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为了哥哥顺利结婚,吴春娟就这样被“卖到”了林木匠家。
要是对方是个能安生过日子的也就算了。
但彼时已经三十多岁的林木匠一直活在阴影中,就像所有照不到太阳的植物一样,他心里早已长出了幽曲的枝蔓,弯弯绕绕全都缠在了一起。
他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吴春娟,怀疑这是不是别人不要的赝品!
果然,洞房花烛夜,崭新雪白的床单,赤裸裸地讽刺着他,仿佛应验了他之前的想法。
这可真是冤枉了吴春娟,婚前她可是个清清白白的黄花大闺女,连男人的手指头都没碰过!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往后,吴春娟再没有好日子过,身上常常青一块,紫一块,都是被暴打后留下的痕迹。
时间久了,她身上竟没一块好肉。
她偷偷溜回家,想要娘家人为她出头,把这破婚离了!
她再也不想过那人不人,鬼不鬼,每天都被挨打的苦日子了。
但是等待她的却是白眼狼一家人。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没有人为她说话。
老妈劝她忍一忍,这过日子就是这样,免不了有些小打小闹,习惯了就好!这年头哪有人离婚,这说出去了岂不是被人笑掉大牙了!
这吴老太没说出来的潜台词其实是,你就算被打死了,那也是你命不好,怎么能离婚让娘家人丢脸呢?
那时候,嫂子郑秀玉刚进门没多久,哪里能容忍小姑子离婚,再跑回娘家常住,打秋风呢?这都叫什么事啊!
被家里男人打,那肯定是小姑子不对,犯错误了才会被老公教育的。总不能好好地干活,还会被打吧?
这小姑子肯定不老实,没说实话,说不定就是惹事了才躲回娘家。
郑秀玉和婆婆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坚决让小姑子回去。当然作为一个刚进门没多久的新媳妇,她不能表现得太强势,她表现出了一副一切听凭婆婆做主的模样。
吴家老爷子那时候还活着,不过他也是个不管事的,只要鞭子没有打在他自己身上,他就觉得无所谓。
女儿都是别人家的人惹,她最大的用处就是出嫁时为家里贡献的那笔彩礼钱。
但吴老爷子不爱做坏人,反正有什么让他觉得不好、不舒服的事情就由妻子去担着吧。
这点儿子吴金宝倒是有样学样,父子俩一脉传承,没一个有胆量站出来解决问题的。
吴春娟知道娘家人靠不住,一开始还苦苦哀求,但后来被林木匠带回去后,就心如死灰。
当天夜里,她被打得肋骨断了两根,原本好好的左眼成了弱视,要不是看她流血太多,止都止不住,怕出人命,老公一家根本不想带她去卫生院治疗。
之后,吴春娟就对娘家人淡淡的,有事情根本靠不住,自己热脸贴着她们冷屁股干嘛?
为此吴老太没少抱怨,自己生了个白眼娘,养这个女儿还不如养个叉烧!
现在林木匠已经中风,半瘫痪在床上了,那都是他平日里酗酒过度引起的。
病恹恹地躺在床上,脾气还不好,吴春娟可不惯着他,三餐让他吃个半饱,饿不死就好了。
吃太多了,还要跑厕所,受苦受累的还是她。
所以,林木匠自打瘫痪在床上开始,就一日两顿吃小半碗干饭,早已饿得瘦骨嶙峋。
有一些好事的亲戚还当吴春娟是好拿捏的,在她面前风言风语,还在背后嚼舌根,直言她没把家里男人伺候好。
吴春娟每次都笑眯眯地说,“既然你这么好心,送你家去,你来伺候!”
那些亲戚吓得也不敢多说什么,谁也不想给自己家惹麻烦,就是想打打嘴炮,过过瘾而已。
有个别脸皮特别厚,还会回击吴春娟,“那是你老公,你好意思让我去伺候?”
吴春娟又会笑眯眯地说,“你也知道那是我老公,那你管我怎么伺候?!”
久了,也就没人敢在吴春娟面前说什么了,毕竟谁都不可能放着自己的好日子不过,跑去接吴春娟的班。
吴春娟的三个孩子,也对木匠老爹没半点好脸色,从小到大,她们不知道亲身经历过多少次家暴。
老爸动不动就对老妈拳打脚踢,一开始只是晚上喝醉了酒打人,后来发展到白天也动手打人,每次都想把人往死里打。
大女儿和小女儿也被打了好多次,中间的老二上了初中后,林木匠才收敛了不少。
看着比自己个头还高还壮,一心护在老婆面前的儿子,林木匠心里还是有些发怵的,但嘴里还是会骂骂咧咧的。
现在公婆走了,老公瘫了,儿女们都长大成才了,吴春娟感觉自己总算活过来了,可以痛痛快快地生活了!
这算不算人生的第二春呢?
接到大哥吴金宝的电话,知道了娘家最近鸡飞狗跳,发生了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后,吴春娟整个人莫名兴奋起来。
就是那种有点暗爽,却又不敢明着表现出来的那种心情。
为了回家看热闹,吴春娟答应第二天回去探望老妈,主要是看看有没有什么好戏。
可怜吴老太尿湿了一身,从早到晚还是臭烘烘的,儿子和孙子都不能伺候她,女儿居然隔天才能到。
她身上又潮又臭,根本睡不着觉,睁着眼睛看天花板,嘴巴干到不行,还不敢喝水,不然又要尿到床上了。
好不容易等来女儿,吴老太又开始破口大骂了,她根本搞不清楚自己现在是什么处境!
嘴巴一开一闭,瞬间就把人彻底得罪了!
“你是爬过来的吗?怎么这个点才到!赶紧给我擦洗一下,换身干净衣服,这被单床单全部拿去洗,动作快点!”
来之前,吴春娟都打算好了,如果老妈这回态度可以,好声好气地和她说话,那该帮的她也会帮忙弄一下。
说到底,毕竟是亲妈,真的出事了,能帮忙她也会尽量帮点忙。
结果现实却是啪啪打脸,常言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果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