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怒了苏晓刚,他一巴掌下去爸爸妈妈、包括郑海鹏皆不是苏晓刚的对手。
即便她认为苏晓刚不可能这么做,那只是自己的一种期待,兔子急了还咬人。
何况,人家苏晓刚也是个大男人,是男人都有血气方刚的一刹那。想来想去,不想把事情闹大的姚欣怡还是委屈苏晓刚,站在爸爸妈妈的立场去说话。
她继续拉住眉头紧锁的苏晓刚的一双手,使劲的摇晃着:\"嗯,晓刚,我们不想你这么硬怼我们爸妈好不好嘛!要不你,你听我一次,最后一次,以后我保证再也不为难你行吗?我向你保证仅限于这最后一次,以后,我再也不会让委屈你,相信我好吗?嗯,呜呜呜......\"
姚欣怡急得哭出声,见苏晓刚不为所动,姚欣怡带着哭腔继续规劝道:\"我知道我这么做太过分了,可是,可是,我们俩换位思考,如果我爸妈是你爸妈向我提出同样的要求你会怎么做?晓刚,爸妈将我们养大多不容易,你就先出去一下在外边等着一会什么事都会过去,何必苦苦相逼?\"
苏晓刚依然犹豫不决,姚欣怡心里恐慌:\"老公,算我求你了,最后一次求你了。爸爸妈妈来一趟不容易,你,你总不能希望我跟爸爸妈妈吵得不可开交才开心吧!呜呜呜......\"
她抓住苏晓刚一只手不但不予放松,见苏晓刚不答应便快速的、使劲的摇晃着。看得出,苏晓刚很在乎姚向阳跟巫晓兰要求郑海鹏跟姚欣怡四个人在一起的谈话内容。
既然,现在他们将该说的话不该说的话都说了,接下来那就看姚欣怡怎么选择呗!苏晓刚想到这里,心里有气,但表面上还不能摆脸色给姚向阳跟巫晓兰看。
更不想让姚欣怡为难,这不是苏晓刚的目的。
所以,他用手拍拍姚欣怡的肩膀,一边安慰,一边果断的选择离开。
\"好吧,叔叔阿姨,我不为难姚欣怡,也无心忤逆你们二老。既然你们俩一定要我离开,那我离开便是。刚才恕晚辈一时冲动冒犯了叔叔阿姨,都是我苏晓刚的错,还请叔叔阿姨原谅!\"
说完,苏晓刚打开门,郑志学躲在门外偷听,苏晓刚猛地用力开门,郑志学一头冲进病房里,\"哎哎哎......咚\"一声,我的个去,这一跤摔得郑志学疼得脸都变了形。
室内的姚欣怡、郑海鹏、姚向阳、巫晓兰见得郑志学被摔成这个熊样子,四个人八只眼睛睁得牛眼睛一般。
\"嘿嘿嘿,舅舅舅妈不好意思啊,我没想到里面会有人突然间开门。都怪苏晓刚这小子不干人事,他不猛地开门我又怎么会跌倒、跌进病房来。\"郑志学拍打着着地的衣服,灰溜溜的后退着离开病房。
\"你说苏晓刚这小子也是的,开门就开门呗,非得用那么大力气干嘛!\"郑海鹏为了给郑志学躲在门口偷听病房里动静解脱,故意将话题转移到苏晓刚身上。
\"啊呀,这人啦有没有出息首先得看他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就苏晓刚这样的人,做出这样的不知道尊重长辈的事,注定他出生在没有教养的人家。姚欣怡,你也看出来了,就这小子素质能在我们姚氏企业任职吗?
以前啦,你一个人在东海市不容易,爸爸妈妈也知道你想找个能跟自己说得上话的人。
这一点,我们不反对。你如果要将这种人作为自己的终身伴侣来考虑,那休怪爸爸妈妈对你不留情面。你看看,郑海鹏有心来到东海市不就是在告诉你他始终对你不离不弃吗?
