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唐立秋,别看我爹娘全部都是稀缺的大学生,可是我家生活在东北的一个农村。
小时候,我记得我生活在bJ的小院子里,每天爸妈早早就出门,有阿姨给我们洗脸穿衣服做饭,陪我们玩,收拾卫生。
后来,我就来了东北,住在了大一些的院子里,我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反正爹妈在,在哪不一样呢?
长大以后我才知道,不一样的,可是,那有什么关系呢?
从小我娘就教我识字,给我讲道理,爹总是在外面忙,他身体瘦弱,并不是很适应乡下的生活,我时常听见他和娘抱怨。
“这些刁民,蛮横无理。”
“锦宜,我今天又受了委屈……他们欺我……”
“这农活,怎地这么累人,腰疼,腿疼,实在难忍……”
每到这时,娘就笑话他。
渐渐地,我们长大了,三弟会叫人了,娘又生了个小妹妹,叫立夏,可真好听。
爹的抱怨少了,娘也学着跟邻里相处,我们跟村里的小孩在一起玩,谁欺负我们,我们就趁着落单下手。
就他们,还想打过我们?我们可是从小有师傅给打根骨,练过的,对付几个萝卜头轻轻松松。
后来,爹做了村里的大队长,因为前一个村长去县里汇报工作说不清楚话,被撸下来了。
爹是村里文化最好的,当然是他去。
我们渐渐长大了,念了高中就回家了,没什么营生只能种地。
因为从小打架厉害,大家选我当了民兵队长。
大家都说了,以后打坏人我第一个上。
只是我年纪渐长,娘始终不给我没谁亲。
直到有一天,娘哭了很久,然后穿戴整齐,带着大哥和我去了隔壁镇子上一户人家,娘跟那女主人聊了很久,最后,让那家的姑娘选谁当男人。
那姑娘文静秀气,好看是好看,可是我不喜欢,我就低头拿脚蹭着地面。
那姑娘精着呢,当时就笑着问大哥同意吗?大哥点了头,没过多久,他们就结婚了。
我这两年总跟着一个猎户学着打猎,那老头有意思,他家姑娘也有意思,我跟娘说了,她去给我说了亲,很快我就有媳妇了。
媳妇心直口快,我俩相处的很好,渐渐地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我很喜欢,都说女儿是小棉袄,我有两个。
虽然后面有了儿子,但是臭小子哪有女儿贴心。
日子一直平淡如水的往前走着,兄弟也结了婚,生了孩子,一大家子每天热热闹闹的。
娘总说我的性子闷,还好我媳妇儿性格开朗,不然不是要闷死人。
其实我很喜欢热闹,家里每天闹哄哄的才像个家的样子,要不冷冷清清的,看着就可怜。
那两年大旱,家里的日子难过得很,还好家里有点存粮,爹娘小心地照顾着里里外外,没想到干旱的时间那么长,山上树根都挖干净了。
大哥家晓礼偷着跑去参军去了,家里大人都很难受,那么小的孩子,为了省口吃的,就敢一个人往外闯。
他们兄弟几个也说出去看看。
爹娘不同意,说了几次,爹都很生气,他们也就不说了,总能活下去的,不然爹娘早就走了。他们都知道家里有点底子,到哪都能换口饭吃。
本来老三结婚以后,各家吃自己的了,可是娘发现,老三家小丫,越来越瘦弱,她那站不直身体的样子,让娘心疼坏了,她跟着几次,发现老三媳妇在家吃东西,光顾着自己,根本不管孩子,有时候分了糊糊,喝完了拿水涮了碗给两个孩子喝。
娘很生气,把我们叫出去大骂了一顿,她从没没有这么生气过,大骂我们有眼无珠。
“混账东西,回去自己好好看看,家里都住的是人是鬼?”
这事除了他们四个,家里谁也不知道。从那以后,大家又在一起吃饭了。
而老三,也不声不响的观察了几天,把他媳妇儿撵走了,看来娘说的没错,能让老三下这种决心,一定是发现了更过分的事。
我也在日复一日的观察中,发现媳妇儿偏爱幺子,我开始不动声色地护着两个闺女。
那两年大旱,饿死了不少人,家里小丫也差点被饿死,缓过来以后,就像变了个人,小时候看见我就躲,现在每天笑嘻嘻地等着我们回来。
小小一个,笑起来可真好看。
家里日子实在是太难过了,全家每天上山去找野菜,也只能吃个半饱,后来,老三找了关系竟然买到了大鹅。
在那个困难时期,大鹅这种大牲口那是一般人能弄到的吗?
爹娘很高兴,安排几个女人去杀鹅,爹找老三问咋回事?
老三说了那么多,我们几个都知道不是真话,爹知道老三心里有数,也没有多问,我相信老三也没打算追问。
从此以后,家里再也没有饿过肚子。老三时不时就会弄回来不少的粮食蔬菜,家里再也没有断过粮。
后来,孩子大了陆续离开家,家里人越来越少。
这天,媳妇儿竟然跟我说,要把房子卖了凑钱给小子买房。
我以为是她那个老房子,没同意,那毕竟是老爷子留下的,意义不一样。
没想到媳妇儿是想卖现在住的房子。
我气得不行,厉声拒绝。
没想到没过几天,媳妇儿又说,把两个姑娘低嫁换买房钱。
我都气笑了,她把我精心教养的姑娘当成什么了?有时候不得不说,夫妻离心,就是一句话一件事的事。
“离婚,我带着姑娘净身出户,或者跟唐晓明断了联系,你自己掂量吧。”
这一刻,我突然有点理解老三当年的做法,有些事就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后来,也不知道是哪一天,家里来了几个一看就气质不一般的老人,他们看见爹娘喊大哥大嫂。
一群长辈在屋子里说话,我们都避开了,后来村里来人
找爹,在我进去的时候,不小心听见。
“大哥,你养着为民的两个孩子,这么多年,也该让我们出份力了,跟我们走吧。”
“算了,我们已经在这里扎根了,他们也成家了,没必要再折腾了。”
“可是,回了京市,起码能给他们安排个铁饭碗,比这……”
旁边的老人拉了他一下。
“也罢,孩子以后自己想出去了,我们能帮就帮一把。”
老人走了,我也知道了,我和大哥都不是爹娘的孩子,我们的爹应该是一个叫“为民”的人。可是我并不想改变现在的生活,我就是爹娘的孩子。
从此以后,我沉下心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恩情。人走以后再深的回忆,也不及在身边时给的一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