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太太聊聊天,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深夜,我怕打扰老人家休息,急忙告辞。
杨震知道我在王勇家吃饭,也知道我今天没开车,便主动提出要来接我。
“你从家里来不是还要兜一大圈吗?算了,我自己打车回去。”我怕他辛苦,不愿意他来回折腾。
“不是从家里来,是从局里来。我工作处理得差不多了,王勇家近得很,就十五分钟,你等等我。”
我看着墙上“11点半”的挂钟,心疼的感觉一下子上来了。
这段时间他每天都在加班,每天都是开不完的会,处理不了的文件,好像是个看不到尽头的海,也不知道哪一天才能划着船到达彼岸躺下放松放松,晒晒太阳。
当年和谭涛离婚后,我和杨震又走到了一起,那时候我正处于事业上升期,又接手了王显民的案子,每天都在加班加班加班,和杨震约个会,都得赶在6点前回去处理工作。
而当时杨震还在法制处,虽然是处长,但是工作却相对清闲许多,他当年调侃说:“这样也挺好,你加班,我就顾点家呗,两口子不能都忙,不然这个家怎么办。”
谁能想到这才不到五年,形势就发生了彻底的逆转:他荣升了副局长,手握实权,每天在各大重要场合挥汗如雨;而我却名义上退居二线,工作上的冲锋陷阵,大多数都交给了年轻人。
岁月不饶人啊,我自然是有些不甘心的,但是好在杨震也没有在升了局长后“趾高气扬”,也没有多出来什么花花肠子,我们俩的感情依然如故。
回家路上杨震和我抱怨,说来了一个新案子,正在和隔壁区的分局扯皮。
“怎么回事儿?还能扯到隔壁区?”我的好奇心一下子勾了起来。
“哎,一言难尽,公路旁边的废弃草丛里发现了一具男尸,正好位于两区交界处。死者查出来是富商周邦海,这种身份的人物被杀,背后一定牵扯众多利益集团,别又搞的和上次小红花一样,查到最后是个死循环。如果我们接了却查不出来的话,影响局里破案率,还会影响口碑。陆局长刚上任,性格又比较谨慎,自然不想遇到这种烫手的山芋,他的意思是能推就推掉。”
“那你能推掉吗?”我问。
“不好推啊,虽说是两区交界,但是周老板是我们区的户口,房子和企业都在在我们区。按理来说,是我们分局调查起来更合适。”
“给我们组做呗,你去问问孟佳,她肯定不会推辞。”
“我当然知道孟儿的心性脾气,所有六组出来的人都是一样的,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案子都不会躲,这是六组一直以来的风格。但是我就是担心陆局长那边不好交代,我看得出来,他是真的不想惹事生非……”
“那你就去和陆局长说,这个案子六组必破,到时候只会给他的军功章增加光环。”我信誓旦旦。
“这话太早了吧季洁?不是我不相信你们,只是我们不清楚查到最后,又是个什么样子……”
“你怎么升了官儿后胆子反而变小了?”我歪头看着他,挤挤鼻子说,“哎,我想接,你就说给不给吧?”
“给给给,明天一早我先和孟佳沟通一下,如果她那边没问题,我再去找陆局长商量。但是你们要答应我,一定得破掉!不然领导那边没办法交代的!”
“放心,命案必破!”我笑了笑,这句话从刚上班的时候说到现在,什么时候说出来,还是那个味儿。
果然如我所料,孟佳丝毫没有推辞,她的话和我一模一样:“保证破案!”
而陆局长素来知道六组的战斗能力,又见我们这么坚持,便在杨震的软磨硬泡下答应给我们一次机会。
同时他也知道蕲大哥因为一些事情进了监狱,现在缺人手,便空降了一个叫顾洪洪的应届男生进来实习,据说这小伙子综合成绩全年级第二,有勇有谋,今天下午他来报到时,看到他一米八五的个头,大眼睛双眼皮,精神抖擞,我们都对他印象不错。
因为破案时间紧张,我没机会和顾洪洪多交流,就和少成赶紧带着他去了案发地,孟佳和大斌子王勇则去了周邦海公司和家里走访。
据法医给的报告显示,周老板右胸上有三处匕首导致的致命伤,死亡时间约为两天前的夜里十一点到凌点之间,胃里检测出高浓度酒精和烧烤类食物。
推断死亡当晚,周老板应该是和其他人一起吃了烧烤喝了酒。
奇怪的是,据身边人反应,当晚周老板没喊司机,是私自从办公室出去的。
临走时他和秘书小李打了个招呼,说自己要单独去和一个老朋友叙叙旧。
周邦海在公司里向来说一不二,秘书不敢多问。
直到第二天早上发现周邦海没来上班后,秘书小李才匆匆忙忙报了警。
小李是周邦海身边最亲近的人,我们让他回忆周邦海还有哪些老朋友,小李说出来的几乎都是商业合作伙伴,而这些人经过我们排查,都排除了作案嫌疑。而小李是从公司成立后才认识周老板的,对于他很早之前的社会关系,并不熟悉。
周邦海有过三次婚姻,第一次婚姻是父母指定的邻居,两人有个女儿,但是没什么感情,周邦海发家后开始流连花丛,发妻受不了,拿了一笔巨额的补偿款后带着女儿离开。
此后周邦海又娶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大学生,和这个老婆试管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但是很快就因为发现女方和初恋男友藕断丝连再次离婚。
现在的这个老婆叫微微,是公司原来的下属,在周邦海没和发妻离婚时就好上了,熬了这么多年,周邦海见她对自己依然不离不弃,这才感动的催使下将她转了正。
自从和周邦海结婚后,微微摇身一变成了“老板娘”,不仅再也没有上过一天班,还从之前的对同事唯唯诺诺到“颐指气使”,公司里大部分人都看不惯她这副做派,都是有气不敢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