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大家子,早上出门时干干净净的。等黄昏回山泉村时,各个身上湿漉漉泥哒哒的。
尤其正午阳光充足时,孩子们对改造后的沟渠,泉泉流淌而来的清澈河水,是玩的不亦乐乎。非常喜欢亲近大自然,在忙碌中寻找快乐。
一天下来都累到不行,几个小不点刚爬上回家的马车,就倒在哥哥姐姐身上睡着了。
虽然肉体劳动的精疲力尽,但能感受到大家的心情,还是很高涨兴奋的。
对一眼望不到边的水田,水稻种子撒播下去后,充满了对收获的期待。
后期即便顾汐不在家,小孩们几乎每个旬假回来,都要来一趟小河村,见证水稻的生长过程。
次日,护院驾着马车,送家里的孩子们返回学堂。
十兄妹大包小包的,比回家时还多几个包袱。
里面装有肉酱、蜂蜜、点心小吃之类,还有新鲜的蓝莓果。
在厨房搜刮一番,把能带的、或想带走的都打包上。就像鬼子进村一样,所见之物扫荡一空。
有想带去与同窗们分享的,也有想给自己带些吃的,偶尔学习饿了,能加加餐、解解馋、打打牙祭。
不管哪个孩子跟她说,要带这个要拿上那个。
顾汐的嘴角微微上扬,都是一应满足孩子请求,只是嘱咐他们到学堂后,大的要照顾好小的,认真的跟夫子学习,有事就给家里传个信,挥手目送孩子们离开家。
清闲下来的她,又开始琢磨新生意,自从后院砌了面包窑,做了的几次窑鸡,家人一致反馈好吃。
所以顾汐想在青峰镇上,开一家顾氏窑鸡店。
有了想法构思好框架后,顾汐马上就去执行,带上丫环亲自去趟镇上,在她预留出来的店铺中,选了一间后院最大的铺子。
找来老熟人瓦匠刘军,按照她的需求,在后院修砌三个烤窑。店里的窑要比家里的大,一口窑同时能烤20只鸡。后院还修建一个,半开放式的大厨房,透光性能好,方便后厨人员做事。
刘军前几天,刚给乡君家砌过面包窑,已经搞懂了受热原理。
所以今天听到乡君说,要再砌三个大些的窑,只是在细节上,稍稍有些变动,其它的问题基本没有。
当天就抽调一帮短工,过来帮忙搬运材料,开始干上活了。
院子前面就是临街的店铺,铺子面积倒不是特别大。
顾汐用脚丈量店铺尺寸,差不多能摆放八张桌子,左右靠墙各摆上,四张原木桌子、宽面板凳,食客可以进店里吃,也可以买了带回家吃。
将铺子里需要的,餐桌、板凳、门匾尺寸量好记下,回头交给马木匠他们做。
难得来一趟青峰镇,顺便看看这条街上,剩下的几间空铺子。
根据不同的生意需求,针对性的精装内部空间,包括屏风、窗格、楼梯、收银柜台、餐桌、椅子,也都丈量好清楚,做上详细的备注。
等回山泉村了,也交给木匠们一并来打造。
这条街上卖出去的铺子,有家是二层的酒楼,已经开始在营业了,从外面看着生意还不错。还有一家是糕点的铺子,另外一家在街尾,是卖面食的小铺子。
顾汐准备打造吃食一条街,虽然说食肆酒楼饭庄扎堆在一起,会有可能出现生意上的竞争。
但是又不得不说,美食街会比独门独铺,更容易招揽食客来此觅食。
依靠多样化的美食,先把人流聚集吸引过来,至于要怎么留住食客,做成买卖生意,那就看各家的本事喽。
顾汐忙完镇上的事情,在临回家前想起一事,写下一则招工信息。
“现招:青壮男性五十名,要求身体康健无重疾,能接受连续半年不归家,可以去外府都城做工的。
月工钱一两银子,包吃食住宿。”
顾汐开始预备出海,花高月钱招聚一些,可以外出做事的长工。
“荷叶,你拿着贴到告示栏上”
“是,夫人”
通过日常的观察,在掌握死契的下人中,还有在村口作坊的长工中,顾汐挑选出35个人。
有一点点做饭基础,也喜欢烹饪做吃食的人,就往厨师方向培训。
略显沉稳有责任担当的人,培养做店铺的账房掌柜管事。
机灵活泼的,长相俊俏、五官端正、眉眼灵动、喜庆爱笑的人,培养店铺跑堂伙计。
干活细致爱干净的人,放在厨房帮忙做辅助,属于第二梯队,待培养的厨子。