像他这样的不计前嫌,对你忠贞不渝的男人,才是你一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人。我将你们俩留下来,就是要跟你们俩说清楚我们两家人的决定。只有你们两个人结合在一起,使得姚氏企业与郑氏企业在凯达尔市合并那可是强强联手。
到那时,小小的高盛集团公司又能拿我们两家企业咋样?他看着我们在他的眼皮底下崛起,打不垮,砸不烂,总有一天将他踩在脚下永世不得翻身。到那时,我看他还敢像现在这样的要拿捏谁就拿捏谁。
说到底,只要我们两家合并,股权融资超过高盛集团公司他也就一攻即溃了。
展望未来,姚氏企业的人工钻石合成技术全球独此一家,我们之所以不畏惧高盛集团公司的打压和竞争,看家本领即是对人工钻石合成这一块的坚持和开发。
至于郑氏企业虽然在市场上不具备竞争力,皆因服装加工行业属于人工密集型企业。
运营成本高,而获利微薄。因为不具有高科技含量,靠数量和降低人工成本而生存的人工密集型企业,迟早要被全自动的机械化生产流水线淘汰和替代。小郑啦,如果你和你爸再不准备能源与产能转移,那就要落伍了啊!\"
姚向阳有种迫不及待地感觉。
仿佛郑氏企业已经不是独此一家,而是跟姚氏企业携手并进共赴未来。姚向阳跟巫晓兰在和郑大海与雷小青的相处过程中,非常接受跟她们俩相处。
对郑大海与雷小青说的每一句,姚向阳跟巫晓兰听起来顺耳,分析起来回味无穷。我们知道,当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有好印象时,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即便说得不对,或者错误你也不会斤斤计较。
但是,一旦遇到你看不顺眼的人或事,他哪怕做得滴水不漏,你也会从鸡蛋里挑骨头,没事找出事来以示发泄一下自己的不满情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沟通方式,无论对外,对同事、对客户、对领导、包括对陌生人之间的沟通皆有一定的学问在里面。
对内,即跟我们的亲人、亲戚、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包括夫妻关系之间的沟通也要具备仪式感。
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选择不同的沟通时间和恰到好处的时机产生的沟通效果而言是五花八门,云泥之别。在与家庭成员沟通时,作为长辈不能一味追求高压姿态,要讲究公平性才能使得沟通渠道畅通无阻。
当然,我们不回避因为某些家庭矛盾引起双方情绪不满,导致说一些伤人的话,或做一些过激的举动,做出一些行为冲动的事。即便我们声嘶力竭也不可能将彼此矛盾化解。
有些时候,因为我们的冲动反而将原本和谐的家庭,搞得四分五裂,
因此,我们每个人无论在任何场合下跟任何人进行沟通,首先要注意的一点即是管控好自己的情绪,注意沟通方式,尽其所能的选择进入对方喜闻乐见的沟通模式。
遇到突发情况,需要我们保持冷静和理智的情绪。
实在控制不了自己情绪,可以选择暂时离开。等情绪恢复正常后,再重新回到沟通的日程上来。对容易引起双方不悦的敏感话题,我们可以选择另外一种沟通渠道,即私密、或者换一个环境进行沟通。
对待有些特殊情况下的紧急事务,需要立竿见影,及时解决,避免矛盾或者事态恶化、以及向反方向延申等等。
姚向阳今天当着苏晓刚面说出这些话,做出这些举动说出这些话几乎不近人情。即便他是行为故意,也不能当着人家苏晓刚的面,直接挑战一个人的人格尊严。
我们说,姚向阳跟巫晓兰对苏晓刚跟姚向阳两个人之间关系的处理方式上,有些欠妥。
苏晓刚这个人看似软弱无人,其实外柔内刚。
他不但具有超能量的发挥,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具有一定行为穿透力与超思维判断的准确能力。
他不去与人为敌,是因为骨子眼里的善良所致。他不与人争风,是因为他从小受到的教育即便是礼让三先,尊老爱幼;他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即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害人药不吃,犯法事不做成了苏晓刚一生中的座右铭。
姚欣怡知道苏晓刚个人能力及实力,因而在发现苏晓刚有些踟蹰不前勉为其难时,还不如我姚欣怡自己遴选,主动出面劝说苏晓刚离开。
我们说,姚欣怡的这种行为也有不到之处。
