚的大姐头上。

然而面对镜头,第一时间赶到巴蜀成为一名志愿者的韩虹却哭了。

“我做得还不够……明明基金会还有一些钱……明明还能多救一些孩子的……”

看着镜头前泣不成声的韩虹,沈辞突然有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相比于她,自己做慈善的目的实在是太不单纯了。

很快,韩虹慈善基金会的资金使用情况就被她通过今日维博披露了出来。

几乎为零的管理费用,每一分钱都落到了实处。

抗震校舍的建设费用更是比有些地方的普通校舍都低。

这一下在网络上就引爆了舆论:

【看看看看,这才叫做慈善。】

【就是,比起某十字会那奢侈的管理费用,韩虹大姐才是我们华国的慈善担当。】

【我决定了,以后捐款就捐韩虹慈善基金会,让那什么十字会一边凉快去吧。】

【我愿称韩虹为华国第一善人。】

【话说,难道你看没发现韩虹慈善基金会的资金来源吗?】

随着有心之人的引导,大家很快就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捐款人的姓名上。

很快就有人把所有捐款个人和企业的金额做了一个排序。

个人捐款榜第一名:陈汉升,五百万元。

企业捐款榜第一名:鹿商资本,两亿四千五百七十八万元。

而且从时间上现实,陈汉升和鹿商资本是最早捐款的。

也就是说抗震学校的建设启动资金就来源于此。

【我屮艹芔茻,我以为鹿商资本在晚会上豪捐十几亿已经是天花板了,没想到人家早就不声不响做了这么多。】

【关键人家一开始捐了这么多钱一句话都没提。】

【这才是真慈善家啊!】

【这样的良心企业真是想不支持都不行了。】

【都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老板建的塔估计比珠穆朗玛峰都高了吧。】

【我听说震后这些校舍还给了不少人遮风挡雨的庇护所,真是功德无量。】

……

沈辞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情。

他现在心情其实很复杂,说不高兴那是假的,自己的金身已经镀了两层了。

再加上苏家的庇护,现在不管是谁想动自己有必须掂量掂量了。

另一方面,沈辞也在想,如果自己当初多捐一点,是不是能救更多人。

“别难过了,其实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黎玥来到了沈辞身边,看他面色凝重,黎玥便柔声安慰起来。

“嗯,玥姐你说得对,我已经做了很多了,不应该这么难过。”

“如果你想再做点什么,等公司宽裕了我们再给韩虹的基金会捐一笔钱。”

“好”

沈辞拉着黎玥的手让她坐在自己大腿上,轻轻的感受着肉丝的材质和质感

“公司里面有没有巴蜀的员工,他们家里怎么样了?”

“有几个,青柠科技那边比较多。”

“我想拿一笔钱出来,再号召大家捐一点款成立一个面向内部的互助基金会;

这样以后内部员工遇到重大疾病、灾难我们就可以用基金会的钱进行救助。”

对于沈辞的这个提议,黎玥自然是举双手赞成

“这个主意不错,这样只要操作得当,基金会每年的收益就能做很多事。”

得到了黎玥的支持,沈辞脸色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那我就写个详细的计划发给各个子公司征求意见和建议。”

虽然自己是大老板,但是这种事不能完全独断专行,还是要听听大家的意见。

很快,一封封沈辞亲自编写的电子邮件便发到了所有子公司负责人的电子邮箱里。

于是乎各个子公司内部就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特别是那些基层员工,他们绝大多数人都表示了支持。

毕竟华国的保险,那是典型的买的时候容易,理赔的时候就这不赔那不赔的。

而且即使保险赔了,也只是一定比例,那些巨额的医药费等等还是会压垮很多家庭。

当然有人支持自然就有人会反对,甚至有人满怀恶意的揣测这是公司的敛财行为。

不过很快这种而已揣测就被工友们怼了回去

“一个人一两百块钱,所有子公司加起来也就几百万,公司会缺这点钱?”

“就是,青柠科技一天卖手机赚的钱都不止这么一点。”

“对啊,大老板可是大慈善家。”

“没错,没看公司还要投钱的吗?”

“我觉得以大老板的投资眼光,这笔钱只会越来越多。”

这一次沈辞没有选择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毕竟人各有志。

在采纳了大多数人的意见之后,沈辞选择了自愿参加的原则。

不愿意参加的人不强求,只是以后不享受这部分的权力而已。

参加的规则很简单,基层员工两百元一人,基层管理者三百元,中层五百元,高层一千元。

这些费用是一次性的,鹿商资本作为母公司再一次性匹配两倍金额。

以后公司所有人发生重大疾病,家中发生变故,均可以像基金会申请。

按照疾病、变故的情况,可以获得一次性补助五到五十万元。

基金会的日常管理由各个子公司工会派代表负责,监察部负责日常监管。

除此之外,每年基金会都会邀请正府部门进行审计。

每年基金会都会把资金使用明细向全体员工公布。

至于基金会资金的日常增值由鹿商资本金融投资部门负责。

到六月中旬,这次鹿商资本互助基金的筹款就正式结束了。

百分之九十八的员工都自愿参与了,算上公司配资,总共筹集了三千七百多万元。

这笔钱,投资部门暂时选择了最保险的买银行理财产品。

这样虽然收益低一些,但是至少保险。

毕竟现在股市行情不好,风险太大了。

当然等以后跟着公司一起玩一玩茅子股票也是有可能的。

毕竟只有把基数累积更大,最后才能让基金会持续维持下去。

沈辞可不希望以后每年还要往里面投大笔的钱,也更不会问员工们再要钱。

至于新员工,他们如果想参加,再出钱就是了。

忙完基金会的筹备事宜,沈辞就开始把注意力回到了事业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