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吕布殒命白门楼。那曹操挟大胜之威,携刘备等人一同返回许都。这一路上,旌旗飘扬,军威浩荡,好不威风。
曹操回到许都后,对前来投奔的刘备给予了极高的礼遇,那真是“出则同舆,坐则同席”。曹操此举,一方面是因刘备在民间素有仁德之名,威望颇高,能为他增添影响力;另一方面,此时曹操正集中力量准备对付袁绍,欲先解决袁术以稳定后方,而刘备在这其中或可发挥作用。
且说那许都宫殿之上,汉献帝端坐龙椅,眼神中满是疲惫与无奈。自董卓之乱以来,他这天子之位犹如风中残烛,摇摇欲坠。如今虽有曹操护驾,但曹操势力日益壮大,权倾朝野,献帝心中忧虑不已。
这一日,曹操带着刘备、杨再兴等人上朝。献帝看着随曹操归来的刘备与杨再兴,心中顿时燃起了希望。他心想,这刘备仁德之名远扬,或许能成为制衡曹操的力量。
曹操上前奏道:“陛下,臣此次擒杀吕布,大胜而归。刘备在此次战役中功不可没,臣恳请陛下封赏刘备。”献帝微微点头,心中却另有盘算。他看着刘备,说道:“皇叔,忠勇可嘉,朕封汝为左将军。”刘备连忙跪地谢恩:“陛下隆恩,臣刘备定当竭尽全力,报效陛下。”
曹操见献帝封赏刘备,心中虽有一丝不悦,但也未表露出来。他深知此时不宜与献帝起冲突,且刘备在自己掌控之中,也翻不出什么大浪。
下朝之后,曹操对刘备说道:“玄德公,陛下对你如此厚爱,你当为陛下尽心尽力啊。”刘备拱手道:“曹公放心,备自当为陛下效命,也为曹公分忧。”曹操微微一笑,心中却对刘备更加警惕。
杨再兴在一旁看着曹操与刘备的对话,心中暗忖:这曹操与义父之间看似和睦,实则暗流涌动。义父身处此境,必须小心应对。
刘备回到住处,心中也是思绪万千。他深知曹操对自己虽礼遇有加,但实则心存猜忌。如今献帝对自己寄予厚望,自己又该如何在曹操的眼皮底下寻找机会,为复兴汉室而努力呢?
杨再兴来到刘备面前,说道:“义父,如今吾等虽在许都,但不可掉以轻心。曹操对吾等既有利用之心,又有防范之意。吾等当谨慎行事。”刘备微微点头,道:“再兴,你所言极是。吾等需寻找时机,脱离曹操的掌控。”
此时,曹操正忙于筹备对付袁绍之事。他深知袁绍势力庞大,不可轻视。为了稳定后方,曹操决定先解决袁术。
袁术在寿春称帝,引得天下诸侯共愤。曹操认为此时正是讨伐袁术的好时机,他召集众将商议此事。
曹操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过众人,说道:“袁术称帝,大逆不道。吾等当讨伐袁术,以正视听。诸位有何良策?”
众将纷纷献策。夏侯惇说道:“主公,袁术虽称帝,但实力已不如从前。吾等可率大军直捣寿春,一举灭之。”夏侯渊也说道:“主公,吾等可分兵多路,从不同方向进攻袁术,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曹操听着众将的建议,微微点头。他看向刘备,问道:“玄德公,你有何看法?”刘备思索片刻,说道:“曹公,袁术称帝,不得人心。吾等可先派人散布谣言,扰乱袁术军心。然后再出兵讨伐,必能事半功倍。”
曹操听了刘备的建议,觉得有道理。他决定采纳刘备的建议,先派人去袁术领地散布谣言,然后再出兵讨伐。
杨再兴在一旁看着众人商议,心中却想着献帝对刘备的期望。他知道,在这许都之中,刘备必须小心应对曹操,同时也要寻找机会为献帝效力。
而献帝在宫中,也时刻关注着曹操与刘备的动向。他知道自己如今势弱,必须借助刘备等人的力量来制衡曹操。于是,献帝暗中派人联系刘备,表达了自己的期望。
刘备接到献帝的密信,心中感慨万分。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但在曹操的眼皮底下,又该如何行动呢?
刘备与杨再兴商议此事。杨再兴说道:“义父,献帝对吾等寄予厚望,吾等不可辜负。但吾等也不能轻举妄动,以免引起曹操的怀疑。吾等可先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刘备点头道:“再兴,你所言极是。吾等当谨慎行事。”
就这样,刘备在许都中,一边应付着曹操,一边暗中与献帝联系,寻找着制衡曹操的机会。而曹操则忙于筹备讨伐袁术之事,对刘备的监视也更加严密。
在这风云变幻的许都,刘备能否在曹操的掌控下找到机会,为复兴汉室而努力呢?杨再兴又能否帮助刘备实现他的理想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