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母看这群孩子吃的这么香,忍不住伸手拿起一个窝头,轻轻咬了一口,香甜的口感和浓郁的酱料在口腔中交织,她顿时被这种美味所征服。
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感叹道:“这窝头配上你大娘的酱真好吃!你小婶这酸豆角也好!真开胃啊!”随即,她转身拿起一盘刚出锅的窝头,朝邱奶奶家走去。
不一会儿,那个说要带回家给他爸吃的孩子又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他手里举着一个硕大的汤盆,满脸期待地对徐梦瑶说:
“姐姐,我爸说再要两毛钱的窝头,酱要抹多一点!”
徐梦瑶笑着接过汤盆,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体力劳动者的口味都重,只要工人们认可这种味道,这生意就能长久做下去。
黄父下班回家后看到这一幕,有些惊讶。徐梦瑶趁机解释道:
“爸,昨天文侠的朋友们都说咱家窝头好吃,想用他们家的白面馒头换。但我想着咱家也吃不了那么多馒头,不如让他们拿钱买,这样娘在家也能赚点钱,您也不用那么辛苦。”
这时,邱奶奶端着空盘子从正房走出来,笑着对黄父说:
“小黄,你真是娶了个好媳妇啊!她的手艺真是没话说,窝头都能做得这么好吃。这不,我家鑫子把一盘都吃完了!”
黄母连忙接过盘子,谦虚地说:
“婶子您过奖了,鑫鑫要是喜欢吃明天我还给您家送。”
邱婶子摆摆手说:“可不能白送啊,我们以后也跟你家买着吃,正好省了我天天和面了。年纪大了和面是个力气活,幸亏你来了啊。”
转脸又对黄父说“你们工人三班倒,双职工孩子在家吃饭平时都是事,现在你家能卖点热吃食离得又近,咱村的生意能做。”
黄父连连点头,“婶子说的是。”
回到屋里黄父陷入了沉思。他想了想,然后对徐梦瑶说:
“二丫头,你这主意不错。明天我给你做个木箱子回来,你拿个凳子摆在门口就行。到时候外头盖上棉被还能保温。”
黄母听了黄父的话,有些惊讶地问:“他爸,你不反对啊?”
黄父笑着摇摇头说:
“反对啥?孩子们都大了以后花钱的地方也多。再说等公家的房子盖好,咱要是有钱就给买下来。虽然住公家房子租金便宜,但终究不是自己的。”
“什么?买公家的房子?”黄母瞪大了眼睛问道。
黄父笑着问她“你还想租一辈子房子不成?”
“那当然不想,咱庄稼人还是得有自己的房子才行。”黄母赶紧表态。
黄父耐心地解释道:
“邱婶和她老伴现在带着小孙子住在正房,西边三间房也租出去了,住的是我的工友。他现在一个人住,准备过段时间也把家属接来。以后这矿上的人只会越来越多,矿门口那大片的荒地就是公家划出来以后准备盖家属院的。”
“就像工人村那样的楼房嘛?”黄母问。
黄父点点头说:“对,就是那样的。只不过没那么大片地了,估计会分散成一块块小的家属院。”
黄母听了,眼中也流露出期待:“那咱家啥时候能住上呢?”
黄父微笑着拍拍她的手,安慰道:“快了,下一批我就能轮上。不然我也不会只租这三间房凑合。到时候房子下来,咱就能住得更宽敞了。”
黄母好奇地追问:“他爸,那咱这房租一个月得多少钱呢?”
黄父哈哈一笑,神秘地从柜子里掏出一个粮本递给黄母:
“房租?咱家这房子,公家给报销房租呢!而且,看看这个,户口关系都转好了,这是咱家每个月的定量粮食。”
他指着粮本上的数字解释:
“我是特重体力劳动者,所以每个月的定量粮有55斤。你没有工作定量有27斤。除了侠的少点,其余三个都是中学生比你的定量多,咱一家子每个月有194斤粮食,明天我就把这个月的定量都买回来。”
说完,他转向一旁的徐梦瑶,眼中满是赞赏:“娟儿,咱家属你最聪明,以后多帮你娘算计着。”
徐梦瑶听到黄父的夸奖,抿嘴一笑,她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心中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她万万没想到,黄父竟然如此爽快地答应了她们的面食小生意。她还为此还准备了一大堆说辞,现在看来,这些准备都显得有些多余了。
于是,黄家卖窝头花卷的小生意,就这样悄然展开。
村中的人家,几乎都成了这个小摊的顾客。特别是那些住在村里的工人,每次下班时,他们的脚步总是不由自主地朝黄家的方向迈去。
那热气腾腾的窝头、金黄色的花卷,都是他们下班后最期待的美食。拿在手里,咬上一口,那满足的感觉仿佛能驱散一天的疲惫。
邱婶子家的院子门口,那块木牌子显得格外醒目。是徐梦瑶用鲜艳的红油漆亲手写下的“卖窝头花卷”。旁边,一个结实的靠背凳子上放着一个大木头箱子,掀开厚厚的棉花被,里面就是那些令人垂涎的面食。
尤其是黄母做的花卷,上面涂满了辣椒油,红彤彤的裹着星星点点的小葱碎,看上去就让人食欲大增。黄文彬更是每次都能吃上三四个,那满足的表情,让路过的人们都忍不住想要尝尝。
没两天黄父又带了他的两个徒弟回家,学着邱婶家的布局,沿着黄家住的房间外墙,在院子里搭建了一个简易的灶台。这样,黄母就能更方便地做饭了。
而那个煤炉子,则成了专门用来蒸制面食的利器。每当煤炉的火苗跳跃起来,整个院子都弥漫着面食的香气,吸引着过往的行人。
随着黄家面点小生意的逐渐红火,孩子们也开学了,徐梦瑶迎来了她人生中的新篇章——初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