看上苏晓刚的是她,疏远人家的也是她。如若人家苏晓刚不是因为她姚欣怡强留下给她开车当驾驶员,或许,苏晓刚也能在东海市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肯定不在话下。
是她强留下苏晓刚,然后两个人日久生情才发展到现在的地步。
郑海鹏的出现了基本上扰乱姚欣怡的心智,她宁愿委屈苏晓刚也要执行爸爸妈妈的意图,至少证明她用行动告诉苏晓刚,她姚欣怡还是乐于跟郑海鹏相处。至于苏晓刚么,在姚欣怡眼里不过是位廉价的临时伴侣。
苏晓刚听到姚向阳下了逐客令,之所以不离开病房的原因,他在等姚欣怡给她一个态度。得到结果后,苏晓刚知道姚欣怡的选择正符合她爸爸妈妈的心愿。
即便如此,苏晓刚还是将在门外偷听的郑志学故意暴露在众目昭彰之下。
凭苏晓刚的感知与对事物判断的穿透力,郑志学那点小伎俩早被苏晓刚看穿。
所以,在开门时,他是故意用力,突然袭击。
搞得郑志学跌倒在地,尴尬离场。\"爸,你怎么说出这样的话,我们,我们还是普通朋友,你不能过早下定论好不好?\"姚欣怡带点羞涩,至少,在爸爸妈妈面前她得装出自己是一个乖女儿的样子。
哄爸爸妈妈开心是一方面,更多的是看郑海鹏对她的态度如何。
东方人的传统观念,在郑海鹏身上是否根深蒂固还很难说。
东方男人很在乎女性的处女之身,苗条淑女君子好逑。偷食禁果的姑娘在东方男人的认知上,已经不是姑娘之身了。
特别是姚欣怡这样的跟苏晓刚在一起五年之久,郑海鹏能过得了这一关吗?鬼才知道,不试探试探,怎么能草草答应爸爸妈妈的要求,姚欣怡对自己在郑海鹏面前没什么信心。
不过,话又说回来,郑海鹏跟自己一样生活在凯达尔市,男女之间开放程度远超东方人的认知。假如郑海鹏跟自己一样的话,他就不会在乎。
同在凯达尔市成长起来的他们,应该不会计较什么处女之身。
姚欣怡一厢情愿,至于郑海鹏到底是不是像姚欣怡期待的那样,不能过早下结论。要看姚欣怡用什么方法去试探郑海鹏才能得出结论。起码,姚欣怡是这么认为。
郑海鹏目睹她姚欣怡跟苏晓刚的事不算少,在一起五年的男女关系能做出什么,发展到什么程度郑海鹏不可能想象不到,要想完全不在乎,那就得看郑海鹏是否完全被西化了。
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对现实生活的认知有所不同,个人生活作风是否的西方化自然对她姚欣怡有利。
姚欣怡相信郑海鹏定会描绘出她跟苏晓刚在一起五年的日日夜夜,如果选择接受郑海鹏的追求,姚欣怡将面对的人生在郑海鹏面前相当于二婚女儿。
至少东方人的认知程度是这样。
而郑海鹏看待姚欣怡,是否还停留在中学时代姚欣怡那种人见人爱模样,姚欣怡她也能想象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一件事。
她在郑海鹏的眼里是始终停留在纯情的少女时代,还是现在像姚欣怡自己评价自己那样的属于二婚女子,她要在得出郑海鹏的态度之后,才能作出属于自己的决定。
并非由爸爸妈妈一句话自己便可以承颜顺旨,奉命唯谨,草率行事,谦恭行为是对自己婚姻的不负责任。
要知道,姚欣怡可是跟着姚向阳与巫晓兰在凯达尔市生活十多年,接受的西方文化比她爸爸妈妈都多。上行下孝,论资排辈在姚欣怡心目中可没多大概念。
他们遵循的是以理服人,有理走遍天下,而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今天,之所以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姚欣怡没有表现出极力反对,是因为她通过考察得出苏晓刚并非是她心目中的那个中学时代的苏晓刚。
拿毕业照给苏晓刚看了被他否定之后,姚欣怡完全切底的认为是自己对苏晓刚思念成疾落下祸根,才使得自己判断失误,导致跟这位冒牌的苏晓刚在一起五年。
因此,她对爸爸妈妈的话并不完全排斥在外,而是采取慢慢的开始在自己的生活日程考虑范围之内,只是还没到跟郑海鹏确定关系的成熟阶段。
至少,姚欣怡这一会内心里是这么想。她要用自己的方式对郑海鹏进行考察、研判。而不是凭爸爸妈妈瞻前顾后,权衡利弊那样的为自己草草的确定人生。
\"普通朋友?嘿嘿,我跟你妈当年还是通过媒婆引荐的呢?怎么样,不也一样把你养这么大了吗?人总是从不认识到认识,然后发展为朋友那就是个过程。不在一起好好相处,怎么会有生活经历,怎么会产生过程?
没有了过程和经历又怎么可能产生出火花?姚欣怡,我可告诉你,你选择郑海鹏与郑海鹏选择你,可都是我们两家大人沟通好的事,你们俩可不要让我们四个老人失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