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翠谷村编织厂的学员们技术日益娴熟,出口产品的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王大山每天都穿梭在编织厂和各个相关部门之间,协调着各项事务。
这天,王大山刚从县里的外贸部门回来,就被秀兰拉到了一边。
“大山,你看看你,最近忙得脚不沾地,人都瘦了一圈了。”
秀兰心疼地说。
王大山笑着摸了摸秀兰的手:“没事儿,秀兰。这是咱们村发展的关键时候,我辛苦点没啥。等这事儿成了,咱村可就不一样了。”
正说着,小李匆匆跑了进来:“王支书,李老板来了,说包装设计的初稿出来了,让您过去看看。”
王大山一听,立刻来了精神:“走,去看看。”
两人来到编织厂的会议室,李华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看到王大山,李华连忙起身迎接:“王支书,您可算来了。快来看看这包装设计,看看合不合您的心意。”
李华打开文件夹,里面是几套精美的包装设计图。
包装以翠谷村的自然风光为背景,融入了编织品的元素,色彩鲜艳,富有特色。
王大山仔细地看着每一张设计图,不住地点头:“李老板,这设计得可真不错!既突出了咱们村的特色,又很有国际范儿。”
李华笑着说:“王支书满意就好。这可是我找了好几个专业设计师,反复修改才出来的方案。不过,我觉得还可以再听听工人们和村民们的意见,毕竟他们才是最了解产品的人。”
王大山表示赞同:“李老板想得真周到。这样,咱们把工人和村民代表都召集起来,开个会讨论讨论。”
很快,会议室内就坐满了人。
王大山把包装设计图展示给大家看,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这个颜色好看,很亮眼,肯定能吸引外国人的注意。”
一个年轻的女工说道。
“我觉得这背景里的山水要是再突出一点就好了,让外国人一眼就能看出咱们翠谷村的美。”
一位村民代表提出了建议。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十分热烈。
王大山认真地听着每一个人的意见,不时做着记录。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对包装设计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
李华表示会尽快让设计师根据这些建议进行修改。
会议结束后,王大山又来到了编织车间。
此时,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赶制出口的样品。
“王支书,您看这批样品怎么样?”
老张拿着一个刚编织好的竹篮走过来。
王大山接过竹篮,仔细检查了每一个细节:“老张,这活儿干得漂亮!竹条光滑,编织紧密,完全符合出口标准。大家这段时间辛苦了,再坚持一下,等这批样品通过了检验,咱们就离成功更近一步了。”
老张笑着说:“王支书,不辛苦。这都是为了咱村的发展,大家都干劲十足呢!”
就在王大山为出口的事情忙碌的时候,村里的农业生产也传来了好消息。
经过村民们的精心照料,农作物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王支书,今年的庄稼长得可真好啊!看来又是一个丰收年。”
负责农业生产的老李兴奋地对王大山说。
王大山看着绿油油的田野,心中充满了喜悦:“是啊,这都是大家的功劳。不过,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还得继续做好田间管理工作,确保丰收。”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出口样品的检验结果出来了。
所有样品均符合标准,这意味着翠谷村的编织品正式获得了出口资格。
“王支书,太好了!咱们的编织品可以出口了!”
小李兴奋地跑过来,挥舞着手中的检验报告。
王大山接过报告,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太好了!这一天终于来了。这可是咱们翠谷村的大事,走,咱们去告诉乡亲们。”
王大山和小李来到村子中央的广场,此时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村民。
王大山站在高处,大声说道:“乡亲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翠谷村的编织品通过了出口检验,可以出口到国外了!”
村民们听了,顿时欢呼雀跃起来。
大家纷纷围上来,向王大山表示祝贺。
“王支书,这可都是你的功劳啊!要不是你,咱们村哪有今天的好日子。”
赵大叔激动地说。
王大山笑着说:“赵大叔,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没有乡亲们的支持和付出,就没有今天的翠谷村。”
在大家的欢呼声中,翠谷村的第一批出口编织品开始装车。
王大山和李华站在一旁,看着一辆辆装满编织品的货车缓缓驶出村子,心中感慨万千。
“王支书,恭喜啊!这可是翠谷村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李华说道。
王大山紧紧握住李华的手:“李老板,谢谢你!要不是你的帮助,我们也不可能这么顺利。以后还得靠你多多关照啊!”
李华笑着说:“王支书客气了。我们是合作伙伴,互利共赢。相信以后咱们的合作会越来越顺利,翠谷村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随着第一批出口编织品的顺利发货,翠谷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编织厂的订单越来越多,村里的经济蒸蒸日上。
王大山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扩大编织厂的规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加强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
一天晚上,王大山坐在院子里,望着满天繁星,陷入了沉思。
秀兰走过来,坐在他身边:“大山,又在想村里的事儿呢?”
王大山点点头:“是啊,秀兰。现在咱们村发展得不错,但我总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我想引进一些更先进的编织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再办一个编织技术培训学校,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秀兰看着王大山坚定的眼神,说:“大山,我支持你。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在你身边。”
王大山握住秀兰的手:“谢谢你,秀兰。有你的支持,我更有信心了。”
第二天,王大山召集村干部和编织厂的管理人员开会,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大家听了,都表示赞同。
“王支书,你这个想法太好了!引进先进设备,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提升产品质量。办培训学校,更是能为咱们村培养后备人才,让编织产业代代相传。”
老张说道。
小李也说:“王支书,我觉得咱们还可以利用村里的自然风光,发展乡村旅游。这样既能增加村民的收入,又能提升翠谷村的知名度。”
王大山听了,眼前一亮:“小李,你这个建议不错。咱们翠谷村山清水秀,自然资源丰富,确实有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力。看来咱们得好好规划一下了。”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决定成立一个发展规划小组,由王大山担任组长,负责制定翠谷村未来的发展规划。
在王大山的带领下,翠谷村的乡亲们齐心协力,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
他们相信,只要团结一心,努力奋斗,翠谷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