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个年轻人满怀期待地来到李有福这儿。

本想着能从他身上取取经,学习学习经商之道。

谁知道李有福一开口,就把他们的希望浇灭了。

李有福心里明白着呢,这三个孩子正是读书的好时候。

要是为了赚钱耽误了学业,就算真挣了大钱。

等自己回了家,老爸老妈的揍肯定是少不了的。

他可不敢担这个责任,只能一脸无奈地拒绝了他们。

夜幕降临,李佑乐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哼着小曲儿回到家中。

刚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分享了一个大消息。

“爸妈,四哥,告诉你们个事儿,便宜坊的少东家姜明志,居然跟我表白了!”

这话一出口,全家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她身上。

说起李佑乐和姜明志的渊源,那还得追溯到几年前。

当时,李佑乐去便宜坊学习焖炉烤鸭这门手艺。

姜明志比她早入门一年多。

但那时的姜明志却比李佑乐还小三岁。

在学习的日子里,两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不过李佑乐一直把姜明志当小弟弟,压根没往男女之情那方面想。

其实,姜明志追求李佑乐,背后的原因可不简单。

一方面,李佑乐长相甜美,性格又好,姜明志确实对她有好感。

另一方面,姜家嗅到了一丝危机。

这三年,李佑乐的乐乐烤鸭店生意越来越红火,一点都不逊色于便宜坊。

就拿鸭子的进货渠道来说,上河村和下河村养殖的鸭子,向来都是优先把鸭子供应给李佑乐。

只有她挑剩下了,才轮得到便宜坊。

不仅如此,最近李佑乐店里的烤鸭味道更上一层楼。

原来是她四哥李有福从香港搞来了一批高品质的鸭子。

姜家人心里清楚,李有福这人手段了得。

当年李佑乐能进便宜坊学艺,就是李有福一手促成的。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李有福出手阔绰,三言两语就说动了姜家收李佑乐为徒。

而且,李佑乐一家的工作、李佑乐开店的四合院,都离不开李有福的帮忙。

再加上李有福的有福牌长寿酒,一瓶卖到十万块,在报纸、电视、收音机上大肆宣传,想不火都难。

现在,李佑乐的大哥、大姐、二姐也都做起了美食生意,各种特色食材应有尽有。

姜家人这下坐不住了,后悔当初收李佑乐为徒,可木已成舟,也没法反悔。

他们思来想去,觉得只有让姜明志娶了李佑乐,才能把这门手艺牢牢攥在手里。

顺便还能借助李有福的人脉和资源。

于是,姜家召开了家族大会,长辈们苦口婆心地跟姜明志分析利弊。

姜明志想着李佑乐确实不错,这事儿也就应下了。

这段时间,姜明志有事没事就往李佑乐的店里跑。

帮忙招呼客人、打扫卫生。

今天,他终于鼓起勇气,约李佑乐明天去看电影。

李佑乐把这事告诉父母后,王秀清高兴得合不拢嘴。

“哎呀,我这小女儿可算有着落了,还是便宜坊的少东家,以后肯定衣食无忧!”

李君豪则沉稳些,问李佑乐。

“佑乐,那孩子人品咋样?”

李佑乐认真地回答。

“他人挺好的,没什么不良嗜好,学烤鸭的时候也特别认真。我能在技术上超过他,多亏了四哥给我提供充足的调料和鸭子,让我能多练习。”

李君豪点了点头。

“既然人品没问题,那就试着交往看看吧。”

从那以后,姜明志和李佑乐的感情迅速升温。

北京城的大街小巷,都留下了他们甜蜜的身影。

中午闲暇时,姜明志会骑着那辆崭新的二八自行车,后座载着李佑乐,穿梭在胡同里,前往北海公园。

他们沿着湖边悠闲地散步,看着湖面上游船来来往往。

时不时停下脚步,分享着彼此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姜明志会眉飞色舞地讲着便宜坊里的趣事。

李佑乐则会兴致勃勃地聊聊烤鸭店的新想法,两人总有说不完的话。

周末,他们会一起去看最新上映的电影。

昏暗的影院里,两人紧紧靠在一起,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时而欢笑,时而感动。

电影散场后,再去街边的小吃摊,点上两份热气腾腾的馄饨。

暖黄的灯光洒在身上,温馨又惬意。

随着交往的深入,姜明志对李佑乐的感情愈发纯粹,不再仅仅是为了家族任务。

他会精心准备每一次约会,亲手制作一些小礼物,比如用木头雕刻的烤鸭模型,上面还细心地刻着两人的名字。

李佑乐也渐渐放下了心中的疑虑,发现姜明志是个心思细腻、体贴入微的人。

自己忙碌一天后,他会及时递上一杯热茶。

为烤鸭店的事情烦恼时,他会耐心倾听,给出中肯的建议。

一个月后,姜明志觉得时机成熟,便带着李佑乐回家见父母。

姜家父母对李佑乐十分热情,一开始或许有生意上的考量,但相处下来,看到李佑乐善良又能干,也真心认可了这个未来的儿媳。

在姜家的这段时间,李佑乐深切感受到了姜家对传统美食的坚守,对姜明志的家族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而姜明志在李佑乐面前,也越发自在,没了最初的拘谨。

李佑乐回到家后,和父母分享了在姜家的经历。

李君豪和王秀清看着女儿满脸幸福的模样,心里满是欣慰。

没过多久,姜家带着丰厚的礼物,郑重地上门提亲。

双方父母围坐在一起,商讨定亲的事宜。

在1980年的北京城,定亲可是一件大事,仪式感满满。

姜家按照规矩,送上了象征吉祥如意的龙凤镯、礼金和各种礼品。

李君豪和王秀清也已经早为女儿准备了丰厚的嫁妆,除了那李有福买的那套四合院,还有许多珍贵的物件。

就等着小女儿结婚那天了。

定亲那天,阳光格外明媚,两家人齐聚一堂。

姜明志和李佑乐身着崭新的衣服,在众人的声声祝福中,交换了定亲信物。

从此,他们的人生紧紧交织在一起,共同期待着美好的未来。

也盼望着两家在美食事业上能有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