顾汐针对性的给这些人培训,不仅仅是教会他们做美食,还有开门做生意的秘诀,迎来送往的待客之道,以及开食肆的卫生等等。
亲自教新厨做菜后,就让他们不断的练习,做出来多余的食物,给采石工们送去加餐。教完管事账房算数,就让其不断的练习打算盘,学着记录账本。
顾汐每天说的话,要做的事情超级多。事无巨细事事亲为。
家里的食材无限供应,腌制鸡肉的调味品,都是顾汐从空间商城,大批量购买回来的。这相当于一半秘方,还掌握在顾汐的手中。
即便以后也有人,想开窑鸡店铺,也不会模仿出一样味道。
新手厨子跟着她学做窑鸡,品尝到最正宗的美味后。再与自己做的味道对比,口味上还是有些差距的。即便是同一道食物、使用相同的食材,还是一人做出一个味。
不是火候不对,就是味没腌透。
大家琢磨寻找差距的原因,再一遍遍的重新制做,力求火候、肉质口感、入口美味能达到最佳标准。
养殖场的鸡,每天被宰杀十几只,不管是做成功的,还是做失败的也好,最后都被分食,进了大家肚子。
连续好几天都这样吃,婆婆李氏心疼呦!还跑来跟她告状。
顾汐笑笑安抚孩子奶奶,只要后厨不浪费就好,这是开窑鸡铺子,必不可少的消耗。如果一家店,食物味道特色,都不能固定掌控好,那以后还怎么卖呢?
难道食客上门购买,窑鸡味道随机开盲盒吗?
顾氏窑鸡是店里最大特色,但也会搭配几样,时令的炒菜,还有主食,以玉米面做的烤饼为主。
家里就属玉米最多,目前供应几家食肆,主食的消耗是没问题。等到了下半年,小麦水稻收成后,白面大米再续上,何愁会没有生意可做。
连续几天家里的厨房,被这些新手厨子霸占,不停的练习洗菜、切菜刀工、迎客接待、传菜的配合。
开店的一切前期准备做好,食材供应人员配套完善,青峰镇上首家顾氏窑鸡,正式挂上门匾营业啦!
小地方也没有舞狮放炮的,不过顾汐安排了人敲锣,让自家的跑堂伙计们,穿着相同的新衣,分列成俩队齐声喊着营业口号。
瞬间就吸引很多人来围观,因为是第一天试营业,顾汐吩咐新出炉的3只窑鸡,先拿出去免费分给外面的人吃。
新提拔上来的陈丙掌柜说:“主子,我们这样做的话,岂不是贴本做买卖吗?”
顾汐摇着头解释:“老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东西本身就很好,再加上前期大力推广宣传,那生意岂不是会更好嘛!
咱们家的窑鸡也是一样,味道确实很可口好吃,但也要有人先尝到美味,才能以最快的方式,把消息散播出去呀!”
陈丙马上反应过来,主子话中的意思,进门的食客越多,那挣到银子自然越多。
亲自端着热腾腾的窑鸡,来到店门口,在拥挤的围观人前,把窑鸡划开分成多个小块。
看见递到眼前的鸡肉,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路人甲吞咽着口水,怀疑的眼光跟掌柜确认,“真的可以免费试吃,不收银子吗?”
陈丙肯定的点头:“父老乡亲们,如果尝过觉得窑鸡好吃,麻烦各位回去后,多给乡邻亲属们宣传宣传,把咱青峰镇顾氏窑鸡店铺,开业的好消息传递出去啊。”
掌柜的话音还未落,手上的窑鸡被拥挤的人群,以光速抢吃一空了。肉汁鲜嫩入口即化,鲜香料搭配的绝了。
尝过窑鸡的人,马上给出超绝的反馈,好吃,好吃,这鸡肉太好吃了,从来没有吃过这么香的肉。
眼见人太多,免费的鸡肉,抢不到第二块后。有按捺不住馋虫诱惑的人,纷纷走进店铺,买下整只窑鸡,一个人独享吃个够。
顾氏窑鸡选材标准,全部在3-5个月之间,这个阶段鸡的肉质最嫩,鸡的大小体积也差不多,非常的适合做窑鸡。
食材好味道又绝佳,生意自然是越来越火爆,顾汐没有过多的贪心,根据前几天反馈的数据,每天限量出售50只窑鸡,一天不论什么时候卖完,就关门结束营业。
这个数字刚好,比市场需求量要低,这样饥饿营销的方式,每天总会有人,因为买不到窑鸡而回味,吃不到的才是最香的。
保持这样的销量,生意也会源源不断,日日月月年年有进账。