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二)
[病案]冯某,一位55岁的女性患者,长期以来一直饱受肝肿大的困扰。在过去,她曾被怀疑患有慢性肝炎和胆囊炎,但始终未得到确切的诊断。近期,她因为反复发热和肝区疼痛而前来就诊。
经过详细检查,医生发现冯某的肝肋下距离为8厘米,剑突下距离为11厘米,质地较硬且表面不光滑。此外,左锁骨上淋巴结也明显扪及。根据1978年7月的同位素扫描结果,医生发现冯某的肝脏体积明显增大,且左右叶间存在占位病变。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医生为冯某进行了超声波检查和甲胎蛋白火箭电泳等相关检查。结果显示,她的甲胎蛋白水平远高于1000毫微克,同时碱性磷酸酶水平也超过了51单位。这些指标均证实了冯某患有原发性肝癌。
冯某的转氨酶水平为76单位,舌苔呈现白腻状,脉搏表现为细弦。在了解了冯某的病情后,医生决定先采用清利湿热、疏肝理气的治疗方法,以柴胡疏肝散为基础方剂进行加减,并加入小蓟草、胡黄连、黄芩等草药进行治疗。
经过一个月的精心治疗,冯某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复查结果显示,她的转氨酶水平已经恢复正常。
[治则]行气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
[方药]丹参12克,鳖甲15克(先煎),生牡蛎12克(先煎),香附9克,川楝子9克,赤芍9克,白芍9克,鸡内金9克,木香6克,白花蛇舌草30~60克,紫花地丁30~60克,金钱草30克,蜂蜜30克(冲服)。若发热加银花、连翘,便结加制大黄,胁痛加徐长卿,便血加茅根,散结加三棱、莪术,神疲乏力加太子参、沙参。上方连服三月余,症状改善,病情稳定。1979年1月,甲胎蛋白火箭电泳,定量≤31毫微克\/毫升。1978年至1981年三年间基本上以上方加减,间或伍以一贯煎等方剂。目前患者一般情况尚可,偶有发热,肝区隐痛,癓块依然。1981年6月b型超声波检查提示:胆囊癌,肝癌。已存活三年余,现仍用中药治疗,观察中。
[评析]肝癌,在中医理论中属于“癓瘕”这一范畴,被认为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这种疾病的形成通常与患者长期存在的慢性疾病和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本文所描述的患者,一方面由于患有慢性肝炎和胆囊炎的慢性病史,另一方面则由于在数年前失去了配偶,从而导致了长期抑郁,最终形成气滞血瘀,发展成为癓瘕病。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抓住两个关键点:首先,患者的肝脏内出现了巨大的癓块,质地坚硬如石,推之不动,这是气滞血瘀形成积滞的表现;其次,患者反复出现发热症状,这表明热毒内蕴,病邪在体内不断累积。
针对上述病状,治疗方案采用行气化瘀、软坚散结和清热解毒的方法。在治疗过程中,药物的剂量较大,以期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通过这一系列中医治疗方法,患者病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然而,肝癌作为一种难治性疾病,需要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同时遵医嘱按时服药,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此外,患者还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适当锻炼身体,以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在综合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患者的病情将得到更好的控制,并提高治愈率。
除了传统的中医治疗,患者还可以考虑采用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如手术、化疗和放疗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但同时也可能带来副作用。因此,患者在接受现代医学治疗时,需要权衡利弊,与医生密切沟通,制定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心理治疗在肝癌治疗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患者可能会因为疾病带来的压力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会影响患者的免疫力和治疗效果。因此,患者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并寻求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以减轻心理压力。
总之,肝癌的治疗需要综合运用中医和现代医学手段,以及心理治疗,患者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遵医嘱按时治疗,调整饮食结构,适当锻炼身体,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家属也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