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一路有医 > 第476章 最后的决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罗慧敏接着又从时间上向张三做了分析。

她让张三调整心态,这些事情就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做好详尽规划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最后两人约好,先收集所有信息,等做一系统评估之后再做出最后决定。

等把事情谈完,张母的晚饭也做好了。

饭后罗慧敏也没有久留,和张家众人招呼了一声就走了。这几天生产基地的设备就要陆续安装了,她要加班加点的盯着。

这是大事,不能有一点马虎。虽然有专人负责,但她人必须要在现场,这是对工作的态度。

临走时两人约好,半个月后元旦两个人一起去看杨老。

张三的事业罗慧敏肯定会支持,但她更希望对方可以脚踏实地。她和张三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让张三冷静下来。

无论是药材种植还是开办学校,她都没有过了解,她相信张三也是了解有限。

所以她也要抓紧时间拿到一些具体的数据来平息张三的躁动。

接下来的几天,张三查阅大量资料。最后不得不承认,自己想得确实是太简单了。

仅“道地药材”种植一项都是难之又难,即使有玉环的加持也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

不仅如此,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才有可能进行种植实验。

这可就不仅仅是一个资金的问题了,需要一个团队才有可能完成。

而且这还是建立在玉环对药材种植确实有效的基础上,否则种植实验都没必要开始。

只这一点张三就想放弃,玉环的秘密他不可能暴露,所以这个工作只能他自己来做。

跟着就是开办学校的问题了。

硬件这些可以用钱来解决,可是师资力量呢。还有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办学计划、教材等等问题,他都没有考虑过。

还有就是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这个问题,他从来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如果学校要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那就还需要通过教育部门的学历教育审审批。

这可能涉及到更严格的审核和评估。

这些具体问题摆在张三面前时,他已经心如死灰。现在他只奇怪一点,自己是膨胀到什么地步才敢惦记这些事情。

惦记也就算了,居然还自信满满的才一回来就去找杨老商谈这些。而且还和罗慧敏也煞有其事的商量此事。

不仅商量,还和对方玩起了小心眼,这才是最让他羞愧的地方。

想到这些张三就一个感觉,丢人。

再想及罗慧敏说起的那些话,张三更觉羞臊。他此时才意识到,罗慧敏对他的评价已经很含蓄了。

一周后两人再见面,罗慧敏也拿出了一份简单的评估报告。

虽然简单,但也比张三自己查阅的那些资料详实多了,从“道地药材”的区域分布,到种类都一一做了备注。

甚至产量价格都有一些具体数字。

再就是开办学校的一些细节,从政策动态法律法规,到审批环节,再到具体的教学规模等等都有详细说明。

后面则是不同规模的投资金额,以及更为具体的一些内容。

短时间内罗慧敏也只能做到这个程度,虽然只是一个框架,但也足以说明一些问题。

罗慧敏这次还是之前那种态度,尽量含蓄温婉,希望能用一些具体数字来让张三自己醒悟。

相比于药材种植,罗慧敏认为开办学校反而更容易成功。

她没想到张三惦记的“道地药材”和普通药材会有这样大的区别。

等她对“道地药材”做了系统了解之后,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实现。

张三规划的可是不分区域的药材种植基地,这直接和“道地药材”不可复制的区域性特点有了冲突。

所以见到张三的第一时间她就含蓄的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药材种植基地的事还是再考虑考虑吧,如果可以,她更愿意支持张三规划的学校。

本以为张三不会接受这样的一份评估报告,她还准备耐心开导。

没想到不等她再多说,对方就主动向她承认了错误。

这次的检讨和上次不同,张三的态度极为诚恳。道歉之后还主动把自己的问题做了深入剖析。

从思想到行为,全部做了反省。

他向罗慧敏表态,暂时他不会再考虑药材基地和学校的事情。

不过他还是告诉罗慧敏,他不会放弃自己的这些想法。无论如何,这两件事情都是他以后的事业方向。

罗慧敏很欣慰他有这样决定,如果张三因为困难重重就轻易放弃自己的初衷,那只能说明他还没有成长,还需要锤炼。

最后张三说出了自己的决定,安心成立一家自己的中医馆。罗慧敏说得对,无论将来有怎样的计划,强大自身才是根本。

他要踏踏实实的经营医馆,一步步的让更多人听到他的名字。

在此期间,他会开设一些不同的中医学习班。有教无类,成年人的学习方向是养生和基础的疾病预防。

既是为中医在民间正名,也能为镇子上的居民解决一些身体上的具体问题。

辍学孩子是从启蒙开始,然后因材施教,尽可能的给这些孩子打下一个好的中医理论基础。

能走到哪一步他不能给出肯定,但至少可以让这些孩子多一条路可走,而且说不定在里面就能发现一些可塑之才。

还有一点他无法向罗慧敏明说,“道地药材”他会继续,暂时放弃的也只是药材种植基地的规划。

他要说服杨老利用玉环尝试种植实验。

这肯定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只要控制好规模,他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应付过来。

初步计划就是在二姐的大棚里做尝试种植,先从本地“道地药材”开始,一旦达到预期目的再慢慢做推广工作。

积累了足够经验后,再尝试种植其他区域“道地药材”,只要玉环能保持对植物的特殊功效,他相信早晚都有成功一天。

到那时候,药材种植基地就不再是遥不可及了。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要获得杨老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